山西省夏县藉老红军郭金柱回忆录
人类普遍都有一种怀旧心理,老年人犹其如此。
今年九十一岁高龄的老红军郭金柱,是瑶峰镇陈村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的情绪时常被血与火的回忆点燃,透过老人的目光,听着他娓娓道来的坎坷经历,惊心动魄的战场回忆,犹如品尝一坛陈年老酒。
随着老人的讲述,我们仿佛进入了腥风血雨的抗战岁月……
非常时期,参加红军
9.18事变后,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侵华日军得寸进尺,由热河到长城关隘,大举进犯中国。导致冀东,察哈尔北部先后沦陷。《何梅协议》后,华北主权丧失殆尽,日寇直逼绥远,威胁华北各地。
当时我在夏县老家,孤单影只,日子也过的穷困潦倒。
由于父母双亡,1933年我18岁时,家境十分贫困,经常吃不饱饭,便在外流落。但是,外面日子也不好混,更是受尽饥寒,最后,便在陕西富平县打短工,受尽东家凌辱折磨。
36年冬季,我终于找了个好活,在富平县陈娄镇区公所当做饭大师傅。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贺龙的部队,就驻扎在附近。
有一天,红军政治部的刘部长(名字已忘),在陈娄镇发动群众,动员青年人参加红军闹革命。晚上,区长安排刘部长和我一屋同住,从此我的人生道路有了重大转折。
那天晚上,刘部长和蔼可亲同我拉家常,问我老家境况和现今生活状况,回想起贫穷的日子,到处流浪打短所受的恓惶委屈,我一边向刘部长诉说,早已泪流满面。
刘部长说:“普天之下,受苦受难的人有千千万万,何止你郭金柱一个人?现在,日本鬼子的铁蹄踏上中国国土,更大的灾难将会降临到中国人民头上,比打短工受剥削更难受的是当国奴,因为当了亡国奴我们连生命也都没有保证。现在,我们只有参加工农红军,赶走日本鬼子,打倒土豪劣绅,才能摆脱贫穷,过上好日子……”
第二天,我毅然辞工,跟上刘部长参加了红军。
跟着贺胡子当红军
1937年元月份,我被分配到司令部新兵连,我记得连长叫闫振庆,指导员姓胡,名字忘了。那时才知道,我们的军长贺胡子(贺龙),副军长肖克,政治部主任叫关向应,参谋长姓陈,名字也忘了。
新兵连大部分都是南方人,说话不好懂,记得当时他们当中有人唱“头上抱个烂帕帕,脚上穿个棕袜袜,背上背个饭笆笆,我为穷人打天下。”
刚参加新兵连时,因我在老家参加过护村民团,训练过几套拳脚,能耍几下大刀,闫连长就叫我带领全连战士出操训练。
当时说是新兵连,其实只有二十余人,穿的也都破破烂烂,和老百姓没啥差别,只有几顶红军帽。武器也很简陋,只有两支四川造的高鼻子步枪,大刀和长矛也不是人人都有,装备很差。
但是,连里还是从司令部,直接给我领了一套外罩上衣,短裤和草鞋,为此,我感到很是自豪。
新兵连在陈娄镇训练了六、七天,我们便随同司令部开往八十里外的中里镇。开拔时,胡指导员的勤务兵开小差跑了,便叫我替他背包袱,我高兴地接受了任务。
这个蓝花花的包袱很大,也很重,指导员说:“你体格好,千万要护好包袱,这里面的东西,就是新兵连的命根子。”
我知道里面有金条银元,有上级相关文件资料,感到自己责任重大,所以行军路上格外小心,时刻紧跟连长身后,生怕发生什么意外。因为路途遥远,包袱又沉重,一路累得满头大汗,到达中里镇后,我便把包袱送交连部,转身回去休息了。
开饭时,指导员打发杨占元(陕西绥德人,班长职务)叫我去连部吃饭,慰劳我一路辛苦。吃完饭,闫连长拍着我的肩膀表扬我,并鼓励说:“你是穷苦人出身,又有武艺,工农红军就是为穷苦人打天下,革命事业就需要你这样好苗子,从今天开始,你就担任三班长,带领大家好好干!”
在中里镇训练后,新兵连转为红二方面军工兵连,连长叫黄少亭,是湖南人,指导员姓杨,大家叫他杨胡子。
工兵连就扎驻在司令部附近,遵照上级安排部署,工兵连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主要训练修桥、架桥、炸桥、破坏铁路等操作要领。
训练期间,贺龙军长,肖克副军长经常来检查工作,经常讲述革命道理,讲的最多的是学好杀敌本领,团结工农民众,打倒日本鬼子。
在我担任班长期间,在秦晋豫三省交接地域,积极动员下麦场、打短工的青年人参加红军,我们连队阵容不断扩大,大家共同努力,人员迅速增加到90余人。黄少亭连长,几次表扬我成绩突出,两次找我谈话,准备吸收我加入中国共产党,据黄连长,贺胡子(贺龙)也夸我为部队立了大功。
1937年5月1日,红二方面军在中里镇一个大操场召开全军大会。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骑马从延安赶来,为我们做报告。当时讲话的还有王若飞、贺胡子、关政委。他们讲了“瓦窑堡会议”精神,讲国共合作,讲共同抵御日本帝国主义。因为日本鬼子正在疯狂向我们进犯,只有在抗日的旗帜下,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打倒日本鬼子,中国才有出路。
大会之后,我们全军官兵,士气昂扬,练兵热情空前高涨,大家满怀信心,积极准备奔赴华北抗日前线。
5月4日,在中里镇一位老乡家中,我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我的介绍人是指导员杨胡子,司务长薛兰彩,军部也来人参加了宣誓仪式,总共七、八个人。
我和贺龙经常见面,但说话的机会不多,他的音容笑貌和枣木烟斗,对我印象很深刻。但贺军长参加我们支部活动比我晚,他的入党宣誓仪式我也参加了。当时党支部已有党员十八人,贺军长入党后,我们共同参加一个支部学习活动,见面机会多起来了。
在愤怒的呐喊声中, 奔赴华北抗日前线
卢沟桥事变的突然暴发,激起了红二方面军的极大愤慨,一场反抗日寇杀戮的怒火,变成了最真实,最统一的抗日行动。
练兵场上杀声震天,所有愤怒的呐喊,所有复仇的愿望,失望与希望都处在一种焦虑心情中等待着,犹如开弓之箭,只等中央首长一声令下,立刻射向敌人。
8月份,上级终于下达命令,部队紧急动员后,开赴华北前线。由于正处国共合作时期,我们的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二零师,师长仍为贺龙,关向应为政委。
1937年8月,在贺龙师长率领下,一二零师东渡黄河,走过黄河泥滩地,工兵连紧随师部向战区开进,步行三十余里才到宿营地。
第二天,行军时我们部队高唱:“工农商学兵,一齐来救亡,拿起我们的刀枪,到前线去杀敌人…:…”而当地老百姓和自卫队员则夹道欢迎我们八路军部队的到来。
在行军队伍中,看到贺龙师长精神抖擞,笑容满面地同大家亲切招手致意,看到这种军民鱼水情深的场面,战士们情绪高昂,我们当时走路也挺胸昂首,劲头十足。
部队到达河津后,师部剧团在一个乡村舞台上演唱流亡歌曲,还表演了舞铃噹,吹口琴等节目。我们连在台下同首长们一起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团结一致,共同抗日!"
最后,贺龙师长站在台上讲了话,大意是说,日本帝国主义妄图进一步吞并中国,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所以中国人民要团结起来,现在国共合作,一致对外,我们八路军全体官兵,一定要组织民众,团结民众,开赴前线,不把小日本赶出中国,誓不罢休!
舞台下,口号震天,掌声雷动。在高歌声中,我们的抗日大军,浩浩荡荡继续奔向前线。
从河津出发,我们步行到达侯马,才坐上了火车。到达太原站时,恰逢农历8月15日,下午三时左右,太原城里商界代表为八路军送来了中秋月饼,师部剧团在火车上表演了抗日节目。到八、九点钟时,日军飞机来城内轰炸,城里警报声此起彼伏,我们在火车上一边吃月饼,一边急匆匆开往北上征程。
部队到达忻州,稍做休整后,我们连又配备了五支三五式步枪,每人配三颗手榴弹,因为是工兵连,特地配了一些小钢锨。有了新的武器与装备,战士们异常高兴,个个摩拳擦掌,随时准备和鬼子战斗。
因为前线战事紧张,我们又坐上火车赶赴宁武,下车后急行到五寨县,才和日本鬼子交了火。
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转战华北抗击侵略者
在宁武县杨峰口战役中,我们八路军狠狠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取得胜利,缴获了大批敌军武器弹药。
当时一二零师驻扎在岚县,师部命令我们工兵连,组织当地民兵和老百姓,以最快的速度把大批武器弹药运回一二零师,而连长把这次任务就交给了我们七班。
我当时担任七班长,便带领我们班五名战士,组织起当地民兵老乡六十余人,利用我们连里的三十余头四川小毛驴,当地老乡的骡子、驴等赶往宁武执行任务。
从宁武运回岚县的大批物资,我们用二十余天,总算圆满完成了任务。有了装备,师部便迅速为工兵连战士配备了武器,有三八式步枪,还有阎锡山造的六五式步枪。
这年十月,师部委派两名从苏联学习回来教官,训练我们的工兵技能及炸药配制技术。在训练间隙,我们又多次执行师部命令,为临县和周边各县兄弟部队,地方武装输送武器弹药,有力促进了各地抗日运动。
从1937年至1939年,我们工兵连先后进入晋西北,转战晋察冀,在山西、河北、山东等地,运用毛主席“敌进我退,敌疲我打”的游击战术,攻据点、割电线、炸桥梁,瘫痪敌人的通讯与交通,扰乱敌人的战略步暑。战斗捷报很多收复岢岚、五寨`神池等六七个县城,粉碎日军扫荡,缴获武器物资甚多。
1940年8月份,华北大地抗日烽火熊熊燃烧,百团大战时,连首长接到贺龙师长,周士弟参谋长的作战命令,我们一二零师主要突袭破坏平遥以北同蒲线,以及汾阳、离石的交通线,阻止敌人向正太线增援。
按照上级指示,我们工兵连配合主力部队,在平原山川、公路和铁路线上,配合民工游击队,利用山间与青纱帐做隐蔽,出奇不意把铁路炸毁,把枕木拉到山里掩埋,把敌人电杆放倒,电线割掉拉走。在宁武县,工兵连炸毁敌人的铁路桥,使敌人军列翻入深沟。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要使敌人的指挥机关变成瞎子、聋子、拐子。
那些天真开心,我们的队伍到处扰乱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晚上到处是火光,燃烧的枕木,攻据点的爆炸声、枪炮声接连不断,敌人就像无头苍蝇……
陈庄战役时,我们接到上级传达指令,八路军某支队在河北富平县,被日本鬼子四千余人围困,战斗进行了几天几夜,我军伤亡很大,所以,要求一二零师四、五、六团及地方武装二支队、四支队,迅速赶赴陈庄战场,增援解围,歼灭敌人。
到达指定地点后,贺龙首长讲话说:“我们的兄弟部队,已有不少人牺牲,大部队到这里来,我们就是一个目的,坚决包围敌人,要干净彻底地把日本鬼子包饺子,消灭掉!”
陈庄战役打了一天多时间,四千多名鬼子全被歼灭,战场上尸体纵横,血流满地,石砾掩体成堆,我们牺牲了不少同志,其场面惨不忍睹,但敌人被全部消灭,我们缴获了大批武器,取得了辉煌胜利。
护送毛主席去北平
一二零师驻扎兴县时,晋西北八路军总部就设在蔡家崖。毛主席从延安回来也就住在这里,毛主席住的时间不长,但因为工兵连就驻在附近,所以同毛主席见面次数也不少。
毛主席从蔡家崖去往北平时,我们连担任护送任务,把毛主席送到河北富平县的大山里,然后,由兄弟部队来人接走。
由于是战争时期,不该问的坚决不能问。回来后才知道护送毛主席去北平,有的人虽然认出了毛主席,但也不能问好,更不允许随便发声。
多次遇见白求恩大夫
在晋察冀一带活动时,我们工兵连有几次和白求恩大夫住在一个村,也多次见面。有两次训练间隙,白求恩大夫看望了我们,并讲了话。当时只知道他从加拿大来,医术很高的大夫,来支援中国人民抗日事业。后来,我们班的一个战士被看中,抽调到卫生队,为自求恩大夫当了马夫。
再后来听说白求恩大夫在工作时不幸中了伤毒,牺牲了,大家都很痛心。
在陈云部下工作
1940年冬季,我由工兵连调到交际班工作,当时师部供给部交际班驻在神木县,供给部部长就是陈云同志。
那时条件非常艰苦,部队战士每人每天四两黑豆面。一次执行任务回来,我们看到炊事班有小米饭,大家很高兴,分吃了。没想到炊事班长回来着急了,说我们把给陈部长的伙食吃了,并批评了我们。陈部长回来后,知道了情况,和蔼地笑着说:“同志们都很辛苦,吃了就吃了,战士们能吃的黑面我也能吃。”
在交际班工作的11个月里,陈云部长经常指导我们工作,接触也比较多。
有一次,陈云部长在离何家川三十余里的小山沟,去检查被服厂工作,师首长命令我步行二十余里地,为他送去一封信。
叶挺将军,在临县黑察山遇难后,陈部长接受上级委托,护送将军遗体去延安,从此,我们再没见过面。
《运城民生》报记者 夏野
2006年8月
后记:此文是2006年,我在记者站工作时的采访稿,当时因种种原因,报社没有发表。重读当年采访稿,郭金柱老人音容笑貌,历历在目。而今老人早已作古,清明时节公布此文,是为铭记先辈,纪念功勋而已。
日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