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国崛起(一)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兴衰沉浮,昼嬗夜迁,寒来暑往,晴雨互变,万物万事生生不息循环往复本是宇宙自然之律,然而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中历经朝代更替久经沧桑却依然一枝独秀华茂如初却是世界文明的奇迹!世界无数帝国、大国、强国一旦灭亡就永无翻身,从此消失在历史长河的滚滚洪流中!但泱泱大国却在中华文明的沃土中一次次崛起,凭借着中国文化中附远宁近、怀协万邦的同化能力,中华民族的每一次崛起都带来是民族的扩增与疆士的壮大,这就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魅力所在。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头正在熟睡的巨狮,一旦醒来,将震惊世界。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对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一部百年屈辱的中国近代历史也许由此划上句号,但“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仍然任重道远,在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天国大幸,中华民族正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全面复兴,一个自立自信自强的巨狮正在醒来。中国历经建国七十三周年的奋发图强,当下中国的巨大影响力已经通过“一带一路”倡仪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传导给全世界!而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人文理念也已深入人心。大观当代中国,一个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已经构筑,全民已经脱贫,乡村振兴正热火朝天,面对新冠疫情和西方国家的战略打压,中国在对外关系中已经走出“韬光养晦”,敢于对奥巴马的亚洲再平衡战略、特朗普的贸易关税壁垒政策以及拜登的印太战略连续提出反制措施!泱泱大国正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到贵起来的有序推进之中。
《道德经》曰:“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古代中国典型写照。回顾五千年文明历史,中国是个以部落联盟为基础而形成的国家,在商朝末年还保留着近千个诸侯国,周朝建立之后,依然保持着分封诸侯的惯例,中央除了收税纳贡之外,其本不干预诸侯国内事务,直到秦朝将分封制改为郡县制,中央集权一直保持到现在。
中华民族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秀民风传统,我们有着九百六十万的广茅土地和四百五十万的流动的海洋,有着近十四亿人口和五十六个民族,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正在海纳百川,世界上主要思想如资本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思想、基督文化思想、伊斯兰文化思想、佛教文化思想以及中国传统的诸子百家思想如雨后春笋般地在中华大地上遍地开花,文化繁荣之势犹如初春之园。全世界主要的宗教如基督教及其分支天主教,伊斯兰教及其分支清真教即回教,佛教及其八大宗派,加上中国传统的南北道教,各立山头且各自独立发展,并形成和谐共荣的文明互鉴之势。
近百年来,世界的主要制度都在中国社会中广泛实践着,如清末夕民国初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孙中山的以资本主义思想为基础建立的官僚资本主义制度,毛泽东以前苏联为模式的建立的以全民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度,邓小平同志以全民集体企业股份制改造为主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目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指引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中国在经济、军事、科技、航天、信息等领域已经赶超世界,中国正大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
中国是个极度适应各种制度的具备特殊意志的国度。五千年来,几乎除古今中外的所有制度都在中国近百年之中尝试过,或分权分治,戓专权专治,但中华民族之魂从未因此而消失,中华民族之认同是全世界华人的福缘。民族之魂凝聚着中国古老的智慧与文化,传播着天道、地道与人道的思想光芒。中原大地历史上有几外来民族的统治时期,不管南北朝时期的五胡入中原,还是南宋时期的大金入中原,大元入中原,大清入中原,以及近百年来的四夷乱国,列强瓜分,外族统治中国不仅没有中断中华文明史,相反却将五十六个民族紧紧地团结到一起,并为整个民族之魂注入了一颗永恒不变的中国心。
中国近百年之沧桑历程,中国近百年之风云变幻,中国近百年之国体之轮转,实为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之罕见。黄皮肤,黑眼睛,高智慧,以及中庸的处事之道,这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典型特色,不管世界其它民族是否愿意接受,中华民族大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在成为现实,一个主宰世界的中国巨星正在百年沧桑之后开始星火燎原,冥冥之中一切都昭示着在世界的东方巨狮方醒。当下新冠疫情、“一带一路”、俄乌战争、欧美衰败等正在深刻改变着世界力量的对比,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来之大变局中,而世界大变局的主角就是中国崛起。


一年一度佳节到,花好月圆人欢笑!

在这美好的节日之际,“三木秉凤杯”正在期待着天下正能正见正义的文化作品百川归海,我们期待着才子佳人再显风采!
为了使本次活动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征文内容做出部分调整,现将征文事宜公告如下:
一、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5. 戏剧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6.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领奖一次。
三、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七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暂无证书及奖杯。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4.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四、征文时间:
5. 本届征文计划2022年6月15日起至 2022年12月15月截稿。
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3000元。
一等奖5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0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300名:奖金50元。
优秀奖100名:奖金20元。
主编:希望之梦(木易)欢迎您的投稿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