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烙印在锡都人民心中永远难忘的闪光足迹
作者 邵春生
播诵 池中一萍
将史页翻到60年前,那是1962年6月17日。那天,锡都的阳光特别灿烂,矿山上青松特别青翠鲜亮。
锡山兰,锡山特有的草本兰花,幽香馨远。
这个特别的日子,让锡都人民永远难以忘怀。
6月16日,朱总司令,我们最敬爱的委员长拜访了燕子洞的故交,并游览了"一树穿三楼,千鸟归一洞"的燕子洞,然后于当天晚上到达个旧,入住"专家招待所"。
笫二天(即6月17日这一天)早晨八点多钟,三辆小车从个旧市专家招待所开出,向当时新冠釆选厂地面砂锡矿老阳山牛屎坡釆矿场(即现在阳山公园景区)开来。小车在矿山公路上绕了一个大弯,开进了釆矿场简易土路。一辆灰色小轿车打开了车门,只见从车上走下一位长者。脚穿布鞋,身穿蓝布中山装,头戴蓝布帽子。他前额宽阔,满面红光,慈祥地向着大家微笑。"朱总司令!"釆矿车间书记刘广芳抑制不住高兴地叫了一声,选厂厂长李一凡和矿工们也迎了上去。

75岁高龄的朱总司令走到釆矿的高压水枪旁边,亲切地问他们叫什么名字。当时的个旧市委书记段惠卿介绍说:"这是釆矿车间的党支部书记刘广芳,这是选厂厂长李一凡。”朱总司令微笑点头,掏出小本子记下了他俩的名字,并亲切地问:“工作苦不苦?这里有多少工人?"并指着水枪问:“一天能釆多少砂锡矿?”刘广芳说:"一天能采7千多吨。”朱总司令高兴地说:"人不多,量不小嘛,该管得了。”李一凡说:"能,任务都能完成。”市委书记段惠卿说:"他们年年都超额完成任务。”朱总司令在釆矿现场祥细了解询问矿工们的生活:种菜了没有?养猪了没有?等等。当知道矿工们吃上肉时,朱总司令高兴而慈祥地笑了,并说:"朱毛不分家,我代表毛主席党中央看望矿工们呵!”
接着总司令不顾疲劳,参观了云锡新冠选厂的洗选车间,又到云锡笫一冶炼厂冶炼车间看望了炉子前的炼锡工人。然后接见了州,市,云锡的领导。特别约見了云锡老厂彝族矿工,党的八大代表李自林。朱总司令紧紧握着这位彝族矿工长滿茧子的手,亲切唠起了家常。

戎马一生,经历多少血与火战争的总司令,已75岁高龄,在个旧一天时间依然辛苦繁忙。但他看到新中国的新锡都旧貌变新颜非常高兴,他思绪万千。回忆当年在南疆建水,蒙自,个旧等地驻军时,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对灾难深重的个旧,昔日人间地狱的砂丁更是同情,一直寻找革命道路。终于找到了中国共产党,与毛主席率"朱毛红军”经历千难万险,为人民打江山……
新中国成立了,今天朱总司令来到个旧。昔日人间地狱般的个旧,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飞跃发展,跨进到今日兴兴向荣新锡都。朱总司令除了为锡山生产挥毫写下战略性题词:
"以锡为主,综合利用,重质重量,经济核算"。

又欣然命笔为个旧这座新中国崛起的锡都写下了唯一的诗篇:
个旧跨锡都,
釆炼与前殊,
改为机械化,
利用计锱铢。

这是北京温暖的春风,温暖了整个锡矿山!
牛屎坡釆矿场的水枪激情喷涌,釆场上空映出了一道道彩虹。
"戛纠"一一"矿石真多"的地方,"戛纠"(个旧)成为锡都。锡矿,是锡都城市的品牌。锡矿又是国家战略性一次性资源,不会再生。
牛屎坡釆矿场的砂锡矿与采矿工一起献了青春献终身。
当采场奉献了矿藏,山瘦嶙峋,坑凹陷落,一片荒芜之际。在习主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号令下,在省州市支持下,阳山牛屎坡旧貌变新颜,建成了一座休闲娱乐的阳山公园。
往日锡山釆矿场 , 今朝阳山娱乐园。
今天,迈步小康路,奋进新时代,深情缅怀朱总司令视察个旧这块红土地,在阳山留下了闪光足迹。回忆这一珍贵历史瞬间,不忘初心。让个旧人民世代相传并牢记总司令对矿工的关愛之情。
这是老一代革命家对边疆各族人民,对锡矿工人无限关爱的足迹。
这是党与人民血肉相连的足迹!是锡都人民永远不能忘怀的闪光足迹
史页鲜亮,亘古难忘,党的恩情,山脉悠长。
牢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之情,特别有一种暖流涌上心头。
作者 邵春生


主播 池中一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