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兴
1973年,被打为“牛鬼蛇神”的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叶君健,每天干着扫厕所的工作。气象学家竺可桢前来看望他时,提醒他应该利用造反派忙于打派仗而疏于管理之机进行创作。一语惊醒梦中人,从此,叶君健每天白天干活,晚上就在宿舍里铺开稿纸写起小说来。他写的小说就是《土地》三部曲,由《火花》《自由》和《曙光》三部长篇组成。1976年10月打倒“四人帮”时,三部曲也快完成了。叶君健又观望了一年,才把它交给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土地》三部曲连同叶君健创作的其他两部长篇小说,荣获丹麦女王颁赠的“丹麦国旗勋章”。叶君健正是将自己人生的低谷期,当成了创作的黄金期。
其实将低谷期当成黄金期的事例自古就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以上列举的7个人物,都是在自己遭受困厄之时,完成了自己一生的代表作,都是将低谷期当成黄金期的典范。这段话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其实司马迁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他正是在遭受腐刑之后,忍辱完成了巨著《史记》的创作。
国学大师曾仕强曾说:“人在穷困时,会种下成功的因,在成功时,会种下失败的因”。盛极而衰,否极泰来,物极必反,此乃天律。人在困厄之时,所受关注较少,受到的外界干扰也少,正是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专心致志做事的大好时期。这一时期,应抓住时机,发挥所长,干一点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事情。否则,一旦重新受到关注、陷入忙忙碌碌的俗务之中,机遇丧失,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古语云:“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人在低谷时,既不必妄自菲薄,也不必艳羡他人。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活在当下,认真过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才是最好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