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依靠岁月成熟(组诗)
文/ 顾偕
大自然终于又是高朋满座
岁月的城堡果实都已纷然坠地
自然的胸怀总要在流逝中
涌现更多的成热
春夏在激情的奔跑后交流完毕
趁着寒冷冬天尚未上桌
美酒必须全部端出来
向世界仍在闪烁的火花致敬
梦想的金黄此时最为强烈
生动容纳了所有的纯洁
丰富在风过之地愈发深沉
今后的黎明都会是清凉的庄园
人类驰上远方的马车
但愿不再会出现过失中的摇晃
灵魂此刻在追赶淙淙流水
年轻迈前一步又将脱胎换骨
草丛睡下时,你需要
向最大的光明招手
天空公平的已用深邃将你包围
透明中无数宁静的隐秘
都开始以硕果逐一豋门拜访
我们必须知道黑暗不一定就是风暴
历史的童年,总要
紧张的朝艰难走动
戏剧沉默时真正的序幕这才拉开
过程便是寻找的脚步
当我再度看见你时,憧憬
全已在慢慢认识中
饱满成年
记住吧,记住浓烈不是叫嚣
厚实或许正是一张搏斗后的笑脸
正义不会放在空虚中发酵
一切完整总有理由
说出存在其实都不是为了徒劳
可能忧伤是种更富坚强的凝望
落叶和影子同样
仍会向未来靠近
但旗帜飘扬毕竟是神圣的
哪天大地凋落了,至少还有
理想深扎的帐篷
2022.9.3午后于广州黄埔
根在泥土下散步
它们一辈子不需要知道阳光是什么
它们只朝自己的方向展开温暖
它们的世界全是黑暗的天空
但某一天绿叶就将是
飘满大地的秀发
它们宁静的脚步惊动了空气
土壤的暖流很适合等待和绽放
它们的希望掩埋了生命
夜晚是永恒的汲取
它们的明亮,仿佛
都已沉入了仍在颤抖的海底
它们在散步时总是高举手臂
道路是沉闷的岁月
心情就是一生的聆听
它们做梦都要站着或是慢慢行走
它们伸手抓紧时间的旋涡
泪水把知觉传到了头顶
没有窒息能够甩下它们
而忘了丰姿的未来
它们将会成为万物呼吸的翅膀
不愿在盘根交错中停留
惟愿云雀也可以是
想象中的爱人
它们深陷于荒凉中
一直在继续的努力
月光飞舞在儿女身上是多么安详
它们仿佛在不起眼的角落
还需要守候一些种子
只有上帝认识到了它们的从容
只有神明不会惊动它们
蜿蜒的使命
肥沃的泥土便是它们最好的宫殿
能够看见发芽就算领略了灯火通明
能够闻到意外的芬香
足以说明,活力
也可诞生在拥挤之中
消失有时则是种
更大的生长
它们是所有进步的化身
在地下前进绿色便是光明的广场
沉默在清晰苦练着繁荣
没有风暴的路上
只有辛勤一直在快乐的闪烁
它们手挽手坚信
清新的时代一定会到来
期待是隆重的一种表示
它们将为一切自由献上问候
即使满身的沉重,再也
无法使爱彻底上升
2020.9.2午后于广州黄埔
墓园绝唱
死亡便是我的生活
——题记
在我花园盛开的是你的忧伤
长空恭敬的望着我
却再也不会带来任何希望
过往日子全被阴影笼罩了
我已再无步伐可以走去
向往中的幸福
这里的花园成了幻想的终点
死亡的完美使自由
再也不需要有什么相会
永恒的姐妹现在就在我身旁
黑夜同样充满了神秘的深情
平静是世上最大的快乐
如果地狱愿意为谁怒吼
谁还会惊慌碰撞的土地
让我在永久的压迫中
徘徊在这再无明亮的沉闷走廊吧
心灵即便永不转身
腐烂的温柔,迟早也会
看到虚无真实的来临
土壤在我心中
爱终于使其他一切活了下来
永恒不再需要奔跑
阳光晒不到阴影
或许激情仍在骨头里狂喜
生命的渴望全已结束了
思想悲伤的逃离肉身
呼吸彻底失败了
现在黑暗成了虚弱的坚强
孤独沉浸在没有时间的长河
埋葬继续在保持遗忘
所有的完美最终都无法击穿永生
如果温暖能使石头开裂
声音会变幻出
表达美丽的花朵
世界也许根本就不曾有过离开
爱其实就像
死亡一样普遍
2022.8.31午后于广州黄埔
书页听见了我的翻动
一切古老的核心都在这了
为了约定一种理解
我又从现代走进了历史的默许
你们在寂静中默默的摇晃
你们仿佛在宣警
一定要等到眼睛的阳光
阴影是不变的文字
欢快的是一直翻涌的内容
你们离去世界很久了
仍在无声的尖叫
生命在交汇的页码间喘息
平时只能用睡眠来燃烧自己
谁会凝视那种躺着的形象
未来谁又会将你轻轻抬起
知识成了你的灵魂
或许飞翔只有
在夜晚开始
几千年了,可能
惟有你见证了人类真切的一切
你的肉体像狭窄的刀片
尖锐的开阔,常常也会
使衰退的朝代不快
事物仍在期待最好的结尾
你在期待永不发黄枯萎
爱情从死亡中归来
你褪色的皮肤又迎来闪电
今晚会有雷声落在你身上
那是人类的需要又在探寻
就像情人总要将珍爱
拥入怀中
有时你会沉重得
似难以掀开的钢板
但内心都是熔化的丰富
只有安静能使所有渴望
轻舟而过
2020.9.1午后于广州黄埔

顾偕 上海市人,当代著名诗人,中国作协会员,广州市作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代表。曾为广州市文学创作研究所、广东省文学院专业作家,在《芙蓉》《花城》《湖南文学》《诗神》《人民日报》《文艺报》《文学报》《南方日报》等全国大型报刊发表长诗近30部,著有《顾偕长诗选》《太极》(英文版)等诗集九部,电子版新作诗集、评论集三部(中诗网发布)。诗作曾被拍摄成电视诗、电视音诗在中央电视台、香港等全国30余家电视台播出,多部诗集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香港图书馆、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收藏。长诗作品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三年诗选》等多种专家选本,多篇诗歌评论在国际知名人文社科前沿期刊《中文学刊》刊载(全球发行)。获“第五届中国长诗奖·最佳文本奖”及其他文学奖项多种。曾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成员随张贤亮、徐怀中团长出访日本、巴基斯坦进行国际文学交流。1996年起《诗探索》杂志、中国作协《文艺报》社以及广东省作协和广州市文联等先后三次联合在京召开其“作品研讨会”。相关作家名和作品篇目内容被《中国新诗编年史》《中囯当代文学发展史》《中国作家大辞典》及“百度百科”辞条等写进和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