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秋天日,转眼之间父亲走了25春秋,往日的情意历历在目,虽然你已经长眠,可你永远在我心里。
瑟瑟秋风
轻轻拍打着
拍打着紧闭的窗帷
深秋的夜
父亲的音容
透过静静的夜空
萦绕在
我思念的琴弦上
幽幽暗夜
纷纷坠落着
坠落着心头的想念
深秋的夜
父亲的模样
穿过奇妙的时空
缠络在
我多泪的心口上
壬寅年8月4日,(2022,8,30日)是我敬爱的父亲大人逝世25周年祭日,我很想我的父亲,昨夜我把2001年9月写的《刚强的父亲》一文再作修改发出以示寸心,噢!敬爱父亲已走了整整25年了……

刚强的父亲
文/杨迎勋
1994年初秋,一生刚毅的父亲终于被那可怕的脑中风击倒了。从此,父亲的双腿不能拉动了,我在父亲的病床前欲哭不敢,欲言不能,含悲自咽。我恨自己没有回天之术,让我那一生承受了太多磨难的父亲能够快点好起来,因为捧在儿女们手里的父爱实在是犹如泰山般的太沉太重。然而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身子半侧麻木,卧床不起,语言不清,生活不能自理,我们兄妹除给父亲寻医送药外,常常拉平父亲的双腿轻轻地搓揉起来,抚摸着父亲腿上条条显见的青筋,看着布满了块块大小不等的老斑和双脚板上结起的茧皮,望着消瘦不堪、眼窝深凹、颊骨突凸、面色苍白、满头银发的父亲;心头涌动着一种难言的酸楚。待我平静下来,再次泪眼朦胧地凝望父亲时,尽最大的可能把欢笑留在父亲的记忆里,拂之不去的思念涌上心头。

父亲一生坎坷,既平凡又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没有多少文化,却生性是个很能闯荡的刚强汉子。1949年秋月,17岁的父亲顶壮丁在旧军队呆了24天,他听说从龙林桥来了解放军队伍,他便和六十叔乘夜色攀上去龙林桥的深山老林,翻山越岭40公里,跟上了解放军的队伍,扛起弹药箱紧跟上了解放军队伍至解放了全礼县。后来,尽管连个“民运工”都没承认,而父亲把为解放军队伍扛弹药的事当成了一生最光彩的事儿。父亲和母亲同属马相,这就象一对勇敢冲锋陷阵的骏马,当我们兄妹6人啼哭着先后降临于世时,父亲和母亲驭着我们艰辛地走过了每一步生活的路,直至幸福的乐园。母亲鲜活的生命只有45载,既当爹又当娘抚育我们6兄妹成长,父亲把我们从小学送到中学,又送大哥、我和小弟进了绿色的军营。经过父亲的艰辛努力,我们兄妹6人都成了公家的人,大哥当了养路工人,二哥成了工厂的工段长,弟弟当了电工,小弟成长为国家干部,冬去春来,我在火热的军营一干就是23年,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我从一名战士成长为一名团职干部。每次短暂的假期过后,又是离乡归队的日子,满头白发双腿不能动弹的父亲强忍着伤别的愁苦,拉着我的手连连叮嘱:“穿上军装当上军官,要一心一意把队伍上的事干好,家中的事不用操心挂念。”我次次肩负着父亲的嘱托,含泪登上西去的列车,父亲那坚强如刚的生命故事浮现在眼前。

记得那是1975年的瓜果飘香的时节,忽听一阵阵巨雷我鲁班石的小河涨潮了,年过半百的父亲和青年小伙子一起跳进齐腰深的急流中压沙袋,忽听父亲一声“哎哟”,乡亲们忙把父亲拉上岸来。娘呀,一个铁钉扎在了父亲的左脚底上,父亲喊着“快把钉子拔了”。周爸抖着,没有拔下来,泽哥用力一拔,铁钉拔出来了,父亲的左脚血流如注,赤脚医生包扎止血后,父亲只靠拐杖才七天,就仍掉了拐杖,能大步行走,只是左脚永久地留下了那块伤痕。1993年仲夏,父亲那步履匆匆,奔波不止的坚硬双腿被脑中风击瘫了,瘫痪在床上四年之久,经过医治和父亲顽强的锻炼刚能手扶床沿站立了。1997年的初秋再次被击倒后,永远闭上了眼睛。父亲出殡的那天,屋里屋外都挤满了人,我抹着伤心的泪儿,看看那长长的为父送葬的队伍,看看那近千人男女老少悲恸的泪水,我惊愕了,小弟抱着父亲的遗像,无声地抚摸了一遍又一遍,不知是弥补没能见到的父亲的缺憾,还是感到了自己窄窄的肩码不下撇给我们的重任,表情显得十分麻木而漠然。当把父亲的灵枢送到小河山返回家后,小弟一屁股坐在门槛上,好一阵子扶不起来....
父亲去了,永远地去了,想起往事如烟的亲情,我常常很伤心,很后悔,后悔病中没有照料好他,后悔有时和他顶撞几句,还后悔临终前他想吃天水的火烧锅盔没能及时送上。悠悠人生,有多少往事可以忘却,我一生一世却永远无法从灵魂深处抹去父亲为我们日夜奔波的身影。
父亲,时光的流逝,改变不了儿女对您的思念,但思念中多几分振作和坚强,思念您的日子里,我们秉承了您那艰难不是厄运,困苦不是厄运的韧性,我们要再奏一曲不屈不挠的生命奋进之歌!
写于2001年9月,此文曾在《西部商报》每日甘肃,《中国社会报》,《陇南日报》《天水日报》,《西北军事文学》发表,又被新华网,人民网转载,获2001年兰州军区优秀散文二等奖!2022,9,3稍作修改,于羲皇故里天水家中
作者介绍

杨迎勋, 号赤土雄峰,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未,甘肃省礼县石桥镇人,1978年入伍,历任文书. 团报道组长, 新闻干事, 师,集团军党办秘书,兰州军区政治部宣传部秘书, 连指导员,营长,市征兵办副主任,县人武部部长,转业地方工作18年,历任天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任秘书长,党组成员,党支部书记, 天水市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市纪委派驻政法系统纪检组长,市委政法委党支部书记,调研员等职。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天水市作家协会理事,新媒体西部书坛“签约作家”。
在30多年的文学和新闻生涯中,有30余篇获全国优秀稿件一等奖和优秀报告文学,优秀散文奖。40多篇获省级优秀稿件和优秀散文一,二等奖。多次立功受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