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梨
作者:潘朝铎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歌手李茂山的歌曲梨花泪
爱上你永远不后悔
除了你知心又有谁
细雨就像梨花泪
点点滴滴都可贵
相聚时满怀甜滋味
分手时美梦难追回
细雨就像梨花泪
盼望那梨花吐新蕊
爱上你永远不后悔
除了你知心又有谁
细雨就像梨花泪
点点滴滴都可贵
相聚时满怀甜滋味
分手时美梦难追回
细雨就像梨花泪
盼望那梨花吐新蕊

有史以来,无数文人墨客用诗文咏颂着梨花,而我生在孟津梨乡且还是洛阳作协一员,不能拿笔为梨写出只字片言,拙文半篇想起来都脸红汗颜......
洛阳北邙黄河岸边有一个周恩来亲自一笔定下名称的小县叫孟津。孟津因夏时为孟涂氏国封地,后在孟地黄河上设津而得名。周武王伐纣在孟津设会盟台汇聚八伯诸侯渡过黄河一举灭了殷纣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伯诸侯会孟津的史话。

今秋时节,笔者及洛阳作协吕品、星光、小雅等一帮文友再次走进洛阳孟津会盟梨乡采风。笔者在会盟吕村八组吕作平、陈秋芳夫妇的梨园内碰上了正在摘梨装箱的老吕夫妇,夫妇俩种有七八高峰梨园,与老吕聊梨,老吕自豪的打开了话盒子说起来……

梨,素有‘百果之宗’的美誉。
梨,落叶乔木或灌木,叶片多呈卵形,花为白色,或略带黄色、粉红色,有五瓣。果实圆形,也有基部较细尾部较粗的,即俗称的“梨形”;不同品种的果皮颜色有黄色、绿色、黄中带绿、绿中带黄、黄褐色、绿褐色、红褐色、褐色,个别品种亦有紫红色;野生梨的果径较小,人工培植的品种果径可达8厘米,长度可达18厘米。

梨的果实通常用来食用,不仅味美汁多,甜中带酸,而且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纤维素,不同种类的梨味道和质感都完全不同。梨既可生食,也可蒸煮后食用,梨可以通便秘,利消化,对心血管也有好处。在民间,梨还有一种疗效,把梨去核,放入冰糖,蒸煮过后食用还可以止咳;除了作为水果食用以外,梨还还是观赏佳品。

孟津栽培梨树历史源远流长,据《史记》载淮北荥南河济之间,千树梨其人与千户侯等也,《齐民要术》称“洛阳北邙,有张公夏梨,甚甘,海内唯有一树”,明《孟津县志》有“贡梨得赏银千两”的记载。

相传,元朝时期有个皇太后,夏秋季三伏天生了病。寻遍天下名医,也服用汤药无数,病疾不见好转。一天孟津县会盟镇铁炉村徐老汉进城卖梨,晚间住进店里。当时梨将卖完,所剩无几,因是三伏天气候炎热梨也不耐放,坏了的果子不少。卖梨老农将带腐烂黑斑点梨子拿出来放在窗台上晾嗮,同住在店里外出寻医的太后看到梨子想吃,并要出钱购买。卖梨老汉执意不肯收钱,不就是几个将要腐烂扔掉梨子吗,不要钱。皇太后吃了卖梨老汉的梨子后病情好转,不久康复。皇帝得知后问母后吃了哪位名医汤药得意康复?太后说吃了半个孟津梨。皇帝听后大喜,当即把孟津梨封为贡梨。从此,孟津梨名声大振。皇上还赐银千两给卖梨人,并派人给徐家修改宅院两所至今遗迹尚存....

全国各地产梨地方许多,但想假冒孟津贡梨那是自找苦吃。孟津梨有个明显自然标志。孟津梨在成熟时期,在花蒂部位的园坑内会形成似蜘蛛网一样的织物片牢牢掩盖花蒂部位。这就是正宗孟津贡梨无法仿冒自然标记。
建国后孟津县农场广泛种植孟津梨,孟津会盟镇吕村、铁炉村在改革开放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孟津梨进入一个飞速发展时代,邙山脚下,黄河岸边,几乎家家种植梨树。面积有最初几千亩发展到如今上万亩。

如今的孟津会盟不仅有万亩莲藕、万亩水稻、万亩鱼塘、万亩梨园更是中外驰名。
孟津会盟镇巧将万亩梨树资源做成了一篇集农旅融合、文旅融合,集休闲采摘、以游揽客、以节会友大文章,梨花节已经成功举办了8年。
2021年3月20日,春分这天,春光明媚、惠风和畅,邀上作协几个文友,携拙妻驱车来到会盟。

孟津梨主题公园就在铁炉村。
梨园内忙碌的果农正在抓住梨花盛开有利时机,一个个忙的像小蜜蜂一样给梨花授粉,梨园内来自各地一个个手持手机游客抢拍着梨花盛开的美景....

村主题公园里,整洁、宽敞、干净、美丽、的道路,铁炉村村容貌犹如仙境,坐落在梨花的海洋之中.....
顺着新修弯曲的山道爬上山顶,站在邙山顶上观景台上俯瞰上下,黄河之水蔚蓝与远处天空混为一体,朵朵白云之间不断有仙鹤翩翩.......

主题公园的山上山下,山谷中,梨园名曲河南豫剧名家名段,常香玉大师的《花木兰》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回荡在梨园....
游客休息驿站、停车场、农家乐配套设施也日趋完善。梨花茶、梨花蜜、梨果脯、梨膏糖系列产品也摆上了摊点......

万亩梨花如雪一片,村庄内一栋栋小楼点缀其间,绿柳、红桃花、金黄的油菜花组成了一幅壮丽的新农村画卷.....
潘朝铎、笔名:小草。1965年生,祖居中国洛阳北邙脚下。法律工作者,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洛阳市基层法律服务业协会会员,宣传处副处长,洛阳市司仪协会会员,孟津易学研究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中国诗书画家网高级诗词家、高级书画家,华夏开明书画院高级院士,中国乡村作家。中华新文学联盟暨《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理事.河南《东方今报》命名的“孝道使者”。出版有<诗歌集>、<散文集>、<姓名藏头诗集>合集《北邙飞歌》,著有诗歌散文集《北邙浅吟》、中篇小说《隔离的日子》、长篇小说《团圆》,在各媒体发表文章达近千万字,多次在各类赛事中获一等奖、特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