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为期一周的课程,我们已经领悟到了“三标”的含义,这是一种新式的教育;同时,也理解了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还要解放学校。“三标课堂”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学生从受教育者变成教育者!
在这一周的课程当中,我认为最难理解的科目是数学和物理。我来先说说数学的吧:
一、集合的基本运算的“五点”
重点: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
难点:能求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易混点:交集与并集的运算以及表示符号。
盲点:未理解“重点”且不会求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易错点:运算时要注意顺序和符号。
二、集合的基本运算的“四题”
命题意图:体会图形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提升逻辑推理能力。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题,确定集合的交、并运算。
第二步:确定范围。根据集合交、并运算的定义,确定x的取值范围。
类题演练:做一题会一类题,做到举一反三,一通百通。
存在的问题: 上课未听懂 ,下课又没问,所以做不来题。
借题发挥:借助这一首题,自己出一道类似的变式演练,看看自己是否真的懂了,会了。
由此,我总结出一句话,进入高中以后,一切不好的行为习惯、学习方法一定要有所改变!一定要学会自主学习!正所谓:靠天天会塌,靠地地会陷,唯有靠自己,才能够离自己的梦想更进一步!
这是我对近一周数学课中不懂的内容的一个小结。
接下来,我简单说一说物理:
一、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的“五点”
重点: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难点: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式和失量性。
易混点:加速度与速度的区分。
盲点:如何理解v-t图象。
易错点:计算加速度的大小。
二、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四题”
命题意图: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审题。确定题目需要的东西。
第二步,了解目的。弄清过程,搞懂答案。
类题演练:一通百通。
借题发挥:自主出题。
“三标课堂”对我的帮助十分大!进入高中后,激烈的竞争使我不得不努力学习。
这就是我对为期一周的“三标课堂“的总结和感想。
作者:周琳芮(宣威六中高一372班小老师)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