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苑小说散文专刊第9期
目录
中篇连载
青山脚下(六) 王维正
纪念散文
仰望星空 赵永晓
哲理散文
秋的请柬 原上草

[风雨老三届]
中篇小说《青山脚下》连载
六 青山脚下
王维正
1
我静静地翻阅着兰亭的日记。
1980年12月12日,小雪
今天刘小龙轮休,晚上和初中时几个同学吃饭去了,11点多才回来,浑身酒气。他摇摇晃晃地脱掉了外套外衣,突然扑上我的床来,猛地按住我。我大惊失色,狠劲儿一脚把他蹬到床下。
他竟然倒在地上呜呜地哭起来,又不停地呕吐。
我只好起身把他扶起来,给他擦干净衣服,漱净了口,把他扶到外屋的床上。他便死一般地睡去了。
我收拾干净地面,躺在床上,再也合不上眼皮。脑子里乱糟糟的,眼前总是晃动着黝黑的影子。
强哥,我太怕了,我怕今后的日子…(眼泪)
1980年12月13日,晴
清早起来,我看见刘小龙蜷缩在床上的瘦小身子,不禁生起一种怜悯之心。谁叫我们住在一个屋子呢?就当同事吧。
我给他熬了一碗姜汤,买了两根油条,等他醒来。
一会儿他睁开了眼睛,问我为什么没上班去。我说今天是星期天,忘了吗?
他说他什么也不记得,只记得和胡朝几个喝酒了。
我让他赶紧起来洗漱吃饭。问他:“记的你晚上怎欺负人吗?”他抬起头来茫然地问:“我怎了?”
我把经过告诉了他,他突然打了自己一个响亮的嘴巴,跪在了地上,求我原谅。我把他拉起来,让他抓紧趁热吃饭,严厉地对他说:"你再敢有第二次欺负我,我立马和你离婚!”他指天发誓:“我说下的话永远算数,再要对你有一次无礼,出门撞车,雷电打死!”"别瞎说!”我赶紧制止他的毒誓。然后他又骂:“胡朝几个王八蛋,我饶不了他们!"
强哥,我现在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人。
1980年12月14日,大风
那天,刘小龙和我叙述了他们酒饭间胡朝几个挑唆他的情形。都喝到二雾了,赵前方说:“龙哥,你老婆是一朵仙花,你是一堆牛粪,哪来的艳福?"孙志又嘻笑着吆喝一杯,说:“龙哥,那朵花是什么味儿,你尝饱了吧?肚子里多大动静了?”刘小龙说:“我们一直分床睡,她有病,一年后才计划要孩子呢。”胡朝又吆喝一杯,众人胡言乱语:"你摆个花瓶啊!龙哥高尚啊!”"你不下手,人多着呢,等着带绿帽子吧。”"龙哥伟大,老婆不用,喝酒不醉…" 干!干!干!今日不醉何日醉,李白斗酒诗十千。干!
强哥,这就是刘小龙成天混在一起的朋友!
1981年2月20日,晴
自那次警告刘小龙后,生活安安静静,过了春节,过了元宵节。
强哥,我天天盼着你的出现,哪怕是一封信只有一句话。我和刘小龙的君子协议期限越来越近了。
你在哪里呢?还活着吗?
1981年4月8日 雨
自从过完春节后,刘小龙渐渐地经常不回家,不是喝酒就是赌博,也再没有对我无礼。可是一回来就向我要钱,今天说朋友孩子住院了,不能袖手旁观;明天说朋友要下海投资了,要入股。等等,都是好事。我知道他全是鬼话,坚决拒绝。一遭到拒绝,他要不就眼漏凶光盯着我,十分瘆人,要不就躺在我床上胡搅蛮缠,拿不到钱不罢休,给了钱就一蹦几尺高跑了。隔几天又是这么一次。
强哥,这日子怎坚持啊?
1981年4月10日 晴
我把刘小龙的现象告诉了两位长辈。婆婆说,你不要给他钱。你的工资你自己用,也短不了接济你爸妈。你弟弟刚娶了媳妇儿,他们的日子很紧。我安顿小龙吧,用钱问我要。公公气愤地骂了一句:“我上辈子没做好事,生了这么个孽障!"
此后,刘小龙就开始向他妈要钱。而且越来越变态,稍有迟慢或不足,就出言不逊,甚至谩骂,寻死觅活,有时竟至耍刀弄杖。婆婆背后常向我哭诉,而且反复念叨:“兰兰,委屈你了,我们该怎么面对你爸你妈呢?”
强哥,你能想象到吗?我的心在滴血啊!
1981年7月7日,阴
今天是卢沟桥事变的纪念日。我的生活也发生了事变。刘小龙被逮捕了。原来他和胡朝几个混混吸上了毒品,多次合伙偷盗刘小龙管着的库房中的农机配件,卖掉买毒品,终于败露了。他爸无地自容,辞去了副厂长的职务,她母亲一病不起。
强哥,我还有点庆幸,可以摆脱这个冤家了。但是又十分可怜两位善良的长辈,他们一直把我当女儿对待。
我的心里很难受,很不是滋味。
2
1981年7月25日 晴
每天下班回来,细心地伺候着婆婆,关照着公公。婆婆一天天地硬朗起来,能下地了。今天中午吃罢饭,我收拾完碗筷,正要回我的屋子去,婆婆叫住了我,说有话要说。我坐下来。公公开口说:“兰兰,过门一年多,遭逢了这么个不成器的货色,委屈你了。我们对不住你爸妈。我给你开好了介绍信,明天去办离婚。兰兰,你还年轻,再找一个可心的对象吧。今后你就是我们老俩口的闺女,唯一的亲人了!”说完把那张介绍信递在我手里。婆婆把我抱在怀里,泣不成声。我的眼泪也不住地往下流。临了,我跪下来,深情地给二老磕了头,说道:“爸,妈,您二老保重,女儿会经常过来看你们的。”
1981年7月26日 晴
强哥,我今天回到了爸妈身边。一年多来,心情第一次舒展开来,笑容不由得挂在了脸上。只是一想到你,心里就空落落的。又想到那边的两位老人,心里禁不住发酸。
强哥,还要向你报告一件大喜事,前天,小虎生了一个大胖儿子。爸妈乐得合不住嘴。我给侄儿起了个名字,叫"艾家骐",好听吗?
1981年8月1日,晴
强哥,今天是建军节,你在哪里欢度佳节呢?最近以来,我一直低烧不退,体重减了五六斤,浑身软弱无力,左乳老觉憋闷,可能有问题了。我不能向爸妈说,向你又说不上,有些心虚孤独了。
明天找咱们班的程珊照照吧。她在市医院影像中心,已经是专家了。大事由天定,半点不由人。我究竟是个什么命呢?
1981年8月2日,小雨
强哥,今天程珊给我做了ct,结果出来了。她忧心忡忡地对我说:“不乐观。明天我和你去省城检查。”
1981年8月3日 小雨
今天程珊调了班儿陪我去省城医院确诊,她找了最有名的权威专家,没有否定她的判断:乳腺癌,中晚期。我的心一下子落到了肚子里,没有恐惧,没有悲凉,只感到要到站下车的轻松。
强哥,除了你,我再无牵挂。说来也不用牵挂你
,在人民军队里,你一定前程无量。只是我可能看不到你的军功章了!
专家让我手术化疗,我都谢绝了。我问程珊:“还有多长时间?”她生气了:“说什么呢?现在的医学,完全可以治好嘛!”然后她装作找东西,背过脸去。我笑着说:“你不要哭!不要骗我,我不是一窍不通中晚期的含义。我什么也不做,在家常规保守治疗。我要把最完美的身体和漂亮留在阳家世界,就是上了天堂,我也要展示自己最完美最俏丽的形象,这不好吗?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好妹妹,你就把姐当作泰山吧!坚强起来,打道回府!"我朗声大笑起来,如同我俩在大榆树下说到将来抱着孩子,去向大宝、小牛道歉时的大笑。
1981年8月4日,睛
强哥,从省城确诊回来,对爸妈只说是乳腺发炎,什么事儿也没有。把药堆在床边,他们不认字,根本不知道治什么病。
一大早起来,身心清爽了许多。人一旦放下所有,应该是最快乐的时候。
强哥,我想象,假如你在战场上为国捐躯的那一刻,肯定也是同样的心情。当然那是崇高的一刻,和我的性质不一样。
1982年2月25日,晴
从省城医院回来到今天,已经半年多了。这段日子里,我下班回来,就不停地干活儿。给爸妈洗补整理衣服,清理屋子里没用的东西,给爸妈做可口的饭菜。过小虎那边戏小侄儿。翻检端祥从小至今的相片,打量你的军姿照,打量我的宣传照,看兵团大会战,特别是你我在老榆树下的合影……
日子很充实,身体越来越差。过了1982年元旦,过了壬戌年春节,看了元宵的灯会。
梦里常常欣赏你的军功章,问你在军营里有没有漂亮的姑娘和你相恋。你老是亲切地骂我。我总是从梦中笑醒过来。
……
3
太阳就要落下去了,金色的余晖照在青山脚下,照在东边不远处兰亭的墓碑上。
我把兰亭的日记本和几十张纪录俩人从小到大生活学习战斗的相片,又用那块象征爱情的鲜蓝色布块细致地包起来,用心地装到挎兜里,吃力地站起来,两脚沉重地走回家中。
妈妈问我去哪了,能走一整天。我说到山底下看了看风景。妈妈没说话,叹了一口气。我知道她明白了什么。
我在屋子里蒙头大睡了两天。接下来分别见了见老同学,拜访了中学时的老师,请老师和同学在饭店吃了一顿饭。
我喝醉了。
接下来,我把家里家外,面面角角修补刷新了一番。
就这样过去了两个周。原本我还有二十天的假期,但是我老是心慌意乱,住不下去了。我告诉爸妈,部队让我提前回去,参加学前培训,我得走了。今后一有时间就回来看你们。
我去照相馆把一等功的军功章放大了一张8寸的照片。
我一早来到兰亭的墓前,发现周边又开放了几丛鲜艳的马兰花,灿烂耀眼。
我把军功章的照片摆放在墓碑前马兰花的中间,又把我采摘的百合花放在相片前。
我退后一步,对兰亭说:
“兰亭,你要的军功章,强哥交给你了。哪一天,我们俩在梦中抱着孩子去向大宝小牛那俩个小子致歉和致谢吧。你太累了,安心休息吧。你永远住在强哥的心里,我会经常回来看你的。我已经下定了决心,今生今世再不会接纳第二位女性,你是强哥唯一的爱人!
我向兰亭敬了庄严的军礼。
十点二十,我登上了南下的列车。
(2022年5月1日完稿于
包头市萨拉齐)

作者简介
王维正,內蒙包头人。中学高级教师,包头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曾任内蒙语文学会理事,包头市语文学会常务理事,市教研中心核心组成员,《中学生报》(高中版)《试题研究》特约撰稿人。曾登录著名中学语文期刊(上海)《语文学习》"优秀青年教师"栏目,是知名文学评论作者。发表著述丰富,多篇作品在国家主流媒体如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等网站首发并被多家核心网媒转载,为百度永久性收藏。

[纪念散文]
仰 望 星 空
---纪念父亲赵珺逝世五周年
赵永晓
窗外冷月寒林,今天是父亲的祭日。五年前的这个晚上,这个的时辰,父亲忍受着心绞痛的折磨。当时他也许只是感到疼痛,而没有意识到诀别的降临,没来得及说任何遗言,瞬间由清醒转入昏迷,经全力抢救,一切努力最终令人失望,让人绝望,父亲旋即长眠,驾鹤西去。永远的离开了家,离开了自己的亲人……
一代人造就了下一代人,而一代代的晚辈人用目光送走了长辈。从此,对于他的子女而言,世界上再没有父亲了。失去父亲的痛和内心的拷问,沉得像一座永远也搬不走的大山压在我们儿女的心头,现在想孝敬父亲,却再也没有机会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没有了父亲这个家显得空落落的,没有了父亲的教诲,子女们感到孤独,听不到父亲声音,我们总觉得失落。
如何面对亲情的戛然而止?以怎样的方式纪念逝去的生命,既是对死者的祭悼,更是对生者的告慰,呈现出人们对生命的态度。
那个鲜活的生命像你我一样存在过,和我们一起体验过生命的美好,他和我们一同生活在这个世界里。我从来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他可能永远离开我们时,怎样去承受这种失去?而现在我真正体会到了谁是我无法承受失去的人的时候,才知道谁是真正的亲人。
每个人都有父母,也都有成为父母的时候。丝丝缕缕儿女情,道道皱纹儿女债,你今天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子女明天就会如何对待自己,这叫做“人在做,天在看”。
世上最无法弥补的是由时空造成的无奈,越是在纪念、追思亲人的时候,越是难过。生活中触及到某个情景,就会勾起对远去亲人无尽的幽思,回忆伴随沉沦,孤寂与迷茫交织,眼泪和心泪泉涌,往事历历,来事惕惕。
人到中年才能深切体会到人生的意义、责任和问题,反省到人生的究竟。父亲让我过上衣食无忧、接受良好教育的生活。随着人生的成长,耳畔频闻故人去,眼前但见少年多。五年的离别丝毫没有减轻失去父亲的遗憾,子女们所能回报父亲的,只有思念,伴随岁月的流逝,将浓郁得越来越化不开的绵长的思念长存心间。
父爱是那么多的说不完道不尽,点点滴滴,牵肠挂肚,是一部长长的亲情连续剧,在儿女记忆的荧屏上反复重演。我慢慢、慢慢地感悟到,所谓父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今生今世的缘分,就是你不断地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的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了。父亲永远定格在那个瞬间,一生中最后的画面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伟大的背影。他去另外个世界里 “陪伴”自己的爸爸、妈妈,我们相信那个世界里无痛、无泪、无饥,他仍会用目光观注他的后代,给我们前行的力量。
人生如梦,父亲远行。亲亲的爸爸,离别五载,您的关爱一直福佑着我们,您的情意始终温暖我们左右。
年少时,您在绥远(今呼和浩特)求学,晚自习结束时,教室要锁门。您偷偷开启教室窗户插销。回宿舍休息时,免得黑暗中起床时找不到衣服而和衣而睡,第二天摸黑就溜进教室,秉烛苦读;因为成绩优异,求学路上始终频繁的大跨度的“跳班”,您提前毕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与此同时,过去的同学还在上学,您竟然成为他们的老师……这些言传身教的经历传递给我们一种勤奋、坚韧的精神。
出于兴趣和天赋,父亲在教学之余还创作了一些歌颂党、歌颂祖国的歌曲。但也由于率真,他因创作一部《从错别字谈起》的剧本,一九七四年该剧被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编印的第31期《教育革命情况反映》定性为:这出坏戏是“恶毒攻击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反动思潮的产物和表现”,遭全国通报批判,仿佛一夜间父亲鬓染霜白。粉碎“四人帮”,事件得以平反,您又挺直了腰干站在讲台上……(摘自1984年《土默特右旗史料》第六辑)
老爸您吃的苦超出了我们的想像,您的吃苦精神更超出了我们想像。您把人生遇到的所有屈辱、失落、挫败、沮丧,生活的压力和人生的沉重,全部隐忍在自己的心中,不肯说出来,不愿表现出来。面对各种政治风雨、生活窘迫,您都掩饰着真实让我们过着平静的生活,内心默默地感谢您呵护我们平安的一路走来。我成家后才知道战胜情绪,是一个父亲对家庭作出的最大牺牲。老爸,感谢您创造了这个家,感谢您留下这样的精神遗产,感谢您竭尽全力为子女们提供粮食和精神食粮。
在一起的时候,虽然没有过多的交流,我们仍无边无疆地享受着团圆的温馨,那时我仅仅知道生活是阳光灿烂。而五年以来,让我切身感受人间的生离死别,人生的阴暗潮湿,一把辛酸泪,深解其中味。天上月圆,而地上人不圆。我畅饮着思念的苦酒,极力自拔而最终徒劳。过去老爸对子女的教育,有时孩子们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但也使孩子们获得一种面临重大事件时做出判断的价值标准。
一代人来,一代人往,这种亲情一直在传承着几百年来的记忆。谁家没有儿和女,哪家没有爹和娘。一个人走了,剩下的人继续前行,这就是社会与人生。

作者简介
赵永晓,内蒙古包头市人,大学学历,在职中学政教老师。曾创作萨拉齐第二中学校歌,荣获全国新创校园歌曲二等奖。先后接受国家级、省市级、旗极电视预约访谈和采访10余次。有作品在市级、旗级等新闻媒体上发表。抢救、挖掘民间音乐文化遗产―――高跷调《种洋烟》。热爱文学,擅长演讲。

[哲理散文]
秋日的请柬
原上草
秋日的请柬是一枚微黄的柳叶,她来报告:秋天到了。
这枚微黄的刀剑似的柳叶,不甘心现在败落,就随风在空中飞舞。它想砍断时光的水绸,留住夏的热烈,留住夏的绚烂,留住自己的绿衣。可是,岁月如梭,光阴荏苒,夏还是潇洒地去了,带去了一些浓绿,带去了一些红艳,带去了一些热闹。秋随着蹒跚着来了,带来了一丝黄色,带来了一丝凉意,也带来了一丝爽朗。
秋天比夏天更美,我更爱秋色。刘禹锡就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有明亮的阳光,她不灼热,均匀地洒在大地上,她醇厚、柔润、通透、干净。
秋有皓月当空。秋月明朗,就像白纸,纯洁无瑕,洁白如玉。陶渊明 有诗“秋月扬明晖”,可见五柳先生对秋月的一片深情。
秋有晴空万里,白云悠悠,有山花烂漫,有瓜果飘香,有丰收喜悦,有收获的歌唱。
而初秋,柔情似水。它慢慢地赶走暑热,温情地接受凉爽。
秋风里透着一点凉意,它不似春风那样猛烈咄咄逼人,无情的撕扯着人们的肌肤,而是温温柔柔抚摸着芸芸众生,减去一些夏的酷热,呵护着众生万物。孟浩然说“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可见何等的惬意。
秋雨也是温柔的,细雨濛濛,没有瓢泼,没有如注,它只是淅淅沥沥慢慢地浸润着大地万物。杜牧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还有张志和的“斜风细雨不须归”,都说尽了秋雨的温婉与不张扬。
如果有兴致唯美一下: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漫步在河岸边的青石小径,或者是撑着花雨伞徘徊在青石小巷里...…慢慢等着“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丽深秋到来,最好。
深秋的风、月、雨、叶,都是季节里最绝美的风景,蕴含了人间最真的深情。
有人说,思念是秋天的底色。飘落的黄叶、迷离的细雨、轻寒的晓风、皎洁的月光,都是思念的温床。秋色渐深,思念更浓。在最美的深秋,总会让人心里涌动着最浓的相思。曾经的那个入眸入心的人,成为最美的邂逅,今生放不下忘不了的那一段定格在光阴里的故事,仍像金风玉露里翩翩飞舞的花瓣,暗香盈袖。思也悠悠,恨也悠悠。
感谢你的请柬,秋日。
(2022年8月供稿)

作者简介
原上草,本名李清香,山东省平度市人,退休教师。爱好文学,业余网络写作十几年,所创作的诗歌散文发表于多处文学网络,还有部分发表于多种纸质报刊。

中国文苑小说散文专刊
顾 问 张鹏飞 龙 秀
总 编 郭培友
主 编 王维正
编 委 贾小瑞 贾永丽 茹秀奇
赵永晓 高 智 樊丽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