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作回眸49——金秋菊花美
荣玉奇
秋天到来,天气转凉,各种花草开始凋零。然而有一种花,不畏寒冷,那就是菊花。忽然想起一篇旧作,就是写菊花的。这篇文章三十多年前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时用了笔名“晓容”。
下面就是这篇文章:
金秋菊花美
每当金风送爽的秋天到来时,笑傲秋风的菊花就开始开放了。菊花素以以其高洁隽逸、傲寒凌霜的气质为人们所赞美。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据有关史料记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种菊花的国家,早在公元前五世纪的一些典籍中,就有“季秋之月,鞠(菊)有黄华”的记载;战国时代的屈原,在《离骚》中也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飨秋菊之落英”的句子。后来到了八世纪初年的唐代,菊花才东渡日本,日本人把它作为“皇室御用花”。十二世纪,菊花渡过英伦海峡,传入英国,十七世纪传遍欧洲,十九世纪才传到美洲。
菊花的品种名目繁多,现在已发展到三千多种。每当它们迎风怒放的时候,有的如白鹤展翅,有的如红云饶日,有的像玉石雕刻,有的似翡翠精磨,有的花大如盘,有的花小如钱;其花型又有单轮、莲座、射线、飞舞,垂帘等等,真是千姿百态,万紫千红,美不胜收。供人们观赏的菊花,主要有翠菊、蓝菊、雏菊、万寿菊等。大丽菊是其中的皇后,一根枝干上就有上千朵花,它们竞芳吐艳,清香阵阵,
令人陶醉。
古往今来,历代诗人或是欣赏菊花披风斗雪、历霜不凋的坚强风格,或是欣赏它多彩多姿的佳色,纷纷题咏,留下了不少诗词佳作。晋代大诗人陶渊明曾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句子,宋代的苏东坡写道:“荷花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原载1985年9月29日《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