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分娩
一一赏读老远《我不是夕阳》
文/廖鸿君(四川)
“我是夕阳”,这是时空与时间承递的夕阳,是每个人需面对的现实夕阳。也是诗人坦然接纳的夕阳。作者似乎要给人展现一个日暮垂老,肉眼可视、顺应自然规律运行的残落夕阳。然而,诗人情思摇曳,笔锋陡转,突然一句“我不是夕阳”,翻转前可,令人愕然,怎就如此反尔?作者深谙读者内心疑惑,紧扣一句“我是一颗明天的种子”,来让人释疑。殊不知,却再疑一层:从“是夕阳”,到“不是夕阳”,又转化为“明天的种子”,其中,有什么内在逻辑联系?仔细揣摩,发现:诗人是通过形象的高度凝练,意象角色的转换,表现手法的跳跃,来展示某种事物的自然内在运行规律。当我们读到“我是一颗明天的种子”时,会联想到,这“夕阳”就是事物运行的母体,将会有一个新的形态要孕育。由此,作者通过常见的形象融汇深刻的思想情感,将诗意引进一条深邃的哲思通道。
接下去,来看诗人怎样孕育这颗“种子”。诗人筹谋在胸,浓墨轻点,就将其着床在“梦的土壤里”,设计得十分巧妙生动,而又顺乎运行规律:是夕阳就一定有春宵幽梦,是种子就离不开博土厚壤。有了这一层艺术铺垫,诗人更是潇洒舞袖,驱使阴阳,奇思挥毫,剪裁晶莹,豪华地给“种子”“盖一层星星”神游乾坤。在轻风流爽,月色微黄里“鼾声”四起;在夜雨零丝,馥香延韵中梦呓流蜜。大梦谁先觉,定时雄鸡引吭,仰观长庚星闪烁,俯唱万福迎春;更有燕语呢喃,豆鸟微吟,彩翼云集处,一望清辉瑞云,无垠爽神紫气。到此,作者用“鼾声”,“鸡叫”,“鸟鸣”三部曲完成了“种子”的孕育,成长,催生,待娩的全过程。
诗意需要能进能出,进而无出,乃为迷文,虽有出而无亮眼之境,仍是盲篇。诗人既然把读者引进了一个幽径的诗歌隧道,现在就要看,他怎样布局脱颖晴天。果然,诗人让这颗极富生命力的“种子”,奋力“捅破黎明前的黑暗”,在梦的土壤里,“挥汗如露/长出一轮向上的朝阳”。庆贺啊!这轮“向上的朝阳,终于在诗人奇思妙想的诗情产床上分娩了,诞生了!用这样的新生昭告天下:沉沦与复兴,宏观寰宇与微观芸芸,无一不在“夕阳”与“朝阳”的轮回中找到自己的巡行密码。
写作后记:入群不算久,陆续读了一些老远的诗作,发现他的作品有语言精炼,篇幅短小,章法严密,形象生动,个性鲜明......等特点。下面是一个探讨性的话题:怎样平衡诗歌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他的有些作品,思想性很强,笔锋特别锐利,有些类杂文的风格。这样,诗歌的特殊韵味就浅了。不知诗人以为如何?可做交流。这就是写这篇赏析文的动因。
2022年6月26日子夜于成都
附原诗:
我不是夕阳
文/老远(湖北)
我是夕阳
我不是夕阳
是一颗明天的种子
落进梦的土壤里
盖一层星星
听鼾声鸡叫鸟鸣
三支催芽的曲子
拱破黎明前的黑暗
挥汗如露中
长出一轮向上的朝阳
诗人老远近照
诗人简介
老远,原名袁子弹,湖北人。喜欢读诗写诗,有诗作发表在《诗歌月刊》《诗歌周刊》《黄石文学》《咸宁日报》《富川双月刊》及一些网刊上。曾在中国诗歌流派网任编辑、主持。
评论人 廖鸿君近照
评论人简介
廖鸿君,笔名季春孟夏。四川乐至人,居成都。现初学近体诗。诗歌爱好者,中国诗歌网注册会员,蓝v诗人。诗观:旧体诗也是给今人看的。
投稿须知
汇八方灵气,集天下英才,驾九龙腾飞。《九龙诗词》,旨在鼓励诗书画爱好者积极创作,为大家提供诗情画意的地方。诗文要求首创原发,绿色、健康、正能量、不涉低级趣味,不涉政治。严禁抄袭,严禁一稿多投,因抄袭、剽窃及一稿多投形成版权纠纷,文责自负。无稿费,慎重投稿。
您投稿后,即视为您同意以上投稿规则,并授权我刊进行公开发表。本刊所发一切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分享转发。
投稿请加微信(15023243178),群内直接投稿。
广告请加微信(17323819517)。
九龙诗社欢迎您
微信或头条搜索九龙诗词
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刊 务
顾 问:徐正良 余善云 粟彪 李明翔 唐学荣
社 长:杨子
常务社长:何治学
副社长:叶福毅(兼书画终审)
副社长:汤献勇(兼诗词终审)
社长助理:杨雨凡(兼合成)
图文编辑:橙子
视频编辑:徐爱武 刘冬梅 耍仙 杨文斌
总 编:杨子
近体诗主编:汤献勇
近体诗编辑: 严洪 杨杰 张德易
现代诗主编:豆月红
现代诗编辑:胡星玉 赵泽军 廖登棋
书画主编:张羽
书画副主编:李玉民
书画编辑:马艳(兼校稿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