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说:“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烽火人生》
四、解放战争时期
21.解放竹溪、平利县城
22.鹰嘴岩战斗
1949年5月27日,我部沿毛坪、板桥一线直插平利以东地区,与兄弟部队一起对该地区的敌人进行穿插、迂回、包抄、合围。直属侦察连著名侦察英雄李小二,带领5名侦察员化装潜入竹溪县城,与敌巧妙周旋,捕获敌副连长、司务长各一名,并利用城内守敌之间的矛盾,巧妙闯关出城。上级根据该俘虏提供的准确情报,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经过激战,歼灭了竹溪守敌114师,俘获敌师长符树蓬,一举解放了竹溪县城。
竹溪县城解放后,我们立即转入了对平利县城的进攻。
5月30日,兄弟部队放枪鸣炮佯攻正面守敌的关垭子至老羊山防线,造成主力攻击的假象。我团为全师先头部队,则采取了大迂回战术。为了使行动隐蔽,不被敌人发现,我们取道深山密林。我们冒雨行军,化装奔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路勇猛冲杀,夺关越隘,攻占了重要关口高桥关和十八盘,抢占了平利县城外围的战略要地莲仙河口。仅我团的连指导员马全忠带领本连战士就相继攻占了7座山头,俘敌70余人。我军乘胜攻入平利县城,以破竹之势歼灭了国民党反动派47师141团全部、158师473团大部分和474团一部分,毙、俘敌2200余人,胜利地解放了平利县城。
6月4日,我师配合兄弟部队向女娲山、岳父山一线攻击。胡宗南惧怕我直逼安康,威胁关中,慌忙征调69军和新3军东援。在敌数倍于我的情况下,我师主动撤离平利县城,移师至竹溪地区休整,寻机歼敌。
历时12天的白河、竹溪、平利战役,我师共歼敌3900余人,缴获各种火炮32门,并缴获大批枪支弹药。这次战役牵制、调动了胡宗南4个军的兵力,有力地配合了我军兄弟部队在关中地区的作战。
22.鹰嘴岩战斗
1949年7月上旬,一野发起扶眉战役。19军奉命继续西进,一方面配合一野主力进军西北,一方面造成我军将由陕入川的假象,将胡宗南集团滞留于秦岭地区,以利二野主力采取大迂回动作,完成对西南之敌的战略包围。
7月10日,我师3个团分别由和关、小坝、大南沟向关垭子、鹰嘴岩、老阳山一线出击。
164团首先突破敌人防线,占领营盘梁子阵地和西谷垭北高地。我163团迅速攻占了敌人的主要阵地——鹰嘴岩、老阳山。敌人闻风仓皇溃退,我军奋勇追击。
我团5连连长马江水(洛宁籍河底镇南村人)率领战士直捣长安坝,一鼓作气连夺8个山头,然后又扑到柴家沟口,占领了攻打芦寨的有利地形。他们用火力压制敌人,将大股溃敌拦阻在山沟内。敌人进行垂死反扑,都被5连指战员英勇击退。连长马江水一面指挥战斗,一面端着机枪扫射敌人,不幸中弹血洒沃土,壮烈牺牲。5连干部战士怀着满腔仇恨,高喊着“为连长报仇”的口号,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子弹、手榴弹打光了,就用刺刀、枪托、石头与敌人搏斗,顽强地守住了阵地。直到主力部队赶到,合围全歼了该敌。
在平利县长安坝枣阳沟追击逃敌时,我163团某连班长胡珠梓(洛宁籍),子弹打完了,又身负重伤,在肠子外露的情况下,一跃而起,奋力勇猛扑向敌人,死死抱住敌人,与其同归于尽。
在解放平利县的战斗中,6连班长吕元来(洛宁县底张乡东南村人)也光荣牺牲在战场上。
敌第144师少将师长符树蓬慌忙逃窜到千佛洞附近,被我团担任警戒任务的战士发现,当即被俘。
我军继续沿公路向西追击,乘胜再次收复了平利县城。此次战斗,我军歼灭敌师长以下2000余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
战后,19军军党委(兼陕南军区)授予163团5连“突破鹰嘴岩、智取长安坝马江水英雄连”的光荣称号。追授予163团5连连长马江水“战斗英雄”称号,并记“特等功”。追授163团某连班长胡珠梓“战斗英雄”称号。
未完待续......
关注洛宁城事阅读下期精彩内容
四、解放战争时期
23.血战牛蹄岭
作者简介:山子,1950年生,洛宁县人,大专学历,曾有军旅生涯,历任班长、排长、政治指导员,转业后,曾担任副乡长、县政协办公室副主任,喜爱文学,1996年开始在杂志和报刊上发表散文、诗歌和小说。
作者简介:杨小沪,男,洛宁县景阳镇人,1947年生,中教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