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夏夜之梦》
文:金贵妃
近来寒暑无常,适才蓝天如洗骄阳似火;倏尔又是大雨倾盆纷纷扬扬。仲夏的节气就这样既热烈又浪漫地一路奔来。
白天,躲在客厅的空调下,陪父母看看电视聊聊家常,做个一日三餐;晚上,待父母歇息后,砌一壶菊花茶独坐阳台上。

今晚的月亮,被西边落日的余辉薰染后不知躲去了哪里?
天穹中,只有往来于天际的飞机一点点地闪烁着穿梭着。
朝南的阳台上,偶尔会有丝丝的凉风在身上浅戏。有了这份凉爽,便多了几分安逸。
楼下的芒果树被白天的蝉鸣喧嚣之后,终于可以安静了下来。在晚风轻拂的温柔里也开始散发出已经成熟的果香。
我喜欢芒果的清香中夹杂的那股有点刺鼻的青涩味。也不禁撩起初来广东时,在黄江镇一位军属阿婆家第一次吃芒果的情景。二十三年前,也是在仲夏的一个夜晚,一弯新月倒映屋前的幽塘,我和几个女孩子围坐在阿婆家的地坪里娓娓地诉起心中的乡思,久久不肯回舍安睡。阿婆见我们初来乍道,有些心痛,央阿公去他们家的后院里摘来一盆芒果洗净让我们吃。
我从没见过芒果,对那些如鸡蛋形、肾形和心形,皮色青黄的果实着实喜爱。见其他女孩子吃得津津有味,便将芒果剥皮后放到嘴里去咬。清甜而又略带青涩的芒果味呛入鼻息,汁流入喉咙,肉酱粘满嘴唇,果味甚好,却吃相狼狈。
阳江的一个女孩子笑着教我吃的方法:将芒果切成两半,将核去掉,然后连皮将金黄的芒果肉划成好些方块,将果皮朝下顶上芒果肉块,这样,就可以文雅又大方地享受芒果的美味了。
那一夜,芒果的醇香代替了我们的乡愁,也从此,这里的芒果布丁和荔枝蜜等让我们全家安居下来。
眼下,正是芒果、龙眼、荔枝、黄皮盛产的季节。因为这里的水土较热,所以从不敢贪吃,甚至连路旁以及人家门前伸手可及的时令水果亦是司空见惯毫无非分之想。站在院落里的果树,仅仅成了一道风景,一种生态,它们四季轮回地开花结果,并用一生的原绿和果实独领南国的风骚。也因此迷住了投身沿海开发和建设的人们。
在这片密集的高楼处,除了静谧的夜色和远近的灯火,万物都开始在寻找回家歇息的路径。转身进屋,想趁夜深人静之时到小区内逛逛。
小区始于上世纪末落成,是这个镇最早的地产开发群之一。虽比不上现在的楼群豪华气派,但傲立于小公园这里的十来颗高大而又笔直的椰棕树却是这里最有特色的风景。还有楼下一户户风格各异的小院,构成了新岭南人的园区风光。
沿着一条绿荫小路走去,前面便是一楼人家的后院。后院里有几颗果树,窗台处,有架高高搭起的小木棚,棚上爬满了青藤,蓬下还有一池浅水,水上几枝红荷特别醒目。一对男女正在荡着秋千,女的银铃般的窃笑,不禁吸引住我的眸子。

借着昏黄的灯光,看到他们双双坐在胡桃色的秋千上尽情地欢娱着。尽管看不清他们的眉眼,但可以感觉到他们的那份幸福与快乐。
见此情景,让我想起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青春浪漫剧《仲夏夜之梦》,还有儿时的故乡里,藏在山脊间的让我双手抓住,一个纵身从这边荡到另一边的那条藤蔓。
那年,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初读莎翁的《仲夏夜之梦》,无不被其笔下的森林幽境所陶醉。那绿茵铺地,浓荫掩月,山色朦胧,花香熏绕的仲夏美景,像一副蓝图印在我的脑海,也为自己生活在神话般的山林中而庆幸。在某个星期天的早晨,我怀揣一份好奇,一个人偷偷地顺着河边小路来到竹林处,想寻找一处小说里的秋千荡来一试。我不求莎翁佳作中那种神秘王国的浪漫;但求能享受秋千中的那份怡情。

我一边寻找,一边想像。走了约十来分钟,竹林深处,有一个小小的山脊被森林里穿透过来的山泉隔断。整个山林里无一人行走,只有叮咚的泉水跳过这片山野里的寂寞悄然而去。我开始有点害怕,想折身往回走。不料被脚下的一根藤蔓绊了一下,我喜出望外地抓起那条五指粗从山中顺下来的木藤:原来,几十年前早已生存了一条同样追寻浪漫者的足迹。
我将手上的藤蔓用力拉紧,站在山脊这边运了运气,想一下荡到另一边去。结果,被山泉打湿了脚。当我再荡回去时,发现:原来妹妹竟跟在我身后。她笑着说:姐姐,我和你一起玩!
就这样,我和妹妹玩了一上午。后来发现,妹妹每天早晨都会来竹林里吊嗓子。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不觉已是人到中年。在时间的沙漏里,浪漫的生活依然是人类的主题。十六世纪,莎翁笔下那种神秘王国的生活,同样在现代人的生活里开花,美仑美奂。
这时,满轮清辉透过高楼的缝隙撒落在我的身上以及四周,清幽明净,如同我所觉的浪漫姗姗来迟。
在这个充满诗意的仲夏之夜,在这个花好月圆的岭南空间,在我悠然旖旎的心湖中,我有了新的梦境。
2015.7.3(旧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