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溪桓仁采风集锦(组章)
桓仁•高海涛开讲了(散记连载之三)
【烛光】
文学家族,生活一群文学情种。惬意码字,灵附身影流动。
种下一个品牌(作品研讨会),开花盛京、辽东。昨天清原,今天《会客厅》。桓仁续写篇章,唱想文学一梦。
执着与魅力共存,服务与温度重逢。点亮一束烛光,舞蹈一缕清风。
源于灵魂深处,心系众家相拥。你行走,我留影。他千里一泻,只为这一刻,名家评。一种渴望,桓仁兑现,感恩大东作协,爱之情有独钟。
因为大旱逢甘霖,乃之文字里弄。煮一壶岁月,映之文学。燃烧自己,光照他人一段情。
【点评】
讲罢文学担当与技法,再诊会员作品哪个地方出了毛病。
五篇作品,来到桓仁一次排列,等待名家沙点兵。
幽默诙谐、谈笑风生。富有哲理,细致入微,把我唤醒。引经据典,横贯中西,亲切声声。
先生记忆超群,一些经典佳句张口就来,与文对应。我不及也,源于笨拙不聪明。
点评乃盛会,慰藉了一群迷茫众。勤为径,我把记忆咏。
“《走在黄昏的堂子街口》可不可以有张学良、赵四小姐身影……”
掌声响起来,想象在聚精会神聆听。那不是谆谆教诲启迪吗?受鼓舞,我纵横。
【隔尾】
身在先生左右,接触了一些名家格言,魅力无穷。
嘉陵一句话:“有故事的作品才好看”。宛如会于兰亭。
剑花一句话:“有情作品,才能感动人”。我在情里深情文学一段情。
海涛一句话:“语言的边界是思想的边界”。我在岁月流年疯长了“人不应该有年龄”。无限延伸,生命长歌行。
我不是作家、诗人,虔诚把自己否定。身在学海,崇尚“无”态、“无”之名。
【尾】
平生没进过高等学府~文学院,大东作协是不是高等学府?感恩师,生活这样一座文学东城。
任何作品,没有结尾终。只有荒原一样的留白,才能尽情填充。
想好了,哪也不去了,开心缱绻这块热土,走一个来回且充盈。饿了,吃家里做的馍,三餐共鸣。
因为有高级大师,无私盛情。变着花样、方法烹制文学菜肴,飘香满架瓜藤。
一次高端精彩讲座,心潮澎湃涌。因为我是文学一藤蔓,缠绕文学,尽管急匆匆。
你是一座山,一群人,山脚下发出心声:“争取把大师满腹经纶掏空”。虽然难于上青天,只要一路笔耕……
作者简介:
才玉书。笔名:才斗。虔诚的文学爱好者。喜欢在文字上行走。拉长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