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样香甜的无花果
作者:刘传培 朗诵:连伟
在县城东街老家的四合院里,公共的花台上长着一棵高大的无花果树,这是院子里我们从小就称之为"葛麻爷"、而外人则称呼为"葛老师"的一位多才多艺、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长者葛发林先生二十多年前亲手栽种的。其实树并不是很高,也不算很大,只是因为公共花台高出院坝地面一米多,所以无花果树就显得格外的高大了。
这些年来,逢年过节或工作之余,我都要去故居看望母亲大人,进进出出无数次,也没有觉得这棵无花果树有什么特别,甚至连它会不会开花结果都没有想过。半个月前的一天,晚饭时分又去看望母亲,寒暄之余,老人家从抽屉里拿出了两个熟透的无花果递给我,叫我快吃,并说甜得很。我接过无花果问母亲在哪里买的?母亲慢慢地把目光转向花台方向说,葛麻爷家树子上结的,今年长得比往年好,院子里摘的人多,剩不多几个了,下午几个小孩又去摘,分了我几个。听罢我不由自主地站起来,转身走到门边向花台望去,只见花台上一片葱茏,无花果树耸立在花台中央,被四周各种比它矮小的花卉植株紧紧地簇拥着,宽大的无花果树叶伴随着微风不时的摇曳,仿佛在和我——一个跟它的主人十分熟识并在某些方面曾受益于它的主人的邻居打着久违的招呼。无花果树的主人" 葛麻爷"早年的生活经历在外人看来有些悲催和苦情,虽然他多才多艺,有琴棋书画相伴,但他的确在一言难尽的感情愁苦中沉沦了很长时间,让人为之唏嘘。十多年前退休后,住到城北女儿家去了,难得回老宅一次,也任由老宅破败荒芜,他亲手种下的这棵无花果树也很久未曾关注。此时,看着花台上高大的无花果树,我的脑海里闪过了许多年少时小院里人们生活过的、似曾熟识的画面,这其中也包括了一种由衷的、对"葛麻爷"老叔的敬意和深深惋惜。
母亲给我的无花果的确很好吃,用八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果形别致、清香甜美。无花果其实也是开花的,只不过它的生理构造特殊,花开得很小,总是被宽大的树叶所遮映,人们不注意观察而已。
品尝着母亲给我的无花果,记忆一下子又回到了45年前、我还是顽皮小孩的时候,那一年的初秋,祖母带着我们几个小孩去县城东郊隆兴寺一位我们尊称为姑外公的老人家里作客,老人的后院——隆兴寺池塘边也长着一棵不是很高大但枝繁叶茂的无花果树,此时的无花果刚好成熟,油绿色的果子挂满枝头,得到老人的允诺后,我们几个孩子随即爬上树枝,争先恐后地摘无花果吃,悠然自得、尽情撒欢、乐不可支。味道如何,如今已记不起来了,但一定不会比45年后的今天味道差。
这段孩提时幸福美好的记忆,随着时光的流逝,已深深地融进了我的内心深处,以至于这些年来,每每从书本上看到无花果的字图,或听到别人说起无花果这个词汇,都会情不自禁的想起儿时的这次品尝无花果的经历,也更加怀念我敬爱的善良、勤劳、坚强、干练的祖母。
简介:刘传培,微名“蓝衫布衣”,贵州人,央企职员。热爱文学、历史、军事和音乐,喜欢自驾旅游,饱览大好河山。近几年离职改非后,出于自娱自乐和有感而发,尝试写了一些古诗词、现代诗歌和散文、游记,在省内外部分网站平台和报刊媒体发表过部分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