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吴小街
老屋后面是一大片园子。没有建房子的园林生长着茂盛的樟树和枫树,也不知道隔壁人家是哪年种下去的,到我们七八岁时,那些樟树和枫树比两层房子还要高,每棵树木都撑起一片巨大的浓荫,盛夏时节,我们都喜欢坐在下面乘凉。
园子东南一角,有一棵高大的梨树,夏天,浓密的叶子中间可以看到一个个梨子挂在丛中,呈椭圆形沉甸甸的,南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动,阔大的梨树叶子之间有太阳光柱漏下来,好像舞台上的光打在演员身上,扑闪扑闪的,能看见瓦蓝瓦蓝的天空和丝丝白云在叶子上。梨子如拳头大小,在风里微微晃动着,牵动着枝条一起摇曳,让人想起猪八戒初看人参果的馋相……

每天,我们坐在地上看着那些微微摇动的梨子,眼睛也跟着摇曳,看着看着,就好像狐狸惦记着树上的乌鸦嘴里的那块肉,心里不觉痒痒:那梨子好吃啵?
终于有一天,有人说,树上这么多梨子,也不知道味道怎样?我们去尝一下吧?
我说,隔壁的三婆婆看得紧,别被她抓住了,不然就要挨骂。
这个大中午这么热,大人都在午休,我们悄悄爬上去谁知道呀?
说干就干,大家都是瘦猴子,爬树都是高手,三下两下就蹭蹭爬上梨树,有人爬到第一根枝条就不愿爬了,胆子大的人坚信顶上的梨子接受阳光照射的机会多,肯定会甜,他们慢慢往上爬,希望摘到更多更美味的梨子。
树下的人急得抓耳挠腮,轻轻呼唤:扔几个下来,扔几个下来!上面的人听得不耐烦了,随手摘下一个轻轻往底下扔,下面的人将上衣撑开,看准梨子落下的方向飞快接住,也有人扔偏了方向,梨子“砰”一声掉在地上,害得大家都紧张地回头看前面老屋的小门,生怕三婆婆突然打开门大嗓门来骂……

爬到树上摘梨,和树下兜梨,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感觉,就好像一个在水里抓鱼,一个站在岸上观看人家在水里把一条条大鱼抓起来,能有一样的感觉吗?
所以那些胆大会爬树的伙伴特别有成就感。隔壁的发小细瘦细瘦的,身子就好像农村人说的“棉麻杆一样”(余江话:火麻管里),皮肤也黝黑,这样的身子特别适合爬树,你看她四肢像壁虎一样牢牢粘贴在树上,一下一下爬上去特别灵活,哪里像个女孩子?别人往树顶上爬,她也跟着往树尖上爬,树枝越细,人站在那里,被风一吹,摇晃得厉害。我们在树下看得提心吊胆,她倒一点不在乎,踩在细细的树枝上随风摇摆,就好像表演杂技的演员一样完成一套惊险的动作,看着我们的紧张样子,禁不住一阵得意。
她真是胆子大,一个人竟然爬到了最顶端,树顶上是湛蓝的天空,她靠在枝条上,好像一伸手就能采到一两片白云揣进兜里。离她一米左右,有一个大大的梨子。风一吹,树叶蝴蝶一样飒飒起飞,那颗梨子也在晃动,就像人参果一样发出耀眼的光芒,在强烈地诱惑者她。她也有耐心,将旁边一根细小的枝条折下来,去了叶子,然后对着那颗梨子轻轻敲了几下,不知道是梨子太重还是她手中的枝条太轻,反正敲了几下,那颗梨子好像逗她玩,就是不掉下来,有时明明伸过去了,风一吹,那颗梨子随风来回摆动,她手上的枝条轻飘飘的,哪里敲得下来?
站在树下的我们都急了,大家用手捂住小嘴你一句我一下冲她低低喊:“这边,这边!”
但看似容易做起来难,在树顶上,她拿着枝条站在上面既要注意脚下,又要看着梨子,谈何容易?
那颗梨子就像顽皮的小鸟,一会往这飞,一会往那边飞,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打下来。

那些梨子看起来青绿光滑,实际上吃起来又硬又酸,还有一股涩涩的味道,大家坐在树下咬一口就互相埋怨:真难吃,真难吃!咬一口就扔一个,梨子又硬又酸,扔到身上石头打在身上一样疼。
多年以后,我吃到街上的雪梨,咬一口,水花在嘴唇边溅起,紧接着一股甜甜的味道迅速在口腔里回蹿,真是好吃!
岁月不经挥霍,童年的时光一去不复返。长大后,我经常听人说某人“青皮梨梨好看不好吃!”开始不懂什么意思,青皮梨梨跟人有什么关系?后来才明白,原来是形容一个人空有一副好看的皮囊,为人处世就不行了,或者就是智商不行。
细细一想,还真是这样,真佩服劳动人民的智慧。

【作者简介】
吴小街,男,1973年出生,1992年参加工作,江西省余江人,《教师博览》杂志社签约作者,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余江作家协会副主席,2021年被评为“余江区首届文化名人”,从事教育工作,醉心读书写作,在读书写作中寻找到一片美丽的桃花源,多篇文章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散文选刊》《每周文摘》《时代邮刊》《教师博览》上发表,《中外文艺》《当代文摘》等国家级纯文学平台特约作者。目前供职于鹰潭市余江区教育体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