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绪事
文/云卷云舒
多少往事,记载多少欢乐与愁。同样也承载着一些难忘又带些灰瀣的记忆。实际上除了欢乐童年到壮志少年的过渡时期以外,没有感到有多少收获,更多的是把美好的时代消逝既纵,那些时光想起来,文可爱而又可笑。
上世纪六十年代,正赶上国家三年自然灾害,紧接着邢台大地震,波及到石家庄周边。也就在人们天天处在人心慌慌,提心吊胆,担惊受怕时。到了晚上,队长就喊话,各家各户注意了,集中到大棚子里,从家里搬出来,都给你们安排好了,一家一户一个地铺,挨着,谁也不能拥挤,不能越位,多吃多占不行。一定要遵守规距,保持秩序。就这样各家各户搬上铺盖,有老有少,男男女女同睡到生产队搭好的席子塑料布盖的大棚子里。人多糟杂,可不管小孩大人都听话的很,从不大声喧哗,没有一个小孩子的哭声,也没有一个人因为拥挤,露半点儿怨言。思想上不知是极度集中,担惊受怕,还是惧于组织者的威严,不敢大声嚷嚷。实际上在人们的心里主要的是担心、祈祷,别在地震了,别把我家的房子震塌了。 对于地震震塌房子的事,我是亲眼目睹过此事。隐隐约约记着,哪是在一个下午,我放学后,挎着一个筐子,去地里给我家的猪打野菜,正在一块地里的地埝上挖野菜时,突然就感到脚底下像在筛东西一样,来回晃荡的有点站不住。紧接着就看到,我们村村南的大岸上的一个象征茶壶嘴形式的壶把,轰隆隆的从上边塌了下来。我又看到有一个比我大两三岁的一个同学,在离我不远处,吓的爬在地上不敢动,任凭地动山摇,随着震动的频率,整个身子在地上一起一伏的上下浮动。当时我感觉像是在坐过山车,行走在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的山道上。不敢迟疑,一步三晃的往家里赶。因我离家出去打野菜的地里距离很近,三两分钟就跑到家村口,当看到我邻居家的房子的后墙正对着我,轰隆一下,就塌了下来,接着又看到我家的大门外走道的胡同边的一堵石墙,与大门墙接口处一闪一闪的裂着缝,裂开了,又合上,又裂开,又合上,来回折腾着,摇晃着,终于抵不住震动的厉害,一下子就轰然倒塌了下来,把左右两边的胡同给堵死了,吓的我不敢向前再迈一步,症症的呆呆的傻傻的站在那里动不了,好像有铁铅把自已灌在哪里一样。心中又害怕又惋惜,诶,这下完了,回不去家了,还得重新垒墙。
目睹了这样一场突入其来的大地震,当时由于是下午,大部分人都不在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地震的余悸还没有消散,生产队里的大窝棚还没有拆散。接着开始了,大字报,忆苦思甜的各种大小会议,大报小报贴满了大街小巷。斗地主,批富农,抓汉奸,还乡队,坏分子,刮十二台风,游行示威,五0一,师大,红卫兵,树旗子,戴红五星帽子,裹袖章,各种各样的人,组织的各种各样形式的队伍,浩浩荡荡出发,搭乘火车,去全国各地开始串联,开批斗会,开始了始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 当时正值少年时代,懵懵懂懂的不知在做什么。大人找到自己说,给写两张大字报,自己也没推辞。正就是自已刚刚在学校学了一点写毛笔字的知识,练了一点点毛笔字而于,就找上门叫我写,那能怎么办,大人们说出来了,叫写就写呗,正好也乘机会练练字。学校已停课,没有上学学写字的课堂了,就在这里练吧。不管他什么内容,有人找来我就写。后来又迷迷湖湖的被一个老大哥拉去参加了一个红卫兵组织,叫“风雷激战团”,我在里边帮着侍弄侍弄文字,后勤,编排文艺节目之类的,有时也跟着出去游行。但这个集团从来不参与打斗,批斗。主要是通过文化宣传来扬团队的名声,年轻人多,将来可能有个出头之日,混个大队领导干干。
也就在文化大革命进行当中,上边又号召,深挖洞,广积粮。我们也不知道它的意义何在,就跟着组织了几个年龄相当的娃娃们。自己做成排子车,上边能放一个家里边的摘筐,(下边一个圆筐,上边四个係儿,交叉弓起来与筐连接到一起,既能挎,又能挂,可以用扁担一头一个担起来的一种筐),土语叫摘筐。车和筐备齐了,铲子,撅子(刨土用的)自个家里都有。接着选地点儿。如往深了挖,不具备哪个能力,工具不凑手。只能选择一个高点儿的地埝,在下边开口往里挖。当时挖哪个洞也不知能干什么,大伙一合计,说干就干,甭管它以后能干什么。于是几个同伴开始了深挖洞,白天不敢干,每天晚上干,一直干到半夜,也就是零晨一二点钟的时侯才停手,收拾回家睡觉。运出来的土不能在明显的地方摆着,等天不亮,几个参与挖洞的孩子们,赶紧的用车子、筐子运回自个家的猪圈边上,堆粪的场子里。等大人们醒来一看,好家伙,这孩子还挺勤快,天天给家里猪圈场子推土,真不知这么个小小的淘气的举动,还得到了大人的表扬。可是大人们还闷在鼓里,不知道这帮孩子们在做什么。 在我们这帮孩子带头干的时侯,被其他的孩子们发现了,也偷偷的干了起来,两波挖洞的队伍,在暗地里偷偷的较上劲儿,都暗自使劲,看谁们挖的快,挖的深,挖的宽,挖的高。
一来二去,不知不觉中,天天晚上挖洞,也不感觉累,个个还乐不几儿的干的欢的不行。眼看着洞一天天往深处扩展,越深运土的速度越慢,困难接踵而来。可是个个小半大小子们,不知道什么叫困难,累的个个土头垢脸的,汗流浃背,个个伸出舌头来,用手打个招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笑而过。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间长了,兴趣也就慢慢的消散了。生产队里的日常工作,地里的活儿开始恢复正常,挖洞的工程也就停了下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校复课,不管以前学科咋样,按步就班的向上升级。从小学到初中,再升高中,奉行的都是贫下中农子弟,不管成债好坏,”拿来主义”往上上就是了。
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雨,学业,文化知识倒学了没多少,可经历的事,一辈子也做不完,印象深深刻到自己的脑海中。实际上渡过了一个既幼稚,又可笑,懵懵懂懂的童少年时代。荒费了少年时的大好时光,将自己的美好年华交给了无为的时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在余生去弥补失去的童少年丢掉的知识与未来。停车做爱枫林晚,夕阳西下 正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