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姚老师
姚老师走了,他永远不会回来了。
姚老师去世的恶噩传来,沉沦于悲痛的同事们实难以接受,我的心更仿佛被刀戳一般。“多情自古伤离别”,静立在他的灵柩前,凝望着他的遗象,与他做最后的诀别,泪目千行也难以言表,心中满是凄楚。
姚老师是一名好老师,他叫姚彦仓,l950年生于临猗耽子,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89年从临猗中学调到山西铝厂子弟中学,分校后担任了第二中学教研室副主任,后升至主任,直至退休。姚老师为人忠厚,学识渊博,工作负责,热爱学生,我很敬佩他。苏霍姆林斯基说“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姚老师就是这样一名好学的教师,他坚持学习教育理论,坚持提升业务水平,他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他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他把这作为自己执教生涯的防腐剂和保鲜剂。高中物理教材内容,对姚老师来说已然能做到烂熟于胸,但他仍做到课前精心备课,课堂用心上课,课后坚持反思。课堂上,他坚信物理学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无疑是问号”,他能根据物理现象,科学设置教学目标,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歩步深入,掌握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他重视实验教学,启发诱导学生得出结论,使每节课都具有真金白银的分量。姚老师是一位名符其实的教学能手,他教的物理课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受到同事们的认可,他执教的班级高考中总是成绩优异。
姚老师是一位优秀的班主任。“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他把炙热的师爱倾注到学生身上,他善于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能倾听学生们的心声,对学生来说,他们爱戴的姚老师亦师、亦友、亦亲人。他具有欣赏学生之能,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用优点克服缺点和不足,对于别人眼中的“差生”,他也满腔热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爱点燃学生的激情。姚老师为了给学生人生底布上涂上纯正的颜色,要求学生做到的,他都带头作到,就连大扫除这样工作,他都和学生一起干,每学期开学前,他都和其他班主任一样,把学生教室打扫干净。这位忠诚的共产党员,总是每逢清明节,五四青年节,党的生日,国庆节等重大一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做正直有品德的人,从一件件小事中培养学生好习惯,所以学生们崇敬他,家长们感谢他,同事们认可他。
姚老师是一名党的好干部。上世纪九十年代,运城教育局在铝厂召开研讨会,王佐科副局长肯定二中的成绩,并建议加强尖子生培养,为名校多输送人才。姚老师身为教研室主任,感到肩上重担的分量,但他毅然勇挑重担,他说“责任感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动力”。他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带领教师开展选修课,根据学生实际,组织兴趣小组,利用自由支配时间,拓宽加深学科知识,并制定了学科竞赛方案,规定每学期搞两次学科竞赛。每次竞赛,从选题到打印,再到组织考试,评卷,评价等一系列工作,他都亲力亲为,常常晚上加班办公,他把这当作一种乐趣。那时,在他和各位领导的带动下,不少教师义务开设选修课,指导兴趣班,米克敏校长带过物理选修课。周宝明书记亲自指导音、体、美训练。老师们不辞辛劳,热情高涨,学校营造出向上向好、昂扬奋进的浓郁氛围。功夫不负有心人,薛成全,马文生辅导的数学竞赛,高治全辅导的物理竞赛,陈本伩辅导的生物竞赛,都取得了好成绩。音乐老师王锐利辅导的声乐比赛获得全省第五名,在谢保国等人的努力下我校还被评为体育传统校。特别是平必常,司文生辅导的作文竞赛,一同学在全省口头作文比赛中获一等奖,胡满福辅导的化学竞赛,一同学获得山西省一等奖。在姚老师主张下大搞特搞的学科竞赛,大大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每年高考中,考上名校的学生越来越多。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学校主要领导米克敏,周宝明总是雄心勃勃,适时地对教研工作提出新要求。那些年,姚老师同闫少轩副校长,借助他山之石工玉,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课堂教学评价办法以及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办法,促进了教学工作。如何使教研工作更上一层楼?学校鼓励教师搞教学反思,写好教后记,并又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撰写教学论文。他请我校的全国优秀教师崔三民,在教师大会上朗读他在教育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并谈撰写论文的体会,用事实告诉大家,写论文并非高不可攀,只要多学习,勤思考,勇实践,常总结,善积累,就能写出较高水平的论文,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李喜生、马文生、畅为民、程原文、张悦红、王春云、周小红、卫森焕、薛治中、陈永泽等等,许多老师都写出了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论文。尤其是1998年山西省,江西省,天津市两省一市搞试教,我校教师教育科研又上了一个台阶,各级教育刊物发表的,省市教研系统交流的获二等奖以上的论文多达一百多篇,省教育厅曾把我校作为样本校。那些年,姚老师坚持把学校老师们的获奖论文分门别类、整理、印刷、装订成册,给学校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为人师表,栽育桃李。姚老师是人民的好教师,是党的好干部,他是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他的一生是充实的,是光荣的,是让人难以忘怀的,更是值得后人颂扬的。20l5年,姚老师不幸染病,过早地结束了他勤恳忙碌的一生,永远地离开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和教学岗位,离开了他所热爱的学生,离开了爱着他的亲友。
姚老师走了,他永远不会回来了,但姚老师永远活在老师们和同学心中。
认证编辑:张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