鲛人之泪
如鹿
08-22
阅读 2880
关注
桃花庄园散文天地
33.5万人互动
有古书说,“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 鲛人,就是传说中的美人鱼,善于纺织,哭泣时眼中流出的不是眼泪,⽽是珍珠。
“美人鱼会哭吗?”我问。
书柜里,有一本红色缎面的相册,是十八岁时,爸妈为我整理的影集,哥哥和我各有一本。我翻开相册,那些黑白的影像,在老旧背景的衬托下,有些模糊了,但是久远的记忆却带着年代的沉香,扑面而来。
相册里夹着几张已经泛黄的纸张,是从笔记本里取出的活页,上面是爸爸的字迹。这是四岁时,妈妈因为出差,第一次离开我,很不放心,爸爸就用日记,记录了我每日的生活。
10月5日 阴间晴
你走了有100米远,露高兴地喊,“阿-哈-里-里!” 可你没听见……
晚上讲了几个故事,和她玩了藏猫猫,9点半睡着。一夜安静。
10月6日 间有小雨
早上用喂鸡的方式叫露起床,吃了一个鸡蛋黄和一两稀饭……
晚上和余玩到8点,回来后,又讲了几个故事,9点睡着。今天精神真好,没睡午觉。

10月7日 雨
今日和杨闹别扭,挖了杨的脸一下,但很快露就认错了,与杨和好……今天大便两次。
……

10月12日 阴间晴
今天午觉,我抱着露睡着后,放床上。睡醒后没见我,大哭一场,很伤心……
范告诉露,你明日回来。露跑来告诉我,“爸爸,妈妈明天要回来!”隔了一段时间,她又说,“是真的吗?”(指你明天回来)……
平实的语调,质朴的文字,五页纸,八天的细碎,与其说日记,更像是科学观察记录。我再次一字字地读,被时光浸染过的字体,沁热了我的眼眶。
我想象着爸爸在我睡觉后,坐在我身边,回想着一天鸡飞狗跳的生活,是笑?是疲惫?是无奈?是欣慰?在我没有看见和记得的日子里,那些有关我的吃喝拉撒,平凡又真实,被他如此用心地惦记和珍惜。
我也想象着,那天妈妈离开我时的目光,是否饱含眼泪? 殷殷地嘱托,是怎样地不厌其烦?在没有电话和视频的年代,她如何按耐住内心的焦急和期盼?小小的我,成为了她心中最重的负担。
爸爸妈妈都是地质工作者。爸爸讲过,那时的中国,一穷二白,在国际上到处受制,急需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开采能源矿产,所以地质专业是当时有志青年的热选。爸妈大学毕业后,进入地质勘探队,工作就是寻找天然气和石油。所以他们到处勘探地质地貌,采集数据分析。若在某地发现有气井油井的可能,就要停在那地一段时间,短的几个月,长的一两年。我们也就跟着爸妈的勘探队到处搬迁。
因为走的地方都是较偏僻的乡村,我们也是租住在当地农民的家里。没有幼儿园,地质队的孩子们都是和当地老乡的孩子们玩在一起,大孩带小孩,满山遍野地跑。现在想起来,那时虽物质贫乏,但民风淳朴,好像大人们从不曾担心孩子被拐骗。
记得我和农家的孩子去放牛,我走不动了,就坐在牛背上,随着牛的步伐,牛脊骨在屁股下一下一下地蠕动,吓得我哇哇大哭。原来,牧童的悠闲浪漫,于那时的我,只是牛背上的惊恐体验。
也依稀记得,傍晚的霞光中,我拿着一个小铲子,跟着爸妈,走在坑坑洼洼的田坎间,一起挖着折耳根(野菜,可入药)。多年后,每次从市场买到折耳根时,妈妈都会提及那时挖的折耳根,要多少有多少。
六岁以前,我一直随着爸妈的脚步穿梭在一个个的村庄,我们最大的烦恼就是总在搬家。刚刚熟悉,又要离开。可如今,转回头,才明白,那真是一段梦幻般轻松惬意的田园生活。没有当时农民的生活拮据和辛苦劳作,也没有城市中诡异多变的政治风云,享受着最清新的空气和相对自由的时间,接触着人世间最纯真的善良和关爱。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失,教育问题最终摆在爸妈的面前。那时我们所在乡村距离学校较远,要上学,就要走来回八里的乡村路,中午自带粮食到学校的食堂煮饭。
爸妈已经把哥哥从北京接回来,想一起生活。我五岁多,跟着哥哥和其它孩子一起上学。每天妈妈把要加工的午饭交给哥哥,再反复叮嘱我收好文具书包。但我们一走,妈妈就开始担忧。妈妈曾说,那时她就怕刮风下雨,一下雨,乡间的路就会变得非常泥泞,每次回来,鞋的重量就有几斤。而我个子小,泥点子会沾到我头顶。有次她在开会,看见外面下雨了,想到我们回来的路途,她就哭了。也是那次,她再次下决心,将哥哥和我,送到北京的外婆和舅舅家。
懵懂的我,对于分离,并不是太理解,好像只是要去一个很远,却很好的地方。那里有天安门,有毛主席,还有外婆……
离开前的情景已经不记得了,只剩下房前的空地上,妈妈教我把手绢放进脸盆里的清水里,浸湿,抹肥皂,揉搓,清洗,拧干。我在脸盆里搅动着泡沫和手绢,玩得不亦乐乎。
还有,妈妈要哥哥和我独自去镇上给外婆寄信。我从不知道,那次与哥哥出去探险的激动,不经意地滞留在我记忆的最深处,直到几年前,被我的一双儿女翻转搅动出来。
“记得怎么走吗?邮局在哪里,知道吗?”妈妈再问。
“记得,我找得到。”哥哥好像一点也不怕。有他在,我也不怕。
“知道怎么寄信吗?交给邮局的阿姨,买张邮票,这是邮票的钱。钱要收好,别掉了。”妈妈继续对哥哥说。
“也别让人知道就你们俩,若有人问,就说爸妈在外面。”
“拉着妹妹,两人到哪里都要一起。别丢了。”
妈妈的叮咛仿佛还在耳边。其实我不记得我们当时说了什么,是什么表情。但类似的话,在我年幼的儿子带着女儿坐地铁时,我说过。我想我和哥哥眼里流露的,一定是兴奋憧憬的神采,因为这种眼神,我在儿子女儿的眼睛里也看到过。那是一场考验,证明着自己的长大和独立。还有比这个更令我们期待的吗?
后来,我和妈妈谈及这场离别,总是以过来人的眼光回头张望和审视,抱怨,遗憾满满。然而,当我一页页翻动相册和阅读爸爸的日记时,往日的岁月,像一首舒缓的歌,轻轻地在我面前吟唱出来。
书柜前的我,忽然懂得了那时的爸爸妈妈。
我清晰地看到妈妈眼里的泪水和挣扎,看到她无奈中的期待和失去。她那么努力地,迫切地,渴望着我们的成长,把一颗颗希望的泪珠滴进了脸盆的清水里,滴在了那枚通向远方的邮票里。
“那就是哭泣而成的珍珠吗?”我再问。
或许,世上有一种眼泪,并非用水做成;有一些遗憾,没有经历不能明白;有一缕香气,不经沉淀不能闻到。
也有一种爱,虽不完全,但已竭尽所能,无怨无悔。
于是,我相信,美人鱼真的会哭。它的眼泪凝结于心,涌流出来时就成了珍珠,圆润饱满,晶莹光亮。

简介:作者如鹿(刘青露)四川成都人,1999年与丈夫移民加拿大,有一子一女,现居多伦多。

主播玥均(刘雅君)退休教师,多家平台主播,热爱生活,喜欢旅游,酷爱阅读、朗诵,让阅读插上声音的翅膀,飞进每个人的心田,让朗诵丰富生活,陶冶情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