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永远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不仅是父亲平时对我们口头说的比较多的,也是书信里经常强调的内容。
(一)
1976年9月,我招工到武钢热轧厂,开始有了经济自主权。这时起,父亲的书信中时常都有警示言论,提出要在思想上时刻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
“当前工厂环境可能艰苦一些,这是好事,不是坏事,艰苦的环境才能锻炼人、磨练人的意志。要有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决不能追求生活上的安逸和享受。”
“经济上要注意节省,这绝不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与政治、与品德、与思想意识都非常有关的问题,望你过细思考。”
“你和少英现在都要树立这样的思想:现在是刻苦造就自己的时候,不是讲吃穿、讲享受、图舒适的时候。要把这个思想树牢。”
父亲这样的观念在我思想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几十年来,使我在工作中刻苦勤奋,在日常生活中勤劳俭朴,不抽烟、不喝酒、不铺张浪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
我和大妹少英一直在外地工作和生活,那些年每临春节,父亲都要在书信里强调,回家时除了带点水果和糖果外,其它东西都不要买,要节约,要精打细算。
“近几年我们家生活有很大改善,其中因为你们大了,担负少了些的缘故。你们不要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应当讲点排场、应当讲点穿戴,因此随波逐流,分不清是非。”
“按照我国经济形势,是应该在全民族中提倡克勤克俭、提倡艰苦奋斗的社会风尚的,但社会上一些人飘飘然起来,追求享受,追求排场之风。很多有头脑的人对这种现象是担忧的。望你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刻苦学习,把精力放在事业上,不要随波逐流。”
70年代,大妹少英有一次花20块钱买了一件弹力毛衣。父亲得知后,在书信中进行了讨论。
“听说你花了二十元钱买了一件什么弹力毛衣,你妈妈听说后,怪你不应该买这东西,把钱积到做件大衣不是更实用吗?我也认为是这样的,钱要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可有可无的东西是不应该买的。”
他继续写道:“在穿着方面不能追求“时髦”,不能赶“形势”,除了经济条件外,重要的是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要永远保持劳动人民本色,这话并不过时,永远适用。条件再好,也要保持。”
(三)
父亲对孙辈的思想教育也是十分注重,认为家教对于培育良好的思想、品德与人格基础极为重要。
他在对我的多封书信中提到要加强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如:“要进行些传统的艰苦朴素教育,勤劳的教育。在家学着做小事,让她懂得一粒粮食、一件衣服都是来之不易的,是劳动人民的血汗换来的。这个基础教育很重要。”
他在对孙女的4封信中多次提到加强思想修养,注重俭朴生活。

“首先要有一个精神。人没有精神,就会一事无成。什么精神呢?我想就是创业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而不是图享受、图舒服、图安逸的精神。”
“生活简朴是一个人品德的反映。世界上绝对没有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在生活上是个奢侈者。节省和吝啬是两个决然不能混同的概念。要学会当家,学会节俭,学会积蓄。”
“勤劳俭朴,不可等闲视之。俭朴不是吝啬,更不是“小气鬼”,而是做人的基本品格,是高尚的思想行为”。
父亲的孙辈们传承良好家风家教,有的成为大学教师,有的成为人民警察,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工作、勤劳俭朴,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叶少雄简介
叶少雄,男,大学本科学历,武钢高级政工师,先后在武钢党委政策研究室、武钢有限责任公司、武钢集团工作,曾任湖北省青年自学成才协会副理事长、武钢青研会副会长,在《工人日报》、《中国冶金报》等媒体发表通讯、论文、散文等百万余字。还作为志愿者,担任武汉园博会园长,并主编《我来了,我是园长》一书。
征稿启事

各位作者,我们海内外文学联合会向全世界作者征集稿件。我们分普通稿件,月征文稿件,年征文稿件,新的一年我们将举办世界级文学作品评奖,奖金非常高。欢迎朋友们投稿。投稿地址,加微信snbm5828。加微信时必须告知是投稿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