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玉米》
又到了掰玉米,煮玉米吃的时候了。每年到了玉米成熟的季节,我都会隔三差五的煮几个嫩玉米吃,以此来慰藉年幼时候的渴望,并安抚记忆中抹不去的玉米情结。慢慢的回顾过往,我理解了为什么小时候,那个年代父母极少为我们煮玉米吃,还为了煮玉米狠骂了我一顿。
小时候,我在邻居小伙伴家玩,小伙伴妈妈从地里掰了一筐玉米,煮了满满一大锅。黄澄澄的玉米粒,香喷喷的玉米香味溢满整个农家小院。
邻居姐弟两个,他的叔叔一生没有娶媳妇,所以,小伙伴的叔叔和爷爷一直都在帮衬小伙伴家。相比较,他的家庭条件比我家好很多。那时候我家姊妹六个,父母一心只想着干活,对于生活吃喝这方面不是很讲究,地里的鲜玉米更是不舍得掰下来煮着吃,只想着成熟了摊煎饼或者喂猪,以此来支撑家用,极少掰嫩玉米煮着吃,拉馋。
到饭点了,我也不回家吃饭,想着法子围着小伙伴转。想吃,还不好意思张嘴说,小伙伴弟弟小我两岁,姐姐和我一般大,也是不知道谦让的年龄。我眼巴巴的看着他俩津津有味的啃着玉米,就等他俩能发点善心,扣下一两个玉米粒给我,然后我会迅速放到嘴里吧唧吧唧嚼起来。
现在想来,小伙伴的妈妈一定能看出我的心思,看出我有多想吃来。小伙伴他妈却说“你回家吃饭吧,要不然你妈妈找不到你了”。我刚出门,小伙伴妈妈就把门关上了。馋虫作怪,不争气的我大哭着回了家,母亲问明原因不但没有好好哄哄我,还狠狠的骂了我一顿,那时候不知道母亲为什么对我这样,只记得那句“看以后还犯馋吧”。
母亲边骂边怪我没出息,告诉我以后无论在谁家,看到人家在吃东西或者要吃饭了,就要赶快回家。骂完我母亲满是心疼,眼里噙满泪水。妈妈经常说父亲向来内向,有事总喜欢在心里闷着。
那天,在那个生活匮乏的年代,很少喝酒的父亲就着咸菜大葱喝的满脸通红。妈妈也破天荒的去地里掰了几个鲜玉米煮给我们吃,在我的记忆里,那是我平生的岁月里吃的最香的玉米。
多年以后,有时和母亲,我们聊起这件事,母亲说她打骂我其实也很心疼,她并不是真心的想打我,只是恨自己没有本事、恨自己没有能力把生活过的更好,却又无能为力。
后来的后来,我也像父亲母亲一样这样教育我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子女挺起腰杆做人,人穷志不短。
如今,生活比小时候好多了,黄玉米、黏玉米,想煮着吃就煮着吃。父亲走了,妈妈卧床不起,想让父亲母亲再打一次已经不可能了,再骂一次也很奢侈。门后空有训子棍,家中再无执棍人。站在缺憾里,空有孝心而亲不待。回望有父有母的平凡生活是那么的幸福美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