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名篇与秦皇岛(186)
陈子龙《辽事杂诗》八首选两首
作者:学 贵
主播:月亮泉

(陈子龙画像) 陈子龙(1608—1647),南明抗清将领、文学家。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崇祯进士。曾与夏允彝等组织“几社”,南明弘光帝时任兵科给事中,见朝政腐败,辞职归乡。清军破南京后,在松江起兵,称监军。事败,避匿山中,结太湖兵抗清。组织松江第二次起义失败,在苏州被捕,乘隙投水殉国。其文学主张继承后七子传统,有复古倾向,但还能够面对严峻的社会现实,写出了一些关心国计民生的作品。他在明亡前后投身抗清斗争时所作诗歌最有价值。国破家亡的现实,使他的诗风发生了深刻变化,忧时伤乱,悲愤苍凉,雄浑深沉。前人誉其诗为明诗殿军。也能词。
明亡前夕所作《辽事杂诗》八首,表现他面对清军入侵威胁,为救国无人而深感忧虑。明亡以后所作《秋日杂感》十首,表现他怀念故国、哀悼殉国烈士的沉痛心情,长歌当哭,苍劲悲凉。有“椎牛属国开新市,射虎将军猎大荒。李氏家声犹带砺,断垣落日海云黄”;“自此乾坤多战斗,度辽何处问金瓯”;“长白峰高尘漠漠,浑河水落草离离”;“谁移青海千群马,直饮黄河万里流”;“颇厌人间枯槁句,裁云剪月画三秋”;“莺啼处,摇荡一天疏雨。极目平芜人尽去,断红明碧树”;“玉颜寂寞淡红飘,无那今宵”;“问天何意,到春深、千里龙山飞雪”;“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怜无地可埋忧”;“见说五湖供饮马,沧浪何处着渔舟”“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不知三江水,何事亦分流”;“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丹枫锦树三秋丽,白雁黄云万里来”等名句。

《辽事杂诗》其五
榆关咫尺望胡天,
屯筑辽西更几年。
沧海北连秦障塞,
营州东断禹山川。
黄金辇下征输尽,
红袖军中歌舞偏。
投笔竟夸边将贵,
莫令堠火近甘泉。
《辽事杂诗》其七
卢龙雄塞倚天开,
十载三逢胡骑来。
碛里角声摇日月,
回中烽色动楼台。
陵园白露年年满,
城郭青磷夜夜哀。
共道安危任樽俎,
即今谁是出群才。
【碛】 指沙漠。
【回中】 秦代有回中宫,在今甘肃省,本诗中是指代北京附近的明朝宫廷园林行宫。
【陵园】 指明帝诸陵,崇祯九年清兵曾由此进逼北京。
【樽俎】 语出《晏子春秋》:“不出樽俎之间,而折冲于千里之外。”是说能在谈判的酒席上,退却千里之外的敌兵。
此诗大意是:
险要的卢龙雄塞却抵不住女真族铁骑的入侵;后金军马在崇祯二年(1629)、七年(1634)、九年(1636)近十年内三次跨过长城,京师震动。
大漠中战斗的鼓角摇撼日月;敌军无比猖獗,战斗的烽火逼近了明代的离宫园囿。
树木繁茂的陵寝也被战火烧成一片白地,荒无人烟,笼罩在寒露之中。无论是皇帝的陵寝,还是京畿诸县城外,都留下了敌军践踏的足迹。屈死于残暴敌人的孤魂怨鬼,夜夜哀鸣,白骨遍地,夜晚分解出荧荧磷火。
原来朝中全是缩头畏尾的怕死鬼,没有胆量去与强敌作殊死搏斗,只把安危大事寄托在外交谈判上,没有敢于挺身而出,担负起保卫国家重任的杰出人才。
本诗感叹边事废弛,朝廷武备不修,揭露女真人入侵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前三联对敌人的强悍、凶残作了充分描写,尾联一转为写我方满朝文武怯懦腐败无能,那些守边的武将皆是“黄金辇下征输尽,红袖军中歌舞偏。”诗作实用王昌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意,但又是贴合现实之作,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读陈子龙诗,记感如下:
国破家亡勇抗争,
忧时伤乱化诗情。
悲凉苍劲歌如泣,
不惑捐躯悼子龙。

作者:李学贵,秦皇岛市政协第八届至第十届委员会秘书长、党组成员。曾任秦皇岛碣石暨徐福研究会顾问。主编《秦皇岛市政协志》、《秦皇岛市政协文选》,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人物/诗词与党史——庆党百岁百期》在京津冀头条专题连载,博得广大听众、读者青睐。

主播:王庆阳,网名:月亮泉。退休前曾任秦皇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卫生学校、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党委书记。个人专著《养正新论》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热爱生活,喜欢用诗文记录身边的人和事。喜欢用朗诵,为多个平台主播,用声音倾情传递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