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
连振华
”爸,我回来了。”
也许是在一个忧郁家庭成长的缘故,女儿总是沉默寡言,内向得很。通常假日回家,家长常常都不知道。现在高三,八月一号就开学了,学校安排连续上八天课,放一天假。每个月都要十几个班来一次统考,然后休假几天。这次回家,是第一次统考放假。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前些年网络的流行语,我曾一度以为它“与时俱退”了,现在看来,它还在发挥作用;而且,根据学校订立的一年比一年严格的规则看,也许它永远不会过时,在中国。
我不反对统考,相反还是积极支持者。农民种粮要比亩产,工人制件须测质量,作为已经走向成年的高三学生,不考核排分公示,用什么方法去警醒,去鞭策和督促?怎能形成鼓足学劲、力争上游的良好学习风尚?
“哦,回来了。有什么好事和不好事吗?”女儿这次的非常表现,我猜一定有非常背景。
“真给你猜准啦,”她笑着,“两样都有。你要先听哪种?”
“好,你先说好事。”只有分享孩子的忧乐,才能走进孩子的心。好像曾经在哪里见过这说教,不知真假,这里应急还是拿来用一下。
“这次统考,我的语文全级第一名。”
“啊?!”这确实令我惊讶了。上了中学,记得她的文科一直不怎么出彩,闲谈听得到的都是她的同学问她求解数学题的事。这次太阳怎么从西边升起了。
“你是用什么方法冲刺上去的?”
“大概是运气吧。”看得出她抑制着高兴,“这次的作文是记叙文,这是我的专长。”
这个我知道,女孩子好像逻辑推理天生就弱一些,感性思维会更强,所以写议论文她会胆怯,畏葸的心理会影响论证的严谨,记叙文她就喜欢,也往往会发挥得更好。
“那么不好的事情呢?”我追问。
“我的理科没考好,特别是物理最糟糕。”
我十分看重理科知识,我觉得理科知识才是人生对社会最有大作用的。“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这说法我非常赞赏。真正推动科学昌明和文明进程的,不是科举八股的锦绣文章,而是格物致知,了解掌握自然规律再用于改造宇宙的理科知识。正因为如此,漂亮国不是这些年都开始限制刁难我们的理科留学生,而对于那些学习鸟语,去景仰去探索去深造他们西方文学历史艺术的留学生大开方便之门吗?
我真希望孩子能学好理科,日后为九天揽月,五洋捉鳖贡献一份智慧和力量。听见她的理科滑铁卢,心中确实不是滋味。但我还是没有指责她。人吃五谷,不是神仙,精力有限,此起彼落,沉浮交替,应该符合学习规律和求知法则。
“没考好的后来追上。”我鼓励她,“你这次了不起了,一千多人能夺冠,这是一种怎样的豪气和荣耀!这个第一,能让你重新认识自我和提升自信;这个第一,会让你在同学中留下深刻的烙印;这个第一,会给你恒久的激励,从此告别懈怠,勇往比拼——”
我的时间常常被工作挤满,跟女儿说话,我是一边在制作老师们的稿件的。我以为她一直还在我的身后听着。殊不知,等我正激昂陈词,觉得有点异样,随便转身一看时,人都不见了。不用说,她又拿了她的手机进卧室,并且将门反锁了……

调寄·临江仙(龙谱 苏轼体)
【词林正韵】
冀望寒门飞彩凤,
一冲浩渺云空。
高鸣声烈贯蟾宫。
嫦娥欣作伴,
追日驾罡风。
莫羡山鸡闲昵戏,
锦衣玉食丰丰。
深林酣卧梦香浓。
平生骄傲事,
留影乱花丛。
2022.08.30深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