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安兴
做好身边第一大事难事实事。
群联,是一个具有时代蕴涵的行政村名,顾名思义,与群众心心相联,带有泥土的气息。
这个村坐落在前川街道西部,过去位于318国道的枢纽上,今天的川龙大道主干线中,一马平川的城乡结合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曾经是环城公社所辖的一个生产大队,2001年划归前川街道管辖。
村委会办公地址在京九铁路对面。辖大熊湾、万家湾、邬家湾、小刘湾、小熊湾、小徐湾、燕家湾、杨家洼、杨家院子、张家湾等10个自然湾居民点。国土面积只有2.74平方千米,480户,2200人。
交通便捷的地理位置,紧毗黄陂中心城区,辖区内有部队营房驻扎,天风浩荡呼唤着华丽蜕变。新班子上任伊始,3个7字头,2个8字头团队,便思考着如何跳出传统的窝臼?如何具有凝聚力与向心力?找到切入口,才能做好天下第一难事。
拥军是一块金字招牌,支持国防建设是地方人民群众的责任。驻军所在地基层党组织,用实际行动为部队提供便利服务,义不容辞。

没有强大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素有拥军传统的当地群众,听到了区政府的指示精神,部队土地置换90亩,涉及老营房4个自然湾,新建2个新营房。班子成员全员披挂上阵,雷厉风行在一线做宣传动员工作,逐一与相关农户洽谈,获得了理解支持,按要求完成了任务。
他们的办大事速度,让部队首长惊讶,黄陂区政府的认可。用事实说话,黄陂不愧是拥军的光荣城市,群联村的每个成员都是这座城市的烫金名片。
公字力量的增强,发展村集体经济,让每个村民分享成果,体会大家庭的温暖,是两委班子成员的宗旨。
2014年,村里种植了30亩犁园,3年挂果。村举办了隆重的开园仪式,每个村民分到了3箱。老人小孩笑得合不拢嘴。大家说:“这才是石榴抱籽一家亲啊”!
把年味送到每个家庭,未雨绸缪。村两委早就擘画,开辟300多亩水面,设置12个渔场,投放鱼苗。到了年底,每户分到了30~40斤活蹦乱跳的上色鱼。

为年节添一道道风景线,这两项形成惯例,每年如诺千金。不仅如此,对村里的五保户、贫困户还另外送去了米、油、面、肉等食物。节日套餐,让村民感受到锅里有才有碗里有的普通道理。
生老死葬,是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而落叶归根,却是一种人之所然。为适应这一状况,村里还开建了30亩公墓,让老人们百年无后顾之忧。老人们说,想到我们心坎里去了!
如同当年计划生育,拆迁是第一难事。满足不同的诉求,更具有人性化的操作罢了。
城市公共交通设置配套发展迅猛,四环线的启动,使黄陂与武汉中心城区无缝对接。处在前川街道的周边的村落,进入了征地拆迁的范围。
任务下压到了群联,两委五魁首忙得不亦乐乎。拆迁涉及万家湾、大陈湾、天灯岗三个湾居民点,40户人家,12栋建筑物,上万平方米面积,还有川龙大道燃气站等3个企业,征地76亩。硬性指标分解到每个人头上,各司其职去迎刃而解。

面对重重困难,大家并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倾听拆迁者诉求。办法总比困难多,他们日夜奔波在现场,拆迁户家里协商,找到最佳的解决问题达到满意的方案。
四世同堂的老屋,突然消失在地平线上,难以名状的惆怅,油然而生。突出的6户老人、4户亟需现房结婚的青年,摆到了燃眉之急的桌面。过渡阶段如何解决?几经周折,反复协调,磨破了嘴皮,跑穿了鞋底,终于为老人找到了栖所,为青年构筑了爱巢。
群众的事无小事,解决他们的问题,高于一切。两个老大难问题的解决,两委在乡亲们心中树立了口碑。每个拆迁户的大事难事解决了,让人看到他们的真诚,他们的善意,信任度大幅提升。说话算数,言必信 行必果,没有忽悠乡亲们,工作就顺理成章地好做了。
温情人性化操作,朴实无华。一心换一心,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村民们都很通情达理,没有出现一垄挡住千江水的被动尴尬。
安置还建小区拉开帷幕。去年12月,对施工进行招标,今年7月打桩机进入现场作业。该项目占地面积52358.51平方米,规划净用地面积43322.3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8000平方米,其中住宅80000平方米,规划入住748户。社区配套面积1350平方米,其他配套房9650平方米,地下室37000平方米,建筑密度21%,绿地率30%,地上停车位100个,地下停车位920个。一个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宜居小区小区呼之欲出。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处在基层村级虾子干部,用自己的方式,做好身边事,感动周围人。为党旗增辉,夯实基础!
做天下第一大事、难事、实事,诠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展示基层干部的本事、内功、实际能力!
公元2022年8月29日(壬寅八月初三)

潘安兴,(自号木兰山樵),1949年10月11日生。湖北黄陂人。当年老三届,经历知青上山下乡,招工进厂,下岗打工,招聘到政府部门工作。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北报告文学学会理事、黄陂辞赋学会会长。著有《中华大家庭赋》全书182万字待付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