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仰韶山
文/邹美良
女婿乔迁新居,我携妻子与亲家一家,一起去给她们帮帮忙。小车从江西高安开车到长沙,虽然一路高速,但还是跑了三个多小时。当小车驶进小区,女儿女婿早已在门口等候。祝愿、问候,大人、小孩笑容满面,喜气洋洋,充满了亲情,洋溢着温暖。我想,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生的天伦之乐吧。我们从小车上卸下装满鸡、鸭、魚、肉、蔬菜和其它生活用品的大包小包,一起提进她们的新房。
这是座落在湘江和浏阳河交汇处的,北辰三角洲的小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小区规模宏大,高楼林立,幢幢建筑环衔拥依,错落有致。女儿她们的新房是在46楼,室内设计新颖,光线充足,充分利用了建筑面积。

站在客厅或主卧室的阳台上,分别可以看到湘江或浏阳河水波光粼粼,缓缓流淌。江中有大船小舟穿梭来往,一排排晶莹的雪浪花在它们的身后,你追我赶,簇拥着踏来。有时,还会看到有渔夫拉杆垂钓,守候在江河的岸边。那份悠闲,那份逸致,享受着人生的娴静甜然。
若是晚上,临空高处,眺望前方的万家灯火,或近或远,或明或暗,或高或低,一盏盏象璀璨莲花,开放在广阔宁谧的夜晚的天空里。这里真美!我不由的赞叹。我衷心祝愿:祝愿女儿女婿,一生平平安安,幸福美满!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几天后,搬家忙的差不多了,我们商量着顺便去附近旅游下。说是两家人聚一起很不客易,趁机出去放松放松,也算是来了个忙里偷闲吧。我说,那么就去韶山吧,韶山是开国领袖毛主席的故乡,是中国人民心中的圣地。那儿,人杰地灵,那儿,水秀山青。其实于我心里,是想重上韶山。
第二天早晨,我们两家开车出发了,上午十点多,我们到达韶山毛主席纪念园停车场。
韶山,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的丘陵地带,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著名革命纪念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故乡。也是毛主席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劳动和从事革命活动的主要地方。
(图片来源于网络)
韶山的历史源远流长,自古属荆楚,因为舜帝南巡至此,演奏韶乐而得名,更因孕育一代伟人毛泽东而蜚声中外,誉满全球。
韶山的主要景点有毛泽东故居、毛泽东铜像、毛泽东纪念馆、毛泽东遗物馆、毛泽东诗词碑林、毛泽东纪念园等人文景观,以及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方山洞、滴水洞、黑石寨、五龙山大杰寺、仙女山等自然景观。
“领袖故里,红色圣地”。韶山,是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友人,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
我们停好车,走向入口处。虽然还不是旅游旺季,但这里却已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有工作人员告知,游客进入景区,先要用手机扫描健康码,输入相关信息。见我们在一起忙碌,有一小伙子凑上前来指导操作。小伙子姓毛,韶山本地人,是在校大二学生,因学校放假,出来做个兼职讲解员。小毛有些黑瘦,但聪明殷勤,跟前跑后忙个不停。看得出,他从门口验票员,游览车司机,到园区内馆员,店员以及餐馆老板都很熟悉。这样,就为我们省了一些周折。从他那里,我们了解到韶山一些奇闻轩事,了解到当地的更多风土人情。我真心的感谢他,并祝他前程似锦!
入园后,我们先坐了一程园区公交车,下车后步行去上屋场的毛泽东故居。一路上,但见路面干净整洁,几乎看不到树叶和泥土,看不到杂草杂物。在道路的两旁,绿树成荫,标牌林立。时而,有管理人员匆匆来往巡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满怀敬仰,依依而行。眺望着路边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想象当年,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就是从这里,走出韶山,走出湖南,走向北京,走进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这是一条从小向大,从曲向直,从近向远,一步一步地走向繁荣富强的辉煌大道。耳边,不断传来旅客们情不自禁的赞叹和感慨。他们从心底里发出的由衷欢呼与敬仰,正是万千黎民百姓,对自已敬爱的领袖的深切缅怀。
上午十一点多,我们一行来到上屋场的毛主席故居。老远,就见这里拥拥挤挤,人头攒动。工作人员忙前跑后,引导着游客序次参观。
毛泽东同志故居,位于湖南省韶山市韶山乡韶山冲上屋场。建筑坐南朝北,属于土木结构,呈“凹”字形,东边是毛泽东家,西边是邻居。总建筑面积472.92平方米。共有房屋十八间,东边十三间小青瓦房为毛泽东家,西边四间茅屋原系毛姓公产,居中堂屋为共用。房屋的周围,茂林修竹,青翠欲滴。房前,一条田垅由上而下。垅中有水田、旱地,还有几口不大的清水塘。中堂外的门前檐,悬挂着一幅横匾,横匾上是邓小平亲笔题写的:“毛泽东同志故居”七个金色大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循序进入到室内,参观毛主席一家曾经的居室和他们曾经使用过的生活用具。堂屋、厢房,石磨、水车,衣柜、书桌,还有房屋外的果树地、菜园子,感觉一一都是那么的熟悉亲切,那么的简单朴素。正是当时江南农村的千家万户,勤劳纯朴,务农为生的真实写照。
我哦,久久站在故居前,深情凝望着“毛泽东同志故居”七个金色大字,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不由想起了最初的安源,饱经苦难的矿工人们不甘压迫,发出抗争的呐喊;想起了红色的井岗,漫山遍野的炮声隆隆,硝烟弥漫,星星之火,势向燎原;想起了当年主席的三兄弟,壮怀激烈赴国难,救国救民于水火;想起了毛主席爱人杨开慧,柔弱身躯志存高远。那一汪深情的书信,久藏在板仓二米多深的墙缝里,60年后人们发现时,敬爱的毛主席已经辞世14年……
我还想起……还想起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自幼随母入狱,年少流落街头,后又远离故土亲情颠沛到苏联。在他短暂的一生,颠沛流离,受尽苦难。为了保家卫国,英年28岁的毛岸英,便早早的牺牲在抗美援朝的熊熊战火里……
哦,故居前的南岸塘,春夏秋冬不会干,涓涓细细和岁月一起荡漾,那是众多的英灵昼夜在激扬;
哦,故居前的山坡路,一年四季不等闲,缓缓绵绵伸向山外到远方,那是黎民百姓不远万里来敬仰。
而后,我们告别上屋场毛主席故居,来到毛泽东铜像广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毛泽东铜像广场,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坐落在毛泽东纪念馆和毛氏宗祠前的开阔地带,占地十万二千八百平方米。广场周围青松翠竹掩映,群山拱护。铜像基座上,镌刻着江泽民题写的“毛泽东同志”5个贴金大字。铜像高6米、重3.7吨,红花岗石基座高4.1米,全高10.1米。 铜像三面环绕56株雪松,象征我国56个民族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广场上建有一条瞻仰大道,长183m,寓意主席身高1.83米;宽12.26m,寓意12月26日是主席的生日。瞻仰大道的入口处,有一块景观石,题刻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沈鹏先生的“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几个大字。大道两旁的小景观石,分别题刻《沁园春·雪》等毛主席的诗词。
我们经瞻仰大道,缓步走向毛泽东铜像,心中涌动着崇敬、神圣,肃穆与庄严。铜像的主席,身躯伟岸,手执发言稿,身着中山装,双目炯炯,微露笑容,神采奕奕。望着望着,仿佛主席又从岁月的深处,缓步地向我们走来。他意气风发,壮志凌云,带领革命的队伍,爬雪山、过草地,从容走过二万五千里;赴陕北驻延安,促成全民族齐抗战。运筹帷幄西柏坡,三大战役定江北,挥师百万下江南,雄心壮志建立了新中国。天安门的城楼上,一个浓浓韶山乡音响彻万里长空,震撼了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我颂扬主席的丰功伟绩,我敬仰主席的无私胸怀,我感念主席的儿女情长,我钦佩主席的百折不挠……
一首“沁园春·雪”,遍数了三皇五帝;一首“蝶恋花·向板仓”,澎湃起男儿柔情的万丈……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那浓浓厚厚的乡情哟,陪伴过主席翻千山过万水;陪伴过主席从农村到城市,从江南到陕北;即便是在首都北京,主席的故乡情结,依然跃然在“我失骄阳君失柳”的词中诗里……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又要告别韶山,回到赣西我那小小的城市。别梦依稀,我感慨于韶山的变化,不由又想起二十八年前我曾经也来韶山瞻仰过。而这么多年已经过去,我依然感觉这里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亲切得如同自己的故乡。是哦,在我们中华的大地上,处处洐生着善良勤劳的人们,他们在这片热热的土地上,奋斗追求,休养生息。
“韶山秀拔江清写,气象还能出搢绅”,北宋大文豪王安石,以他独特的敏锐和灵颖,早在千年前就把韶山祟尚颂扬。如今的韶山,已是中华民族的圣地;毛泽东主席,是中国人民敬爱的开国领袖。毛泽东思想的光辉温暖在炎黄子孙的心里,照耀着中华民族的万代千秋,奋勇前进!
【作者简介】邹美良,江西省高安市人。曾在部队服役十五年,副营转业到地方工作。喜欢文字,喜欢文字里的画意诗情,喜欢文字里的亲情友爱。研一砚朝露,执一枝晚来风,且就人生乐其中。
【老丫文苑 :创始人】
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



金牌主播朗诵热线:
传奇: 13436847700
智昊:13756148336
阿桂:13943822385
天乐:13991678287
(备注: 作者可以选择您自己喜欢的主播老师为您朗诵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