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晓兰《梅里雪山的召唤》
精彩评论
微爹:
二月兰写了一篇很好的游记,内容丰富,语言清纯,令我读了有感。
现在,交通便捷了,和包也不瘪,住城里闷了,热了,就几个电话一串。晓兰姐妹就组织一个亲情游,解解积累的暑气,抖抖城市的喧嚣,两家殊途前往,直赴彩云之南。
这是一篇日记式的随笔,按照日程,移步换景,线索分明,层次清楚。
这回选的景点,一色的大自然旖旎风光,真饱了眼福。
先是独克宗古城,藏民的月亮城,赏茶马古道。看够了,全家又兴之所至,换了几身藏服,扮演了一回汉藏一家亲。再到巴塘人的神山——巴拉格宗,看雪山巍峨,峡谷深邃,冰川奇特,见到了菩提树那佛的图腾,智慧的象征。再到金沙江大湾,见水势奔流汹涌,令人荡气回肠。最后到梅里雪山,观日出金山,寰宇通明,心灵豁亮,以最响亮的一拍,收束了这曲旅游的交响。
在神州土地上,凡是有奇山的地方都会粘贴着美丽的神话故事,像山之魂附着山之体。而且总是把山尊为民众的护佑,大地的光明,甚至染上宗教色彩,成为生之根,福之源。菩提有禅意,高山能诵经。而现实的藏民斯那定珠,就是这样纯朴的虔诚的藏文化孕育的英雄,一个民族理想的化身。
旅游途中还穿插了姐姐孙子双双以绝对高分被重点校录取的消息。我没见过这孩子,但我想一定是沉稳宁静,勤读爱思,不多言多语的性格。论价值这件事比旅游意义更大。但在集体旅游这主题活动进行中,这就只是锦上添花的一笔了。
文章的最后抒发了这次旅游的幸福感。作者说,是接受了远山的招唤,而我则认为也是远山接受了你的招唤;你说把幸运和快乐装满了回程的行囊,但我又认为你去时快乐就装得很满。只有当自己的心与客观的景契合为两位一体,才会领受天地的慷慨与馈赠,才会感悟天地的旷远与与妖娆,收获才会最大化。只有心里明净了,景才秀丽;只有心里空灵了,景才清明。这里可以引用一句禅语: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潘云冰:
@二月兰 :
《梅里雪山的呼唤》两个带有诗意的名字让我产生联想。二月兰,寒意中绽放出的兰花,清香中透出气节,见了人以后,确觉优雅中见兰质;梅里雪山,白雪拥载的群峰中透着傲骨梅香,一个游者,一个被赏者,定会产生心底的共鸣。
云南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国人乃至世界的眼球。作者一行人,一路赏来,饱览風光,当然最令人心旷神怡的还是梅里雪山。
住在梅里雪山公馆观日落日出,自然是最好的住处。作者与之跟大海相比,海水潮起潮落,浪花拍打,令人血脉偾涨;雪山安静,任風带着云卷云舒,心自然会按下静音键,作者意外转音:为家人祈福!兰香浸润雪山。
日出更加壮观,梅里雪山如金碧輝煌的宫殿,作者惊叹,“绝美的曰照金山!”雪山的冰洁,让心来了一次纯净的洗滌。心纯而亮而清而香!
作者最后从心中喊出:梅里雪山我心中的神!只有心如兰如蕙,才会有如此深切的体会。
文章叙述流畅,重点突出,用词优美。好文共赏,晓兰![强][强][强][握手][握手][握手][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严小平:
出去走一走,调整一下生活的节奏,观赏大自然旖旎风光,不失为享受生活的妙招。梅里雪山我去过,我的体会只有两个字:震撼!不身临其境,无法体会这两个字的感受。感谢杨姐美文,让我又震撼了一回。杨姐的文章清新流畅,层次分明,不拖泥带水,如梅里雪山给人清纯的美感。[玫瑰][抱拳]@二月兰

林子:
《巴陵老街》今晨之读杨晓兰《梅里雪山的呼唤》,这是分六个自然段,写出了二家三代十人来到云南各个风景区的观感。
阅后此文:不得不羡慕这个很有幸福指数的大家庭;作者笔墨豪泼,层次清楚,内容丰富,感观细腻的写出了一路走来旅游中的艰辛和不适,但最终领略的是旅途中带给家人们的大自然之美和文化交流及生动感人的民间真实传说。
人经历了艰辛,饱受之其苦,方知创业之重要;有志之人才会尽力去攀登那天堂之路,文中所提到的巴拉格宗旅游开发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党支部书记斯那定珠的故事,深深感动人心,可以说:他是一位有志之人,但立志之初是他的苦难经历喚发了他为了不让乡亲们及人间的人们再不让他的悲剧在人间重演而激发他一举成功成名,利照千秋。
好了,感人之处甚多,文章之学饱览心中,细细品味更有韵味,必竟是一日一评,发给友友们享用吧!🌹🌼💃[爱心][握手]
怡然自得:
@二月兰 八月暑天,全家总动员,三代小分队去旅游,这真是一件令人欢欣鼓舞的事。跟着孩子们去旅游最大的好处一身轻,不操心。一路风景一路亲情。山水是风景,夜空是风景,一路上遇到的大事小事何尝不是风景?比喻双双的梦想成真!大自然的奇妙风景令作者愉悦、陶醉。梅里雪山纤尘不染,庄严得俨然一座伟大的神殿。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让人领悟到大自然的伟大、神奇和壮丽,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为您的美文点赞![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
刘燕林:
一篇好文!建议收藏,下次旅游去梅里雪山,点之作向导!@二月兰
黄河浪:
大海喧闹,雪山安静。
大海让人心脑宽阔,雪山让人养性怡情。
不深入大自然,亲临其境,怎么体会得来!楊哓兰,好文章! [玫瑰][玫瑰][玫瑰]
李蔚文:
彩云之南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着十分迷人的景色。是集自然景观与少数民族风情完美融合的旅游天堂。作者一反大多数旅游者的选择。放弃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大理洱海,玉龙雪山,蓝月谷,丽江古城,泸沽湖,纳帕海,虎跳峡虎,抚仙湖,石林等著名风景区。直奔滇西北的梅里雪山国家公园景区。欣赏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奇观日照金山。这一刻,一路的舟车劳顿,令人不适的高原反应,花钱买罪受的懊恼都以消失,完全沉浸在这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之中。这就是旅行的魅力和开心快乐所在!@二月兰 [强][强][玫瑰][玫瑰]
袁征:
@二月兰
《梅里雪山的呼唤》的作者
引人入胜的导游
捕捉仙境的高手
享受亲情的赢家
感悟生活的哲人
传颂福音的使者
街坊邻里的贤士
[微笑][微笑][玫瑰][玫瑰][强][强]

窍爹:
@二月兰
几年前,我到了丽江,游览了玉龙雪山,但没有去神奇的香格里拉,留下了小小的遗憾。今天我拜读晓兰女士的《梅里雪山的呼唤》这篇十分出色的游记,我的遗憾顿时全消。杨女士的游记使我领略了香格里拉、梅里雪山神奇美丽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和古朴原始的民情风俗。同时分享了杨女士大家庭旅游期间的天伦之乐、山水之乐!谢谢@二月兰的文章让我作了一次免费神游。
谭解文:
晓兰的《梅里雪山的呼唤》,写她们一大家子赴云南梅里雪山探胜的情景。文章以散淡随意的文字,娓娓道来,或记胜美风光,或述旅途逸事,或写心中感触,物景交融,风情穿插,可谓满纸烟云,思涵韵远。确是一篇难得的游记散文。赞![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
李斌:
历史上的杨家将个个英雄好汉,留下了千古传诵的佳话!
而小兰姐家的杨家将个个都是时代精英人物!
我与您姐夫金鹗山转播台的邓台长,2000年一起赴港澳新马泰之旅后就再沒有会面,今天有机会从您的文章里又看到了邓大哥那熟悉的身影!并为他如此优秀的孙子的入学喜讯而兴奋!
梅里雪山地处偏远,从您清新优美的字里行间看到了这座圣山的壮丽!
感谢您的佳作!并与您一起分享杨家将的快乐!
圆梦(彭中秋)
@二月兰 ∥梅里雪山的呼唤
梅里雪山那个地方我二十年前去过二次,印象最深的是,这个山上的雪从未融化过,被当地称为(神山),是朝拜的圣地。此山至今还无人攀登过,至今还是一个真正的处女,不识庐山真面目……
我为@二月兰 这篇优秀的旅游叙述文点赞!
陈建勇:
@杨晓兰一日照金山是梅里雪山一道美丽的自然风景,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才能有幸看到,万丈金光照射在雪山之巅 。一般只发生在大晴天的凌晨。那更是我们摄影人去的地方,摄到神圣的仙境,必须长时间早晚守侯在那里才能见到和摄到她的美丽真容,下次去梅里雪山,一定请你当导游!学习了@二月兰 [握手][握手][握手]
张溟敖:
读罢@二月兰 ∥梅里雪山的呼唤,给了我新的启发,原来旅游记实也可以写成好文章。为二月兰点赞![强]
刘衍清:
想不到政法系统出了个女警官作家黄兰兰,殊不知政法系统退休警官中又有了个作家杨晓兰,岸芷汀兰,香溢巴陵。

伯乐:
清晨,我习惯性地躺在床上看巴陵老街群发的靓文。
杨晓兰女士的梅里雪山的呼唤,把我带到了神奇的香格里拉。我融入了他们的旅行队伍。领略着诗情画意的梅里雪山原始风景。“月光城”古建筑鳞次栉比,美轮美奐;巴拉格宗的千年菩提独特壮观……
不知怎么我又忽悠悠睡着了,进入梦乡。我自驾汽车来到金沙江畔。顺流飞驶到江南小镇。小桥流水,鸟语花香。
汽车驶到一处繁华小街,却没汽油了。我只得四处寻油,却迷失了方向,找不回停车的位置。好在从梦中惊醒,不然就写不成这篇赞评的文章。
@二月兰[强][玫瑰]
杨平方:
@二月兰魂牵梦绕梅里雪山终于第六次擦肩而过。旅行社的年龄歧视,还有隔空感染晓兰孙子的不适,让我记起二十多年前布达拉宫前要命的高原反应。于是只能在彩云之南的抚仙湖扼腕叹息。
今天跟随晓兰笔触,仿佛也站上了雪山宾馆的顶楼,在一片墨篮里怀着朝圣样的心情,期待着梅里雪山处子出浴般的闪现。就在那一刻,仿佛也看到了万丈霞光里、超凡脱俗的仙迹一样,圣洁,美好……
人生佳境、自然美景,全是攀登后的遇见。双双的优秀,除有父母(北大硕士,天大学士)传承,更有后天的勤奋。若无斯拉定珠的坚守,就无圣境的天路。尤其是三岁“小蛋黄”的忍耐,才有两家人4000米高处的血脉喷张。
文如其人,小兰文笔清新淡雅,就如她的优雅恬静。我好喜欢[强][握手][玫瑰]
秋水:
一个很熟悉名字的作者,一篇非常好的游记,相信去过此地的朋友很少,点开链接,跟着我们的会长香格里拉、梅里雪山一游吧!
小兰文章越写越好,继续保持,会有更大进步!
所以我觉得只要动手写,就能把自己最想写的东西表达出来,自己给自己留个纪念。
玮飞:
微爹爹 给您请安[愉快]
我刚刚看了原文,个人推荐原文为近期公众号推出的最佳文章(个人愚见)。
文章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不枝不蔓 ,遣词情感分寸掌握得好,自然景观与心灵感受贴合,孩子人生求学路上第一次重大收获与旅程的安全圆满达成,使得这次旅游更有意义,使文章内涵更深一层(我私下猜量,能让两家人决定出游的理由之一,就是孩子考得超常的好)。
您将这篇游记细细梳理,逐层点评,可见您的重视与赞赏。您的评文中有四个字"殊途前往",让我对原文中的"殊途同归"这个小梗释怀了。
华铃:
刚才看了老街群的每天一文,作者二月兰是你姐吧。写得非常好,引人入胜,让大家随着作者的笔端游览、欣赏了一次高原美景、梅里雪山……你们家真的是出人才,个个身怀绝技、文采斐然,都是写作高手啊!而且,后继有人,孙辈高分考入精英班,将来必定是“胜于蓝”,前途无量啊!祝贺🎊!
严冰:
地市合并后,与晓兰大姐有缘在同一庭室,并且同一办公室。不仅成为师徒,更成为了好姐妹。晓兰大姐精明能干,工作搞得好,家庭也经营得和睦温馨,年轻时是典型的美女,引得老家在省城的黄大帅哥无怨无悔地追随爱情来到岳阳工作生活了一辈子。晓兰大姐有着一颗童心,和年轻人玩得来,当时院里的一众年轻人都亲切的叫她“杨大姐”。大姐退休后含饴弄孙,最近又爱上写作,退休生活好不逍遥,让人羡慕,也值得妹妹我好好学习[呲牙]

梦舟摄影(周玲)
美丽端庄知性优雅的杨姐姐,她是我闺蜜小严姐的偶像,她俩都是我的偶像![玫瑰][玫瑰][玫瑰]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强]
你是公平正义的化身!任何溢美之词,放你身上,都不为过。悄悄告诉你,楼院许平藏大姐也是你的迷妹。我们爱你哟!么么哒。[跳跳][跳跳][跳跳]
陈贵英:
我的老闺蜜杨晓兰,多才多艺的才女,今天再次拜读这篇文章如沐春风。
丁桂英:
感谢小兰。去云南昆明,香格里拉,梅里雪山旅游的精彩分享[强][强][强]
刘素琴:
小兰的又一力作,云南之行,写得真好!情真意切,引人入胜,美的享受哟![强][强][玫瑰][玫瑰]
山清水秀:
晓兰文章写得好 梅里雪山景色美,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侯茗放:
我也认为这是最奢华的旅游!亲姐妹两家六口祖孙三代一同游,美丽的风景甜蜜的亲情相伴如醉如痴。
风和日丽:
读了晓兰的文章如同去那玩了一趟。
双双这么优秀前途无量!祝贺祝贺!
潘菊华:
@风和日丽 晓兰的文章发表了的我都看了,觉得她真的不错!文章语言生动风趣,层次分明,结构完整,算得上才女一个。为她点赞!为优秀的北京少年双双点赞![强][强][强]
刘乐秋:
这文章确实好。我这次没花一分钱也游了一次巜梅里雪山》。感谢作者小兰!
真好:
小玲,妹妹小兰很棒!才女一个,为她和她的杰作点赞[强][强][强]
钟伟伟:
晓兰的游记让我们如身临其境;高质量的旅游让我望尘莫及;神童般的双双让我们羡慕不已!会长啊,恭喜祝贺你们幸福满满哟![强][强][强][色][色][色]
吴莉萍:
哓兰的一篇两家十口的游记把我也带进了我从未去过的香格里拉与梅里雪,真象身临那处观看其景乐乐美滋。好幸福的两家三代人啦,小字辈天真无暇学霸在先,中字辈帅气靓丽事业有成,老字辈就更不用说了腰杆挺拔潇洒漂亮特別是会长扮什么角就象什么角儿漂亮[强]!晓兰的记事文写得相当好,层次清楚隐藏着很深沉的文笔韵味使人一目看去就给人畄下了身临其景的感觉。给你们两家愉快的旅行点👍[玫瑰][玫瑰]
黑豹(金铁强)
让晓兰带着游览梅里雪山,一路风景美不胜收,感慨不断,心生向往…好游记!好笔头!赞美晓兰!
师兰:
分享拜读了杨晓兰的文章,手笔隨兴,素洁贯气!
我去过西藏,但此篇文章才让我真正认识,较全面了解了藏区![抱拳][抱拳][玫瑰][玫瑰]
谭应建:
我没去过梅里雪山,虽然向往,但未成行。
杨晓兰一篇”梅里雪山的呼唤”,实现了我多年的愿望。
跟着晓兰的足踪,我看到了雪山美景,分享了雪山故事,让我心旷神怡,兴奋不已!
花钱费力去一趟梅里雪山,真不如看晓兰图文并茂感受深刻!
年纪大了,哪里也去不成。
晓兰精力旺盛,热情奔放,就代我们多出去跑跑,将游记传递给我们,让我们坐在家里也能看到世界的精彩![强][强]
谭润芝:
@二月兰 感谢你的美文美景,带着我进入你们的美好之旅,难以欣赏的景色和人文,令我的心情激动、感概、万千。
小兰:你上传照片太少,给我留下了一些饱眼福的遗憾。[呲牙][呲牙]
你写得太好了!为你一百个赞![强][强][强][强]…

张爱祖:
晓兰的旅游力作,勾起了我对香格里拉、梅里雪山、白马雪山、巴拉格宗等景点游玩时美好回忆,仍历历在目,真是看不倦的锦秀河山,令人荡气回肠的多姿多彩藏民文化…留连难忘。为晓兰精彩文章点赞[强][强][强]
邬谊红:
@二月兰 :拜读了你的佳作!深受震撼!我们是7月22隨团历时5晚6天。去了玉龙雪山,品读小兰的描述,还是要自驾游玩得开心!尽兴!为杨小兰的旅游佳作点赞![玫瑰][强][握手][耶]
周家启:
汨纺人又挖掘一宝藏__杨小兰文库。她小小的身材蕰藏了巨大的能量。她把生活中旅游中的点滴用朴实细腻生动的字语诗句描绘出来令人亲切感动。怪不得章丁一直夸你是不可多得的女才子![强][强][鼓掌][鼓掌][烟花][烟花]
梁召良:
目不瑕接的一口气将扬晓兰的新作巜梅里雪山的呼唤》一文看完,让我仿佛身临其境,随着精采文笔的描述,去了一趟美丽的七彩云南……
文中用翔实的记录,向我们展示着幸福的一家人在风光奇丽的梅里雪山所欣赏到的美景,无不让人流连忘返。同时,这趟凝聚着质朴的亲情之旅更是让人羡慕不已……
一篇又一篇吸引我们眼球的作品,堪称文笔一绝,不愧为人才济济的汩纺团队里一颗耀眼的明星![强][强]
谭刚:
因网络故障才看见杨晓兰的又一篇力作横空出世了,值得祝贺!
文章似一篇新的“西游记”,但不是向西而是向南,彩云之南。文中也没有见到牛鬼蛇神,牛头马面和化成美女的妖魔鬼怪,但杨晓兰取回了“真经”,把个云南之美记载得美不胜收。那山,那水,那云,那人,那空气,那美食令人无比向往和回味,让我们未去过的人羡慕不已,心中涟起了小小的冲动,定要找个时机去趟彩云之南。
但愿疫情早日结束,身体健康,沿着楊晓兰给我们趟过的路走一次另类“西游记”。
企盼这天早日到来!
陶明德:
见到过晓兰,那是6月29日的聚会上。晓兰有备而来,尽显文人风采。满怀激情的朗诵了自已创作的《那一抹丹霞》。
今天又推出大作巜梅里雪山的呼唤》,山水皆可书,万物皆有灵。晓兰用笔记的形式把从飞机落地起的沿途风景详尽的介绍,不时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景交融,使人身临其境。有悠然见南山之感。我们常说一篇游记文章要写得好,一定不要走马观花,,要把本地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天文地理,特色传奇,巧妙的穿扦进去,这样,才鲜活,生动,具体,引人入胜,让人爱读到爱不释手。晓兰妙笔生花。与其说,是《梅里雪山的呼喚》,倒不与说是晓兰带我们在云贵高原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千里驿道,奇峰异景。特别是日照金山这一难得的自然景观。
行文至此,想到毛主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诗句,愿金沙江绵延的水能给晓兰带来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也愿晓兰人生从容,青春不老。陶明德
许国仕:
晓兰,看了你的游记,让我足不出户却欣赏了去梅里雪山的沿途美景。
美文引人入胜,只有亲身体验,才有如此感慨!
谢谢分享!
[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

尹湘英:
清晨,读着杨晓兰的梅里雪山的呼喚,一边看着一边急着发群,没想到大家都已先我一步,将杨晓兰的故事转发了。
读着美篇,如同与杨晓兰旅游轻骑亲人团一起感受着他们幸福的旅途,除了看到一路的风圥,一路的民族风情,和他们亲人们互相照顾着的亲情。
特别是他们能够克服高原反应,克服重重困难勇敢地向目标前进的信心,让我非常钦佩和感动。
杨晓兰及家人也是精神感动了上帝,让他们如愿以偿的在梅里雪山上遇到了十分难见的好天气,看到了清晨日出时出现的梅里雪山金碧辉煌的金顶那一刻。老话常说心诚则灵,杨晓兰及家人们如同感恩祈福般得到了佛(福)念。
看杨晓兰的梅里雪山之行,便也有了许多冲动,多么也想去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也想去看看神圣的洁白的梅里雪山,日照金顶,也想听到远方高山的呼喚,也想让心灵来一次纯洁的洗涤,来一次愉快的旅游精神营养大餐。
谢谢你,杨晓兰,又一次分享了你的美文,又一次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瞿延林:
阅读《梅里雪山的呼唤》一文有感:由北京和长沙汇聚昆明的一家人,从低海拔上升到三千米左右高地,由于大气压偏低,空气相对稀薄而引起人轻度缺氧且带来暂时的身体不适。晓兰把“高原反应”描述的真实而不夸张。
通过一夜休整,从不适应到精神抖擞,实现了计定的浪漫旅行,体验了旅游的浪漫和一家人的親情与温馨。
看見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奇丽美景,感受了祖国大家庭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与风情!让我们一同分享了他们的浪漫幸福与温馨。
为楊晓兰的《梅里雪山的呼唤》好文点赞![玫瑰][玫瑰][强][强]
愿祖国山河无恙!永久国泰安宁!
张喜民:
喜欢杨晓兰的文章,犹如其人,清新,温暖,知性。各个景点的描述引人入胜,跟着她游历了云南的名山大川,尤其是对大海和雪山的描写,精到贴切,写出了大海和雪山的性格和气质,体现其文笔不凡。这辈子能亲眼看到梅里雪山的日出,看到日照金山的壮丽,真是幸福,可以想象到看到这样的壮观美景,心里一定是震撼的,激动的。除了美景,我更喜欢她们那一大家子的和睦,幸福,快乐的结伴,这才是求之不得,千金难买的美景,令人羡慕。
赵曼阳:
旅行与旅游一字之差。
旅游是一味的赶车,走马观花看景点,拍照发朋友圈就完事。杨小兰与她姐两家老小一行前往,避开人群喧闹,不惧艰辛,去了景色绝佳,却人迹难至的“梅里雪山”。细细的品味小兰的美篇,文采斑斓,笔峯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可窥见她们细心观察,广博学识及满腹写作材华。我们感受到了梅里雪山风情,听了不一样的故事,体验了那种心灵的震撼…。不禁要为这篇好文点赞!
肖湘生:
感叹晓兰的好文笔!
我是不敢再去云南的,因为高原反应让我受不了。
记得十年前去香格里拉的那一夜,我整夜未眠,只能坐着等天亮。
第二天游玩普达措森林公园,好不舒服,半路上差点晕过去,只能靠人扶着走完全程。
晓兰将梅里雪山游记呈现给我们,让我身临其境,开了眼界!
感谢晓兰,你让我足不出户看到了梅里雪山的美景,听到了梅里雪山的呼唤,我实现不了的愿望,你帮我实现了![强][强]

喻新民:
又看到小兰精彩杰作(梅里雪山的呼唤),跟着你的文字,我们走进了美丽边陲云南走进梅里雪山,听到远山在呼喚,走近它,走近它,梅里金山金光耀眼婉如仙境,在你的笔下祖国江山如此多娇。
一家子高颜值的游客给美丽云南带来了又一亮丽风景。真好,有时间是该去祖国的大好河山各处走走,看看,游游,为你们幸福的一大家子祝福点赞。
赞美你的评论太多我就不赘述了,这二天不知何故被封号了二天,不能发文聊天,今己改封,故可发文祝贺,迟到了见谅小兰。
吳灿灿:
因为眼睛问题,加上喜欢追剧,少了看手机微信的时间。
今天上午查看手机,发现@二月兰 的美篇游记《梅里雪山的呼唤》,顿时让我眼前一亮,马上认真仔细地读了两遍,禁不住连声叫好!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引人入胜的游记美篇。杨晓兰不但观察细致,文字优美,学识丰富,感情细腻,她的《梅里雪山》也是我心中深深的情结。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就从报刊杂志上认识了梅里雪山,它是一座神秘、神圣的雪山,是藏民心中不可攀登、不容亵渎之山,被西方人解读为:中国被积雪覆盖的金字塔。所有试图攀登与征服它的人,无一例外地一去不复返。所以后来明文规定,禁止攀登梅黑雪山。
以前也看过梅里雪山的金顶照片,非常感动,非常震撼!晓兰拍摄的这张照片,金顶更广泛,渲染力更丰富,给眼睛与心的冲击更强劲!
愿晓兰多发点旅游途中的照片,以抚慰我们饥渴的心。
我因身体原因,高反严重,不敢前往心仪的青藏高原,只能从照片与游记中神游!
刘志敏:
杨晓兰的巜梅里雪山的召唤》跟随优美文字我们领略了雪域高原的美景,为你美文点赞![强][强][玫瑰][玫瑰]
李藩湘:
读@二月兰 《梅里雪山的召唤》,犹如看航拍彩云之南风光片。游中有景,景中有人,人中有情。正是:世间有胜景,最美在云南;人间有美文,最胜二月兰。
狐狸:
看完 你的作品,感觉非常高兴。因为你的文笔有了很大的进步,是成熟作家的笔调风格了。除了寅飞机上“估计是高原引起的不舒服。”这一句值得商榷外,其他地方都描写精细准确,生动传神,两个家庭,10位成员都不同程度地予以介绍,侧重点不同,但人物性格都跃然纸上,了于笔下。配图照片也非常精美,能不能把金沙江大湾和日照金顶的那两张照片发我一份,好在美篇中用。
杨晓玲:
楊二姐的这篇游记写得确实好,我又像似去香格里拉、梅里雪山趣味盎然地遛踏了一趟。文章收藏了,谢谢!
金姣娥:
读二月兰大作《梅里雪山的呼唤》有感
好羡慕小兰,完成了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次“诗和远方”的旅行。
读小兰的文章,这标题就深得我心。梅里雪山,何止是向小兰呼唤,它一直在我的心中呼唤,只是我,回应得犹犹豫豫,未敢定板。
2009年,我和海清在云南和广西慢悠悠逛了二十九天,云南就占去了十七天。什么昆明、大理、丽江、腾冲、香格里拉、玉龙雪山等等,都扫荡了一遍,唯独这梅里雪山,总觉得太神圣,不能淹没在普遍的攻略里,一定要独立预算,另作安排。全因摄影师怕碰不到好天气,就多住些时日,守得云开日出,日照金山。理想很丰满,现实好骨感。我们很快荣升外公外婆,一眨眼,大外孙十一岁……
小兰用生花妙笔,以彩云之南的山山水水为蓝本,描绘出一幅极具藏文化色彩的宏伟画卷。随着徐徐展开的画卷,我看到了这两大家人轻松愉快,其乐融融的状态。
小蛋黄把白云喊成“棉花糖”,凸显儿童情趣。而那有模有样的舞蹈姿势,让人深感奶奶的文艺基因强大。双双在雪山垭口得悉中考如愿, 海拔4292的高度,托起了双双人生的起点,愿双双脚踏祥云,末来无限。
一路走来,见过千年菩提树,逛过月亮城、金沙江。美食、美景、美照,切切实实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跟着小兰一行来到了梅里雪山。
神圣的梅里雪山,以其巍峨壮丽、神秘莫测而举世闻名。一是它与生俱来的高不可攀;二是它周围气候的魔幻神奇。据说因梅里雪山因湿度较大,积雪又深,其主峰卡瓦格博峰,雪崩频发,令人敬畏。
1991年元月,中日联合登山队17人,毫无征兆集体遇难,7年后过在另一侧山坡发现15名遇难者遗骇及物品。2001年,当地人大立法,禁止任何人攀登梅里雪山。
禁山,则让梅里雪山和卡瓦格博变得更加神秘。对于大自然,人类最应该始终保持敬畏之心,不要总想着去试图征服大自然,因为大自然是不可能被征服的。
文章语言优美,情绪饱满,详略得当,言之有物,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特别喜欢小蛋黄和双双的加入,使得整个行程更生动活泼,富有生气。这哥俩,妥妥的一枚“双黄蛋”哦。
诗和远方的梅里雪山,我在远方始终凝视着你!
杨晓兰:
家庭结伴旅游,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去云南观梅里雪山纯属偶然,但结局圆满。儿子媳妇原定带孙子贵州游,老俩口准备回老家,认为休息比游玩重要。
与侄女卓儿聊天时,告之全家准备去云南看雪山,沿途边歇边玩不会很累,经考虑我们欣然同往。
旅游能让人的固有观念得到改变。老年人和青年人想法总有迥异,在陌生的旅途中,需要相互磨合,相互理解,才能达成愉悦和谐的共识。过程中就会有舍取的自然改变。
旅游是一种享受,享受大自然的美景,享受舌尖的美味,让精神和物质补充快乐能量,哪怕奢侈一点也值得,向年轻人学习。
九天的共处,收获了幸福和快乐。让我有了要把亲身经历写出来的欲望,文字成为了最好的依托。
《梅里雪山的呼唤》一文得到老师、朋友和亲人们的支持和厚爱,你们用优美文笔写出色彩缤纷点评妙句,烘托了文章外延的亮丽与内涵的升华,赠于我意外惊喜。特此表达最真诚的谢意!
二零二二年九月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