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打开您的健康码。”“您好,请您排好队,戴好口罩,保持一米线距离!”“您好,您需要什么帮助?”“您好,您需要打针、吃药了。”“您好,您今天需要核酸检测,这是给你订的饭送来”这些温馨的话语,是屈正庚和牛丹英夫妻二人参加抗疫活动十多天以来说得最多的话。

核酸检测3号台工作人员穿好防护服准备工作(图右一屈正庚)
他们是一对平凡的夫妻,但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夫妻俩义无反顾地担负起了各自的职责,投身到抗“疫”前线。屈正庚和牛丹英夫妇,一个是教师志愿者,一个是医务工作者,面对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夫妻两人齐上阵,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商洛学院教师屈正庚,40岁,中共党员,于2004年参加工作至今。他的爱人是商洛市中心医院的医务工作者,36岁,2006年参加工作。夫妻二人工作上努力认真,生活上相互关怀。

屈正庚在贴试管条码、登记信息,数棉签(图左一屈正庚)
8月15日,陕西商洛按下暂停键,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市闻令而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屈正庚和爱人牛丹英晚上9点多分别接到丹江水岸小区业委会电话、商洛市中心医院电话通知后,夫妻二人毫不犹豫地将11岁和2岁的两个女儿托付给了68岁母亲照顾,夫妻二人腾出时间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夫妻二人不舍地叮嘱孩子:“爸爸妈妈很快就回家了,你们要听奶奶的话,在家好好的!”孩子们的泪水虽然在眼眶中直打转,却还是懂事地点点头。纵使心中万般不舍,夫妻依然坚定地连夜赶赴抗“疫”一线。
“屈正庚晚上9点接到丹江水岸小区业委会主任电话,晚上11点到第二天4点全员核酸,让带领志愿者抓紧时间准备,迎接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同时承担一个检测台负责人。”接到任务后,他迅速组织党员干部成立青年志愿服务队,前往小区帮助下沉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屈正庚在给扫码登记信息(图右一屈正庚)
以后这个检测台的工作交给屈正庚负责,他给志愿者排好班,每天亲自带志愿者在丹江水岸小区居民核酸检测采样点,维持现场秩序,引导群众扫码、帮助居民完成扫码登记信息、解答居民疑问等工作,耐心解答群众问题,指导不懂操作手机的老人如何打开健康码。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加上炎热天气,不一会儿全身便湿透了,但他仍然克服困难坚持工作。为了防止人群聚集,现场引导群众有序排队,进行温馨劝导,保证人与人之间间隔一米,核酸检测现场井然有序。帮助群众提前做好核酸检测准备,有效缩短小区居民等待时间,用心、用情、用力助力刘湾街道办事处贺咀社区丹江水岸小区核酸检测“加速度”。每天坚持给小区居家隔离群众送菜等物资、小区巡逻。屈正庚每天志愿者服务结束后,还要照管孩子、父母,家中衣食住行。

屈正庚参加执勤(图右二屈正庚)
“他每天过得特别充实,把每项工作做的零失误。经过10多天的服务,丹江水岸小区群众都夸屈正庚工作认真仔细,干的漂亮,有耐心、有责任心。”丹江水岸小区群众郭越琦说。
“8月15日晚上3号检测台核酸检测,上级部门派来的是两名女性工作人员,扫码这位工作人员看着身材瘦小,有些弱不禁风的感觉。于是凌晨2点意外发生了,这位工作人员说她心跳加速、头晕恶心,无法继续工作,但是,这时还有很多人在排队等待核酸检测,况且这么晚了上级部门也无法令派工作人员来,在这样的紧急关头,小区3号检测台台长屈正庚同志二话不说,立即穿上防护服,拿起手机开始扫码,让核酸检测继续下去,直到凌晨4点半,3号检测台的检测任务结束。当他脱掉防护服时,自己的衣服全湿透了,脸颊上流着汗滴。但是他并没有喊累喊苦,脸上还表露出一丝微笑。”丹江水岸小区一位老奶奶说。

牛丹英给病人做核酸检测
“我们3号检测台有这样一位业主,孩子们都不在身边,家里只有老人,而且老人身体不好,隔天就要去医院做透析,老人健康码也没有注册,志愿者屈正庚用自己手机注册这位老人信息并在第二天将老人健康码打印并装在一个吊牌里,使这位老人做核酸更加方便。由于老人两天一次透析,他积极主动和丹南社区工作人员、物业联系,安排老人外出就医。”丹江水岸小区志愿者刘丽娜说。

牛丹英给病人做核酸检测
屈正庚组织的青年志愿服务队党员干部顶着烈日、冒雨工作,勇于担当、不怕困难,向小区广大居民大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保持一米距离,切实提高了丹江水岸小区居民疫情防控意识,筑牢了疫情防控安全防线。青年志愿服务队贴民心、接地气的现场宣传,受到丹江水岸小区居民的广泛称赞,充分彰显丹江水岸小区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疫情面前,马虎不得,我是党员,也是志愿者,疫情面前,就应该迎难而上,为小区群众守好这道防线。我们保护的是全小区群众的生命安全,作为党员志愿者,我们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一定要联合小区所有人员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把病毒拒之门外。”屈正庚说。
牛丹英给病人送饭(图左一)
屈正庚的爱人牛丹英是商洛市中心医院创生骨科的护士长,工作中,严谨细致,尽职尽责,对待病人有耐心,得到同事和患者的肯定。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8月15日晚上9点多接到商洛市中心医院电话后,立即去单位科室对所有病人及家属进行核酸检测,直到凌晨1点回家。8月16日继续按时上班,因特殊情况晚上10点才给家人打电话说从今天开始需要住在医院,不能回家,还一直在电话叮嘱屈正庚在志愿者服务时要戴好口罩、勤洗手、勤消毒,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就这样一家人的生活分开了,牛丹英没有带任何生活用品。第二天清晨4点,牛丹英的丈夫屈正庚打电话询问爱人需要哪些东西,快速整理了爱人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就急冲冲去丹江水岸小区核酸检测点维护秩序,一边维护秩序,一边打电话,通过便民服务热线,把爱人需要的生活必需品送到医院,心里一块石头才放下了。“以前都是她担心我多一些,这一次,我更担心她。因为她是医护人员。”在屈正庚的话语间,透露出他对妻子的关切。夫妻俩在工作之余,通过微信相互加油鼓励,并坚信一定能够快速战胜这次疫情。
牛丹英说:“小伙子,口罩戴好,不能露出鼻子的,体温量一量。”有条不紊地在科室疫情防控。每天不能按时吃饭,下午3点才吃中午饭。“这段时间特别忙,不仅要给病人打针、喂药,还要给病人订饭、送饭、核酸检测,同时还要接受随机分配的临时性工作,协调科室其他疫情防控事务。自己非常累,但是看到病人病情缓解,身体健康,心里特别快乐。我每天只能通过电话和视频,让孩子看到妈妈在干什么,做啥工作。现在关键时期,自己无怨无悔参加抗疫工作也是我人生价值的体现,让自己生命更加有意义和价值。”但在她的身上看不到一丝的疲倦,每时每刻牛丹英都以最好的精神面貌迎接疫情的考验。
“我和妻子仅仅是万千抗击疫情大军中的一员,在这个特殊时期,守好‘大家’,才能保护我们的‘小家’,我也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战胜疫情。”屈正庚说。
疫情无情人有情,屈正庚和牛丹英夫妇,是众多处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夫妻中的一对,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是面对疫情无所畏惧的强者精神,也是疫情之下大家携手共渡难关的坚定决心。(彭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