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陕西眉县猕猴桃早已闻名天下,十多年前我曾去过一次眉县,看到马路上一街两行的猕猴桃,尤其是山坡庄稼地里一眼望不到头水灵灵、空气中弥漫的香甜味,我就想眉县人发财的机会到了,果不其然,不久这玩意儿就被列为陕西省宝鸡市眉县的水果特产,成为了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项目。

眉县南依秦岭,北跨渭河,高入云宵的太白山赋予了大自然太多的灵气,不仅让这里的小伙壮如猛虎,姑娘堪比仙桃,连这里的气候也是终年湿润温和、雨量适中、土层深厚肥沃,成为了猕猴桃的最佳生长之地。而早在1978年,中共眉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就开始了猕猴桃种质资源调查和人工栽培试验,把这里建成中国最早人工栽种猕猴桃的地区之一,先后选育和引进推广了美味、中华、软枣、毛花四大品系,徐香、海沃德、秦美、红阳等20多个新优品种,形成了以徐香、海沃德、翠香为代表的绿肉猕猴桃系列,以红阳、脐红、楚红为代表的红肉猕猴桃系列,以华优、金艳、早金为代表的黄肉猕猴桃系列。特别是徐香猕猴桃具有柑橘、草莓、甜瓜、菠萝等水果混合香味,香味浓厚,酸甜可口。2010年0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眉县猕猴桃”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9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2022年夏秋之间,我刚刚从广西南宁、海南三亚返回北京,因为听说大兴区有了疫情,我赶紧从朝阳区悄悄溜回西安,没想到西藏、三亚、兰州、乌鲁木齐这些旅游圣地也发生了疫情,西安自然就有几个区接二连三跟上了,窝在曲江的一个小区里,天南地北的朋友一看我出不来了,开业、庆典、产品上市的老板们就不约而同的求我,写几幅字吧,“表一表心意即可!”盛情之下,我只好写上“大展宏图”“乘风破浪”“气正如山”之类。自然,“习酒”“女儿红”“河套王”“三粮液”的酒名也名列其中。人嘛,谁没有几喝酒的狐朋狗友,小学的、初中的、大学的,这协会那商会还有学会研究会,认识的不认识的“挂上号的”,光陕西老乡叫起名字的就有五六千人。吃人的嘴软、喝人的手软,以李投报,写些书法、自媒体文章,拍些短视频还一下人情,本来就是眼下的一种时尚,开心愉悦之中一阵秋雨淅淅漓漓,天终于晴了,疫情也消停了,该到外地拍节目去了。

朋友圈聊天之中,网名“好味道源于大自然”的宝鸡眉县村支书闫红斌先生,说中秋节到了,“我能否寄你一些猕猴桃?”说实话,我没有见过他,知道他寄礼品其实就希望推广一下村上的猕猴桃,恰巧一周前,我们中央电视台正好在【新闻联播】中,以《走进县城看发展》,专题报道了陕西眉县质效并举促高质量发展,他很兴奋,说是家乡这一下子出名了,“我的猕猴桃该走向全国了”。他的话没错,如今,眉县猕猴桃早已名扬全国,走向了全世界,作为土生土长的陕西人,为他们鼓与呼,其实也是为我自己壮脸,毕竟“亲不亲,故乡人!”每每走在北上广深,走在伦敦、华盛顿这些海内外的大城市,看到来自陕西眉县的猕猴桃,我就立马张开了笑脸,“这是熟悉的故乡的味道,一辈子也忘不了!”(李长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