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继往开来)
生日忆母
周 立
生日如期而至,但是慈母温馨的问候却不会再有,母亲已然去到另外一个世界,静静地躺在了那一方她挚爱的土地。

生日如期而至,但是……
母亲出自书香门第,外祖父养育了三男二女,母亲排行第二,是家里的大姐。
旧时湘地重男轻女风气极盛,加之外祖母身体常年欠佳,母亲得不到像舅舅们这般同等的读书机会,而是很小就被安排操持家务,洗衣做饭、带幼弟细妹,但她毫无怨言,总是尽全力把家务事做得十分完美,得到长辈的赞扬和弟妹们的欣赏。
母亲没读过什么书,唯一的学习经历有两段,一段是在二舅三舅读私塾时,她负责给他们提书篮和接送他们,得闲时在私塾学堂窗外听讲,偷师学习了一些,一段就是在结婚前跟着我父亲到他任教的学校,读了两年高小。这两段经历加起来也就最多三年的学习时间,但是母亲却算是能识文断字的人了,读书看报不在话下,不少我初中时看着一脸茫然的生僻字她居然都能认识。
在我看来,最为惊奇的是母亲非凡的记忆力。她超强的记忆力其一是对特殊日子的强记能力,其二是体现在辨认人方面(此一方面后面再发小文叙述)。上辈和同辈的至亲,这些人等的生日母亲是记得一清二楚的,儿女的、儿媳的、女婿的生日更是信口拈来,百分百的准确。孙辈外孙辈是哪天出生、生日是什么情形或者节气都可以讲得明明白白,甚而至于村里与我们五姊妹年龄相仿的小孩的生日居然都能烂记于心。
她从来就不要什么记事本什么备忘录,所有数据就储存在大脑里,但凡需要可以随时从中调取。因此,每当舅舅舅妈、姨父姨母生日,母亲总会提前一天通知哥哥姐姐和我,吩咐我们务必及时打电话向长辈问好,姐姐姐夫、哥哥嫂子过生日亦是如此。
至于我和妻子的生日,母亲自会按惯例告知哥哥姐姐,并会在生日的清晨专门打电话致以问候。虽然是年复一年常规操作,但是每到那个时刻,我们还是非常激动也非常感动。我记忆力没有得到母亲的遗传,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既然不具备最强大脑我就笨鸟先飞,把亲人的生日一一记录在备忘录上,让电子数据及时来提醒我,算是变通地继承了老人家的这一项优点。
每次生日,当我接到母亲的电话,我都会强调“儿的生日就是母亲的难日”,自己可以淡然对待,却要特别感谢父母的生养与教育。但是母亲总是不徐不疾轻声叮嘱 在外面千万要照顾好生活起居,尤其是生日更不能亏待自己。
近些年微信普及,母亲也有了手机和微信号。风趣的哥哥给她注册了一个有点小霸气的微信账号名-“侠胆琴心”。母亲日夜琢磨如何使用微信,竟然被她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能够与时俱进地在我生日时特地与我视频连线,通话结束后还会发来100元到200 元不等的慰问红包,暖心而又充满爱意,每次都让我感动不已。
母亲的新坟挨着父亲的老坟,阔别 16 载的他们重聚了。我之前梦见父亲,他从来都是不言不语;而今再梦到俩老,父亲说话恢复了语文教师的幽默与犀利。母亲则总是慈祥地望着我,满脸都是笑盈盈的。我安心了,他们在那边一定过得很好。
从这个生日开始,我就成了没妈的孩子,成了一棵草,再也不会收到母亲的电话或者微信问候了。但是慈母无私而又厚重的爱,却会让我永远铭记于心。(2022.8.26)

从这个生日开始,我再也不能…
尾韵:我想天堂一定很美,妈妈才会一去不回。一路的风景都是否有人陪?
《天堂一定很美》(抖音)
如果天堂真的很美,我也希望妈妈不要再回。怕你看到历经沧桑的我,会掉眼泪……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部分作品:
点击链接-周立作品
点击链接-肖宇亮作品
作者简介:周立,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湘人居鄂。曾经的文学青年,追随当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潮流就学于理科,从此与文学分手。现偶尔用已生锈的笔,记录生活点滴。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