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文/孙庆玉
说来音乐确有教化作用和钩沉的本领。每当我听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首歌时,心灵就感到无比的震撼,从小学到大学,那些曾经教过我的老师们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眼前,光阴荏苒,但依旧是那样的可亲可爱。应十分感谢这首歌的作者和歌者,它生动地展现了教师春蚕、蜡炬的奉献精神,道出了老师一生的苦和乐,歌曲中字句音符里都流淌着老师的情和爱,同时它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校园时代,唤醒那些被时间湮没的记忆。
刚入学时,我们坐着小板凳,望着小黑板,一双双天真渴求的大眼睛,每天看着老师那辛苦而又快乐的样子,看着老师那敦厚而又风趣的样子,看着老师那严肃而又慈祥的样子,觉得老师真的很神秘,天底下的事情没有不知道的,每天我们都能学到新鲜的东西,这时候,对老师的敬畏、崇拜真的胜过了父母。
记得我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郭老师退休回家,临行时,我们都哭得泪人似的,哽咽着拉着老师的手不让走,是另一名孙老师将我们揽在怀里,母亲般地抚慰着,这场面真是一生难忘。

小学毕业升初中的时候,是在县城南关小学设的考场。好像是个深秋季节,早上五点多我就起来了,用白开水泡了一碗玉米面饼子,一口气吞下,匆匆赶往村头集合,这时教我们的李德厚老师还有几个同学已在等候。那时没有任何交通工具,都是步行进城,我们十几个人在李老师的带领下,有前有后,有左有右,像是天上大雁北归,一会儿叽叽喳喳,鸟儿般快乐,争议着、兴奋着,一会儿鸦雀无声低头惦记着考场,只听得脚步声声。走出路沟(当时南屯子村至南关是一段丈余深的天然路沟),身后有红又大的太阳才露出脸来。进考场前李老师千叮咛万嘱咐,考试结束后,他又买了热烧饼在大门口等候。这次考试回报了老师平日里的辛劳,孙庄小学在县里名列第一,后来县里由此专门嘉奖了李老师,并调他上县一中任教。
全校师生一起痛哭的场面我经历了来两次,再一次是上高中时,当听到毛主席逝世的那一天,全一中校园里哭声雷动,是校领导,是老师们含泪把一朵朵小白花戴在我们胸前,当时我泪眼模糊,只觉得世上老师最崇高、最可亲。

1978 年考中专的时候,我报了四处师范,一心要当一名好老师,最后被齐河师范录取。那个年代,即使考上中专也是件了不起的事,大部分村里连个高中生也没有。全村上下奔走相告,“咱村出了先啦!……”家家争着请吃饭,请不上的就送到家里去,真是小地方人情暖啊!临行那天,乡里乡亲像是送孩子参军,把我送到村头,直到看不见了才慢慢回去。
两年的中专学习很快就要过去,按照常规,毕业前我们要有两个月的实习期,我去的地方是钱玉联中(好像当时属于齐河县南北公社),一块实习的还有十几名同学,都非常激动,因为向往多年的老师梦马上就要实现了,我的实习课是政治、语文还有美术,当登上讲台的那一刻,看见孩子们的那一双双求知的大眼睛,听见孩子们那一声“老师好!”,这时的你,不只是激动、幸福、自豪,猛然间,一种强大的责任意识占据了整个脑海,一种父母之爱油然而生,啊,老师,老师,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为了这一刻我梦想了多少年啊!三尺讲桌,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莫说这些教具简单,我愿用全部的心血凭着它们将知识变做清泉来滋养浇灌孩子们的心田!

两个月的实习是短暂的、愉快的、难忘的。回校的那天早上,天下起了小雨,我们收拾好行装与校长、老师相拥告别,坐上了学校派来的一辆敞篷汽车,出了学校刚到街上,我们惊呆了,只见几十个孩子冒雨在等候着我们,看见车过来,他们边跑边喊着我们的名字招手示意,“老师好”,“老师再见”,“一路平安”,“再回来”……因怕打扰孩子们,前一天没有说我们要返校的消息,他们是闻讯自发而来,看见这般光景,我们不由得流出了眼泪,多想再抚摸一下这些熟悉可爱的面孔啊!雨水和泪水混合着,我们渐行渐远,霏霏细雨,朦胧中影影绰绰,见他们跟着、跑着、喊着,他们的影子逐渐小了模糊了,村舍的影子也逐渐小了模糊了。
古贤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单从这句话上,就不难理解老师这个职业的崇高和美好。老师,历来都受到尊重,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私塾也好学堂也罢,老师也都是有修金的,也许是我们这个国家,儒家思想几千年来一直法天则地规范着人们,倡导师道尊严的缘故吧!但不管怎样,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尊师重教的民族,老师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因为尊重老师就是尊重知识的传授,就是尊重人才的培育,就能赢得世界的未来。最近领袖的“扣子说”很值得深思,他教导我们要从小解决好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问题。是啊,人的因素无论在任何社会形态中,在任何社会制度下,都是第一因素,都是决定因素。

作者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