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8月26日,一个秋高气爽、花果飘香的日子,“从个体出发新教育”走进云南省新高考十大试点学校、云南省一级一等高完中宣威六中高一年级372班和373班,开启了“新课标新高考下的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的新篇章。
8月26日,“宣威六中三标课堂启动仪式”在六楼报告厅举行,孟国泰先生作主题报告《新课标与新学习》,着重指出了“新课标下高快学习的要旨、方法和途径”“己文化的重要作用”“小组建设中的三大关键工程”。何学平校长主持启动仪式并作重要讲话,他特别强调了“自主、主动、创新”在新课标学习中的重要性。
由于认床,孟国泰先生头晚一夜没合眼,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激情演讲与金句频出:
“立国先立人,立人先立心,立心先立志;志立则心立,心立则人立,人立则国立。”
“心想事成的原则是,心想,事不一定成,但心不想,事一定不成。”
“正确价值观不仅关乎一个人的发展方向,也关乎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
“工具不同,效率不同;平台不同,高度不同。”
“角度决定态度,态度决定高度,高度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人生。”
“世上只有废人,没有废物。人废了,一切金银财宝全是废物;人若不废,一切都是金银财宝。变废为宝,正是积极心态者的奇迹。”
“一听就懂,一做就蒙;一看就会,一做就毁;一想就乐,一做就错。”
“听过看过,不算学过;思过讲过,才算学过;做过用过,才算真学过。”
“人若被动,做一题都是痛苦的;人若主动,做100题也是愉悦的。”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通,高考的最高境界也是通。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学十遍不如讲一遍。”
“人人都是小老师,个个都是好老师。”
“每一个学生都是画龙点睛的小老师。”
……


启动仪式后,孟国泰先生就一头扎进课堂,开始了高一年级九大学科的“三标课堂”指导,首先是政治课、化学课、物理课、历史课,然后是语文课、英语课、数学课、地理课、生物课,孟先生的指导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站着指导“三标课堂”,依然是孟国泰先生标志性动作,他不时走动,观察着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
在8月27日早上的高一数学课上,孩子们现场做了三道拉分题。在孟先生的指导下,用“限时测评改”的流程,数学老师没有讲解半个字,孩子们就很快完成了任务,博得满堂喝彩!
在下午缪应寿老师的生物课上,当孟先生发现缪老师在两个简单的表格里分别提出了4个问题,动情地说到: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提出问题需要想象力。让我们为缪老师的想象力喝彩吧!
在9节“三标课堂”的指导中,孟先生号召孩子们向大老师们学习,学习他们认真仔细的备课品质、准确流畅的表达能力、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9节“三标课堂”上,孟先生一直强调“思维”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并指出:
为什么在学“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是什么”时,大家都学得很快,而在发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发展规律”时,就费劲了呢?因为它要求学生动脑思维了!
为什么在学“生产力、生产关系是什么”时,大家都学得很快,而在论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时,就很难了呢?因为它们一样要求学生动脑思维了!
为什么在学“什么是分类”时,大家都学得很快,而在如何“进行化合物的分类,数学整数的分类”时,就有难度了呢?因为它们同样要求学生动脑思维了!
孟先生停了停,提高声音一气呵成地接着说道:
思维有六大特性(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批判性、深刻性、广阔性)。
思考有三个:独立思考、辩证思考、快乐思考。
思路有十条:跳出框框想一想,由此及彼想一想,颠来倒去想一想,虚实结合想一想,拐过弯弯想一想,设身处地想一想,加加减减想一想,缩缩扩扩想一想,四面八方想一想,异想天开想一想,最后形成思想。人=一堆碳水化合物+思想,一个人如果没有思想,他就是一堆碳水化合物。
科学家研究发现,这堆碳水化合物只值27.5元。教育就是要在这堆碳水化合物上赋予思想!
思维、思考、思路、思想,是打通新高考的不二法门!
孟先生话音刚落,教室里便响起了热烈掌声。
看来,孩子们的思维、思考、思路、思想,正在打通!

作者:青力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