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行
王子昆
陈响初中、高中虽然受了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但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成绩总比别人高出了一大截。高中毕业正赶上普及教育,小村办高小,大村办初中,公社办高中,缺老师,陈响就回村里当了一名民办教师,教初中语文。
陈响第一天来到学校报到,校长接待了他,并安排他去听课,他听了一周,对语文教学有了了解,便开始独自上课了。由于他备课、讲课认真,业务能力又强,很快就得到了领导、老师、学生的好评,陈响也自认为良好,因此每天喜滋滋的、乐颠颠的去学校上班。
过了些时日,陈响正在上课,进驻学校的贫下中农代表突然闯进了教室,对陈响说:“陈老师,大队书记让你抓紧时间给他写一个发言稿,一会儿他还要到公社发言呢。”
陈响说:“您看我不是正在上课吗?还是让别人去写吧。”
贫下中农代表说:“村里就你会写,你让我找谁去?快写吧,耽误学生一会儿上课不碍事。”说罢把纸和笔往陈响手里一塞就出去了,在一旁的校长对此也无可奈何,因为贫下中农代表对民办教师有绝对的支配权、指挥权。
春天,一个非常忙的插秧季节,一连下了两三天雨,生产队为了不耽误稻子生长,决定让学生停课帮忙插秧。陈响领着学生来到地里,插着插着,有个学生把稻秧插歪了,成了一个月牙形,被队长发现了。
队长对陈响说:“陈响,学生把秧插歪了都不闻不问,你这个老师是咋当的?”
陈响回答说:“我只顾自己插秧,没有看见学生插的秧,所以就不清楚。”
队长接着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你的眼睛长到那里去了?”陈响被队长批评的无言以对,只好默默地接受了。
除了特殊情况,陈响还是能够正常上课的。有一天陈响课讲得正酣,有个调皮的男生,不听课回过头去跟后边的另一个男生说话,影响了上课。陈响停了课,走下讲台,用手抓住那个调皮男生的肩膀,把他拽了回来,让他坐正继续听课。调皮的男生当下没说什么,下了课回去告诉了他母亲,他母亲立马就找到了办公室大吵大闹,说陈响不应该体罚他孩子。
陈响说:“我没有体罚他,只是用手拽了一下他的肩膀。”
那个男生的母亲说:“你说没有体罚,那我儿子的肩膀为啥红肿了?”其实男生肩膀红肿是另有原因的,可男生的母亲非要说是陈响给弄的,陈响也没法儿说得清楚,后来在众老师的劝说下,那位男生的母亲才放过了陈响。
本来陈响当老师好好的,这下有点心灰意冷了,回去跟父母说了自己的难处。父母安慰他说:“你说当民办教师不好,除了当民办教师,你还有别的出路吗?如果不当这民办教师,就得回生产队种地,风吹日晒,吃苦受累,你能受得了吗?那下场会更惨。”陈响一想也是,于是听从了父母的意见,硬着头皮还是回学校继续当民办教师去了。
后来,国家有政策,民办教师通过考试可以转为公办教师。由于陈响学习好,再加上当民办教师的历练与知识的长进,很快就考上了公办教师,拿上了工资,吃上了商品粮,成了非农业户口,工作稳定了,收入提高了,陈响在工作上偶尔有点不愉快,也就无所谓了。
又教了一段时间,陈响觉得农村教书事太多,学生家长素质不高,找老师的麻烦也太多,怎么也不如城里教书好,于是就想到城里去教书。正好有妻姑夫在县城一所小学当校长,陈响就去找妻姑夫,他没有说在农村教书不好,而是对妻姑夫说:“我想到城里教书,一是妻子好找个工作挣点钱贴补家用,二是将来对孩子念书有好处。”妻姑夫对此很是理解,于是就答应帮陈响调动工作,时间不长,陈响就被调到城里教书了。
来到了县城,接触的人多了,接触的单位也多了,那时候从上到下还是不看好教育系统,教师被人称作穷教书匠、臭老九没有改变,在各行各业中总是比别人低一等,想办一些事情总是不如别人办的得心应手。
那个年代物质缺乏,尤其是日常生活用品更是如此。有个星期天中午,陈响妻子正在做午饭,突然发现家里没有咸盐了,于是就让陈响到供销社去买,陈响来到了供销社。
供销社售货员问:“你要买点什么?”
陈响说:“咸盐。”
售货员说:“咸盐原来进的就不多,昨天就已经卖完了。”陈响扑了个空,只好到邻居家借了点,中午饭才算应付过去了。其实这样的事不光一次,已经多次了。陈响想如果自己在商业部门工作,缺这缺那的事就不会发生了,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
于是陈响想跳槽到商业部门去,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当校长的妻姑夫,妻姑夫也支持。妻姑夫说:“小陈,县里的一个领导跟我是师范同学,我去给你找找他,看行不行。”说完妻姑夫就找那位同学去了。
回来妻姑夫对陈响说:“我的同学答应商业部门这边他来办理,但县教育局还得放人才行,咱们再去一趟教育局吧。”妻姑夫带着陈响来到了县教育局局长家里,把情况跟局长说了,局长没有马上答应,只是说还得考虑考虑。
局长夫人见妻姑夫和陈响空手而来,揶揄道:“虽然我们关系很好,但也不能就那么容易的把事办了吧。”听了局长夫人的话,陈响立马买了一些贵重的礼品,让妻姑夫送给了局长,调动手续很快就办下来了,陈响如愿到土产公司上班了。
当时不少人对陈响羡慕至极,当教师时陈响挣34.5元,而土产公司营业员挣56元,工资高了,便利也多了,不仅自家占了许多便宜,还为亲戚朋友办了不少事,解决了他们的许多问题,在社会上也受人尊敬,陈响感到心满意足。
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因此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越来越高,又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搞活,土产公司逐渐地走上了下坡路,后来土产公司赶上裁员,陈响就被裁掉下岗了。
下岗后的陈响一没技术二没特长,人们再见到他时就成了一名盖楼房的小工了,灰头土脸,衣衫不整,挣钱不多,还得养家糊口交养老保险,生活过得很艰苦,真正成了哑巴吃黄连。

作者简介:
王子昆,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柴沟堡二中语文退休教师,67岁。《世界文学》优秀签约作家,多年来一直从事写作,作品集有《散文》、《小小说》、《当年往事》、《参悟文》、《游记》、《征稿文》共计十五万多字,曾在《快乐老人报》、《张家口悦读》、《七十年师范,育桃李满天》(柴师七十年征文)等发表过数十篇。
🍀🍀🍀🍀🍀🍀🍀🍀🍀🍀🍀🍀🍀
纸刊《白鹭文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