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永远在我心中
余 芳 珍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写了《党在我心中》。从一个普通的高中毕业生成长成为一个人民教师并入党,在其间我始终把党放在心中,兢兢业业地为党的教育事业而努力工作一直到退休。今天我再写《党永远在我心中》,向党的二十大汇报一个退休普通党员的思想和工作。
我退休后随女儿来到广州,在这里我又找到了一片天地发挥余热。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农林街的义工大姐,并成为她们中的一员。几年来,农林的大街小巷都留下我们姐妹的身影:如上门探访、节日陪伴、义做义卖、义教老师。我很荣幸地成为“亲善大使”。我对接的是一位独居长者,八十多岁,年轻的时候,她也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贡献。老伴走得早,子女又不在身边,一个人居住很是寂寞。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就组织义工上门探访陪伴,一个星期一天。我和同伴每星期三上午九点准时去到她家陪她聊天,后来慢慢熟悉了,我们就更多话题,从她年轻工作一直聊到她退休到她老伴走了。高兴之余她还唱粤语歌给我们听,虽然我听不懂但从她的笑容里可以看出,有我们的陪伴她非常的开心。我们也跟她互动一起唱《我的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如遇到天气好我们就陪她到公园里散步唱歌,有时陪她去超市买菜和生活日用品。后来由于疫情原因中断了这种服务,我也离开东山口搬到广钢新城居住。但我仍然是农林家综服务中心老年大学的义教老师,每星期五去农林街文化站上旗袍课,乐得其所。
疫情反反复复。我住的曼宁社区要招募志愿者协助做核酸和电访工作,一看到此通知,我立马报名参加。穿着封闭不透气的衣服,汗流浃背,才真正感受到了疫情严重的时候,那些医务工作者有多辛苦。虽然现在核酸检测已经成为常态化了,但医务人员和志愿者还是坚守岗位。疫苗接种第三针工作有些居民因各种原因没去接种,社区就登记备案,然后招募志愿者电话联系动员她们去接种,我也积极报名参加,对着表一个个询问什么原因没去接种,我们的话语要温柔、清晰流畅询问然后要细致、耐心地听他们诉说原因,有些居民很客气回答原因,也有少数居民不理解牢骚抱怨一大堆,我们便耐心听完,然后又轻声细语,态度诚恳地对他们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和接种疫苗的好处。一天下来也是口干舌燥。但觉得自己做了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也就把一切辛苦转化成快乐的一天了。也许这就是一个党员应该要有的心态和行为吧!
我也非常地庆幸退休之后能发挥自己的余热,继续为社会为中老年朋友服务。我属在的广东省老年文化协会要编写协会成立十五周年纪念册,当刘会长要我负责收集十五年来协会开展的大小活动的资料,我也二话不说,尽心尽力地去做,后来我还成了巜纪念册》的编辑。我们编辑部的几个老党员在总编潺潺的带领下,义务的将一本厚重的“巨著”完成了。正所谓:有志者不在年高。只要他、心中充满阳光,他就能做到。特别是党员,无论何时何地,他都能找到发挥余热的岗位。
去年“七一”,我和朋友带着礼品去聋哑学校探望那些失聪的孩子并举办‘了一场特别的活动,带着孩子们到朋友的山庄体验果园采摘活动。他们虽然说不出话,但用他们清澈明亮的眼睛认识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同时感受到大人们对他们的关爱与关怀!
我做的这些工作,都是一些非常平凡的小事,但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我也愿意一直做下去,永远记住自己是一名党员,党永远在我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