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曦中的采样人
文║倪双民
“赶紧起来做核酸!赶紧起来做核酸!……”梦乡中听到了喇叭中不断反复的呼叫。赶快唤醒妻儿穿衣洗漱,戴上口罩,出门去做核酸。
村道上,人们打着手电,扑扑踏踏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村民们三三两两,呼老唤幼的向广场集中采样点走来。到了采样点,看到村民已经聚集了不少,采样的医护人员正在灯光的映照下紧张的忙碌着。“按秩序排好队,间隔一米,带好口罩!不要着急,打开二维码,耐心等待!”
“我咋忘了戴口罩?谁有口罩,借我一个。”一位老人突然喊道。旁边递过来了一只口罩,看不清那人的模样,老人说了声:“谢谢!”我有点感慨:“现在的社会真文明,老人也会用‘谢谢’来表达谢意了!”
等待检测的人流在慢慢的向前移动,有的踮着脚尖期盼着能快点检测到自己,有的弯着身子在数着前面还有几人,有的回过头向后张望,想看看有没有自己的亲戚或者邻居。没有吵闹,没有抱怨,人们似乎觉得核酸检测是一件及其庄严的事情,往日打情骂俏或者说酸话的情景是看不到的,看见熟识的人只是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临到近前,出示二维码、摘下口罩、下蹲张嘴,像洒水扫地一样习以为常;工作人员扫码采集信息、采样取样,动作娴熟如行云流水一般顺畅。
“我的二维码找不到啦,咋办呀?”眼看就到跟前了,一位大伯着急地对工作人员说。“大伯,您别急,能记住您的身份证号吗?”“能记住!能记住!”“您报一下,我替您录信息。”他在录信息同时还不忘提醒后边的人:“大家耐心等一下,马上就好。”其实人们并无不耐烦,反倒觉得穿着白色防护服的医生护士善解人意,十分亲切,虽然看不清他们的容颜,人人都感受到了丝丝温暖。
终于到我做核酸了,无意间听到了采样人的对话:“我的脊背都湿了!”“我也一样,身上全湿了!”看看后面长长的队列,一人说道:“不知道今天能不能早点做完?”“但愿吧!”虽然看不清他们的容颜,但我真切的感受到了他们的辛苦。我轻轻地问了声:“做核酸咋要来什么早呀?”“全员核算全县要做几十万人,样品要赶早送到县医院,要是迟了今天的样品就化验不出来,结果就出不来!”“哦,我知道了,你们真辛苦!”做完核酸,我轻轻的说了声:“谢谢!”他们回了声:“不用谢!”又开始忙碌起来。
六点多钟,广场上等待的人已经不多了。工作人员经过大数据统计得知附近还有十多位村民没来,其中有因为长年卧病在床的老人,有因跌伤腿脚行动不便的伤者,还有个别不够配合的,必须上门去做。另外还有两个村民小组居住分散偏远、交通不畅,需要上门服务的。
“我能和你们一起,帮你们提提袋子吗?”征得负责人的同意我和他们一同前行。走进村子找到相应人家,他们先敲门:“大娘,我们是做核酸的,您的病好点了吗?”进到屋子,走近床边轻轻扶起病者一人采录信息,两人配合采样,很快就做好了,也许是熟悉的缘故,他们还给大娘带来了相关药物,叮嘱大娘按时服药,期盼大娘早点好起来。
做完这几家,已经七点多了。经排查五保户王刚还没做,他平时做事总是拖拉,有时总是找不到人影。“大嫂,你的邻居王刚咋不在家呢?”“那不是在村口的树上打核桃呢。”我们急急忙忙赶到树下并大声呼喊:“王刚,集中做核酸,你咋不去呢?快下来做核酸吧!”“前天刚做过么,天天做这有啥用吗?”树上的王刚磨磨蹭蹭不愿下来。我试探的说:“就他一个不做算了吧。”“不行,全员核酸要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快下来吧,医生们多辛苦,还不是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你就别耽误事了。”随行的村干部好言相劝,王刚终于从树上溜了下来,给王刚做完,大伙一起赶往另外两个村民小组。
这时太阳爬上了山尖,山里的一切好像都镀上了一层金色的霞光,清新而美丽,鸟儿欢快地在枝头歌唱,路边色彩斑斓的山花顶着露珠欢笑着,似乎在欢迎这些身着白衣的天使。他们顾不上欣赏悦耳的鸟鸣。来不及观赏山间奇异的美景,拖着疲惫的身躯,迈着沉重的脚步翻山梁,跨沟渠,一家家一户户挨家逐户地做着重复了千万次的采样筛查。初升的朝阳映在他们洁白的衣服上,纯净而美丽。此刻,虽然看不清他们姣好的面容、美妙的身躯,但我知道这就是天使在人间的模样,为了驱赶瘟疫,为了他人的健康,不顾劳累,不知疲倦,爬山涉水,呵护他人,这就是菩萨的度量、女神的心肠。
当做完最后一人时,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再次确认任务完成时,他们才脱下密封的防护服,眼前的情景让我惊呆了:头上的秀发紧贴在两颊,脸上那深深的勒痕清晰可见,鼻翼的汗水顺着唇边往下流,衣服几乎湿透……
这是八月的清晨,留在我心里深深地一幕,那首熟悉的旋律似乎又在我的耳畔回响: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你最美,你最累,抗疫英雄你最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