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秋
耿志平/甘肃

一场秋雨,终结了夏的炎热,那种让人满头大汗昏昏欲睡的天气终于成了今年的历史。在凉爽的同时,又让人有点措手不及,温度降的太低,只有十七八度到二十一二度,很多人加上了外衣,那些不怕冷的小伙子,穿着短袖,看得人凉飕飕,仿佛自己都不暖和了。
干渴的土地好不容易迎来了降雨,那些低垂着头的覆膜玉米棒子,无精打采,早早显出衰败的样子,了无生机。与露地碧绿挺拔的玉米截然不同,一个缺少水分生长不良,一个地气调和精神饱满。
新闻里,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干涸了,露出了石桥。位于长江流域的淡水湖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温度高,不下雨是最大的原因,人们对自然的破坏,已经让人类受到了惩罚,我国本来淡水资源就少,如果持续干旱,后果很严重。有一个公益广告说:如果不珍惜水资源,人类最后一滴水就是自己的眼泪。虽然说的有点长远,但绝不是耸人听闻。如果人不保护自然,任意破坏生态环境,只能是情况越来越糟,赖以生存的地球就会发生变化,到那个时候,生存后果不堪设想。
《幽梦影》里说:“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很佩服古人的智慧。再美的鲜花,如果缺少了蝴蝶的翩跹起舞,就会少了灵动。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与“山不可以无泉”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三天断断续续的雨,让庄稼树木花草喝足了水分,也让院子里铺的砖头变成绿色,湿滑,走过时必须小心翼翼。生活在小城里,每天看着车来车往,看着小区院子里悠闲打扑克的男女,心中多少有点羡慕。木槿花成了院子里唯一装点秋色的花卉,那一朵朵淡紫色或者玫红色的喇叭状的花,让人看得欣喜万分,为枯燥乏味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每次路过,我都会驻足观赏一会,生怕错过了这份秋天的赐予。春花的绚烂,夏花的静美,秋花的含蓄,都给人带来清新愉悦,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就会单调的无趣。
路旁的旋覆花、格桑花、百日菊,恣意地开放着,它们才不管有没有人欣赏和赞美,在一年一度的盛开里,把最美的样子展现出来,不怕狂风暴雨的侵袭,活出了自己,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我院子里的向日葵,番瓜,玉米棒,茄子,辣椒,韭菜,白菜,黄瓜,西红柿,油麦菜长势喜人,一分地的黄豆也是硕果累累,现摘现吃,没有农药,是真正的无公害蔬菜。每次采摘都很有成就感,采摘过程就是一种快乐的享受,这是买的吃菜的人所体会不到的。朋友很羡慕我有自己的大院子,既可以做生意又能种菜种豆,我自己也很满意这一片乐土,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春天的付出没有白费。
相比春的博发,夏的火热,冬的银装素裹,我更爱初秋,静待作物的成熟,看着它们一天天由繁盛走向成熟直到衰亡,就像人的一辈子,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不是人力所能为。

(投稿微信13830441551)

作者简介:耿志平,七零后,原籍甘肃镇原人,定居黄河象故乡合水,爱好读书写作,有文章在《九天文学》杂志和公众平台发表,都市头条实力作者,数十篇作品被都市红榜和热点精华推荐收录。写作出道不到半年,以文章朴实多彩受到读者关注,成为庆阳网红作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