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根亲文化素材,助推乡村文明建设
——播州江夏文化促进会十年工作回顾
“千年播州,牂牁故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聚洪洞之百姓,纳湖广之众氏;蒋宋澄虞,罗杨黄王,生生不息,繁衍传承;拓土开疆,拱卫中土,功不可没。
昔唐宋更替,兴废元明;清季归流,民时避倭,四方趋鹜。排军之中转,白锦之流所;囤穆家川,以固中枢;守阁门,以控西隅;据乌江,而控龙泉;凭大溪,以接仁怀;依春潭,而毗湄潭;桐关扼险,南衙兴业;营盘大都,人和结寨;无处不见吾黄氏先宗之萍踪。
扎根播土,苦种勤耕,戴月披星,拓荒创业。扬先人之节孝,彰历代之忠义,传承文明之星火,藉孕方隅之新秀。宋末元初,国祥公携族中子弟,师出南粤而赴泸州神臂城之役,奉命囤守穆家川达十数余年,年暮而潜返龙川,然子弟多已散居播土,开枝散叶。明季仕隽公髙中魁元,清季灿章公翰林入仕,族第鼎兴而文运隆昌,百工之业,亦不乏菁英。
历古至今,播州黄氏,脉派纷繁,子孙人众,散及毗邻,川滇渝边多有绵延。人才辈出而文道彰显,达时通命而子孝孙贤者不可胜数。
弘扬先宗之美德,传承接续实乃吾侪之初衷,是故集此《播州黄氏人文集萃》以饷族众,情切切如斯,亦不免挂一漏万,尚冀族中诸君递补之!”(引自《播州黄氏人文集萃》序•黄良超)
从上述文序中便可看出,近年来播州黄氏江夏文化促进会,不断挖掘根亲文化素材,大力助推乡村文明建设,取得如此斐然的成绩是与播州黄氏江夏文化促进会全体仝仁,十二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
一个国家要发展,民族要振兴,关键在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运用。国家如此,民族如此,家庭亦如此。因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本身就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个体组成的社会复合群体。家庭的文化素养是国家、民族文化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树立国家、民族文化自信,首先就应从树立家庭文化自信着手。良好的家庭文化素养,源自良好的家教家风教育。家教家风,植根于悠久的根亲文化底蕴。从近几年,央视春晚先后推出《黄氏祖训歌》等一系列节目不难看出,国家早已经把家教家风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髙度。
那么,要怎样才能把家教家风建设与树立国家民族文化自信,振兴乡村文化建设有机联系起来呢?笔者认为,应充分调动和激发各类民间根亲文化社团参与其中,利用这些社团与各家庭之间的纽带关系,潜移默化地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但由于这类社团的自发性和松散性,往局限了它们自身的发展,要担当起以家教家风教育促进乡村文化振兴这一历史使命,难免会产生心有余而力不足之困惑。因此,我们必须从规范社团管理,有效发挥社团与各家庭之间的导航引领作用着手,才能真正以家教家风教育助推乡村文化的振兴。
下面,笔者就自已参与见证播州黄氏江夏文化促进会十数年如一日,致力于挖掘根亲文化素材,助推乡村文化建设的点滴回顾分享与大家,或许对大家有所增益。
一、立章建制描远景,传承接续奠宏基,
播州黄氏江夏文化促进会(原遵义黄氏江夏文化促进会),筹组于2010年3月24日。是由黄仁君、黄国富、黄仕贵、黄保铎等宗亲发起召集,原遵义县域内及毗邻宗亲代表三十余人,在南锋中学议定筹组的自发性民间根亲文化社团。当时一致推选出以黄国富为会长,黄仕贵、黄仁君、黄良明等为副会长,黄保铎为秘书长的常务理事会。初步奠定了播州黄氏江夏文化促进会的雏形(架构搭起后,未正常开展工作)。
2011年12月中旬,因国富等宗亲因党政工作纪律限制,主动提出辞去会内一切职务,导致促进会陷入瘫痪局面。于是黄仁君、黄良超、黄良明等联络黄昌明、黄大祥、黄天志、黄朝鹏等宗亲再次发起倡议,于2012年1月18日,在鸭溪沿河岭山庄召开第二次播州黄氏江夏文化促进会宗亲代表大会,来自原遵义县及毗邻宗亲代表183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首先讨论通过了《遵义黄氏江夏文化促进会章程》、《遵义黄氏江夏文化促进会选举实施方案》;然后通过民主协商推荐,选出了以黄昌明为会长,黄良超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黄 维、黄仕贵、黄文谦、黄朝鹏、黄 宏、黄顺强、黄荣国、黄举才为副会长的常务理事会;黄良明、黄大祥、黄仁爱、黄仕友、黄天志为顾问的顾问委员会等领导机构。会议同时表决通过了,《正式起动<遵义黄氏综合世系>资料收集整理汇编的决议》、综合世系资料汇编领导小组成员组成的决议。至此播州黄氏江夏文化促进会组织机构基本完善,各项工作方始步入正轨。
2016年6月,因原遵义县撤县设区,行政区划变更。根据相关职能管理部门要求,原遵义县黄氏江夏文化促会更名播州黄氏江夏文化促进会。并于同年12月28日,在黔北记忆召开了第三次宗亲代表会议。来自全区二十四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及毗邻宗亲代表203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严格遵照《播州黄氏江夏文化促进章程》《播州黄氏江夏文化促进会选举实施方案》,选举产生了由63人组成的理事会理事,并一致表决通过了以黄良智为会长,黄良超为常务副会长,黄守志、黄 维、黄文谦、黄元贵、黄顺强、黄元强等为副会长的常务理事会领导机构;表决通过了由黄良明、黄仁爱、黄祥志、黄仕友、黄曼君、黄荣治、黄 澄等组成的顾问委员会;由常务理事提名表决通过了,以黄良超为秘书长,黄成海、黄 旭为副秘书长的秘书处;同时审议通过了《播州黄氏总谱》编委会成员组成名单,及大力推进《播州黄氏总谱》汇编付梓工作的决议。进一步推动了播州黄氏江夏文促进会的良性发展。
2020年1月23日,根据巜播州黄氏江夏文化章程》规定,在桂花山大酒店金桂厅如期召开了第四次宗亲代表大会,来自全区二十四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及毗邻宗亲代表218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圆满完成了播州黄氏江夏文化促进会的换届选举工作。选举产生了以黄良智为会长,黄良超为常务副会长,黄成海、黄必进、黄守德、黄必明、黄举才、黄 维、黄自良、黄顺强、黄学明、黄元强、黄元贵为副会长的常务理事会;黄成海为秘书长,黄玉成、黄红英、黄 旭为副秘书长的秘书处;黄守信、黄仕友、黄曼君、黄荣治、黄必忠、黄仁爱、黄传富、黄 澄等为顾问委员会成员的组织领导管理机构。进一步夯实了播州黄氏江夏文促进会的领导管理机构,为大力促进播州黄氏根亲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上述播州黄氏江夏文化促进会,筹组至今的发展演进过程来看,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较长时期的磨合重组,才逐步形成目前这样的发展格局。其间不仅凝聚了不少黄氏宗亲的艰辛努力和付出,同时也凝聚了社会各届的热心关注与大力支持。这不禁令我们对那些一直致力于凝心聚力敦亲睦族,推动播州黄氏江夏文化发展的宗长、宗贤、宗亲的由衷敬佩与尊重。可以说,没有他们的执着与追求,就没有今天播州黄氏江夏文化的美好发展前景。
二、凝心聚族谋发展,睦邻旺族展新颜
播州黄氏江夏文化促进会从筹组至今,始终秉持凝心聚族这一初衷。通过家教家风教育,不断提升族人根亲文化认知意识,增强根亲文化荣誉感,树立天下黄姓一家亲的大局观;组织域内宗支疏理世系脉络,溯源籍流追宗缅祖,了解历代先宗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发展演进过程中,为国家、民族、宗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增强宗族自信力。同时教育广大宗亲继承和发扬“忠孝传家”、“开拓进取”、“回报社会”、“尊老爱幼”、“赡抚提携”、“共济时艰”的优良家风。摒弃盲从自大,攀枝附会的陋习;域内宗支,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彼此尊重,携手互助,共谋发展。经过十二年的共同努力,基本形成了域内外宗亲与毗邻宗亲和谐共进,睦邻旺族的大好局面。
十二年来,播州黄氏江夏文化促进会以年会、各宗支点为平台,通过清明祭扫、冬至祭祖、专题宣讲等活动形式,先后举办家教家风教育活动三十余场次。吸引域内及毗邻宗亲数万余人次参加了这些活动。使广大宗亲接受了一次次传统教育的洗礼,提髙了广大宗亲的根亲文化认知意识和根亲文化自信力。
疏理完善域内外宗支世系一百四十八支,汇编刊印《播州黄氏总谱》1—4卷,积极参与和推动了《遵义黄氏播迁概览》的编订发行工作,为域内外宗亲追宗缅祖,溯源籍流汇集了宝贵的根亲文化资料。收集整理不同历史时期,域内杰出先宗生平事迹贡献资料五十余份,汇编成《播州黄氏人文集萃》刊印成册,发放与广大宗亲传阅。使广大宗亲从历代先宗杰出事迹贡献中接受教育洗礼,并鼓励后辈学习历代先宗优秀品质,为发扬光大历代先宗传统的家教家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广大黄姓族人长期秉持的良好家风。近年来,播州黄氏江夏文化促进会“慈善资助基金会”先后筹集资金三十余万元,资助因自然灾难、重大疾病、家庭变故陷入困境人员近百人次。在他们困难时施以援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真正践行了“共济时艰”的祖训家风。
新冠肆虐,举国惊心。在如此国难当头之时,播州黄氏子弟迎难而上,纷纷报名参加社区义务疫情服务。他们顶着寒风烈日奔走于乡村社区,采购疏菜等生活必需品,免费送到各封控小区,为安定民心,加强疫情防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们的所作所为,赢得了社会各届的认同。黄成海、黄红英、黄仁伦、黄国光、黄正强、黄维等宗亲还获得了市、区两级政府的通报表彰,并授予他们“优秀防疫义务工作者”的称号。
为了进步彰显播州黄氏儿女,敦亲旺族乐于奉献精神,2021年播州黄氏江夏文化促进会,积极响应遵义市江夏文化研究会号召,在全域内开展了“黄氏菁英”、“敦亲睦族楷模”、“孝亲敬友楷模”、“爱心奉献楷模”评选活动。评选出市级楷模人物六人:黄大发、黄修万、黄良超、黄红英(宗姑)、黄举才、刘廷碧(宗嫂);区级楷模人物十四人:黄大发、黄修明、黄成海、黄书国、黄仕友、黄开明、黄荣治、黄成伟、黄雍德、黄玉贵(宗姑)、周廷美(宗嫂)、罗先会(宗嫂)、吕桂琴(宗嫂)、娄兰芳(宗嫂)。这次评选活动的开展,不仅充分肯定了播州黄氏儿女在家教家风建设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也充分激发了广大宗亲的参与意识。为进一步促进播州黄氏江夏文化促进会工作发展,助推乡村文明建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三、植根文化立自信,乡村文明勇争先
为了进一步树立根亲文化自信,激发广大黄氏儿女敬宗缅祖,开拓视野,胸怀国家民族,立雄心树大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播州黄氏江夏文化促进会,始终以传承先宗优良的家教家风教育为己任。多方收集历代先宗在不同时期拟订的家训、家风汇编成册分发与各宗支点,并要求各宗支点负责组织点内宗亲,认真学习对照规范自身行为;时刻用家训、家风约束自已,尊长爱幼、睦邻旺族、勤俭持家、开拓进取、报效祖国、回报社会,自觉遵守国家法规法律,做一个合格公民。鼓励各宗支,立足自身实际,因应当今社会发展,进一步修正完善家训、家风条目,赋予家训、家风展新的时代思想内涵。
在不断强化家训、家风建设的同时,着力汇集历代先宗精忠报国、孝亲敬友、开拓进取、艰苦创业、励志成才的优秀事迹,刊印发行供广大黄氏宗亲学习缅怀,逐步树立“我以我姓黄为骄傲”的姓氏自信意识。
鼓励黄氏儿女,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建设,为助推乡村文明建设多作贡献。以黄良超、黄成海、黄 臻、黄良俊等为代表的域内宗贤,牵头组建了“沐恩书院《乡村季风》文学社”,凝聚了原“西乡天旺里”一大批有志于乡村文化传播的有识之士,以诗歌、小说、散文为载体,弘扬时代主旋律,热情讴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助推乡村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得到地方党政领导和职能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赞赏。“人文天旺,诗意沐恩”以成为一张乡村文学名片,融入“中华诗词之乡——石板”的丰厚内涵之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根亲文化传承发展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是才开了一个头,衷心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勇于担当,主动肩负起传承接续,开拓进取的根亲文化复兴重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一份新的活力。




作者简介: 黄良超,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石板镇人,别字狄瑾,自号阁门散人、黔中老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髙级中学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遵义市江夏文化研究会暨香岳庭文化发展社副会长,播州江夏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贵州省民族文化学会江夏文化黄氏专委会理事,沐恩书院《乡村季风》文学社社长,巜中华姓氏丛书》编委会顾问,《中华黄氏历史文化丛书》贵州区域编辑,《遵义黄氏播迁概览》主编。先后在巜影珠诗刊》、《野陌烟波》、《都市头条》、《遵义诗联》、《播州诗联》等平台发表诗词散文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