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萧锋
2022年8月27号,初秋的凉风推动着蓝天洁白的云朵,下午的太阳将滚烫的脸埋在云彩里,天气比前几天凉爽了一些。
这个季节又将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封开县文联,封开县图书馆,封开县文学协会共同举办的《岭南文化研究及创作》专题交流分享座谈会,正在县融媒大厦六楼举行。
广州市青年职业作家黄剑丰老师就潮汕文化和广府文化阐述了自己的意见,并且建议封开的作家们要深挖县内古代文化以及唐代莫宣卿状元的点点滴滴,建议将莫状元的文章印刷成书,用戏剧或文学形式广为传播。让全国各地知道广府文化,让所有人知道封开正是广府文化的发源地,以激活本地的文化资源。
黄剑丰老师曾经将明代潮汕状元林大欣(1511—1545)写成戏剧,该剧将于下个月十月份在新加坡演出,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这个成功的案例,为广信文化的探索提示了非常有价值的宝贵经验。
在写作方面,老师对封开的作家们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去坚持采访,深挖地方文化资源,从地名去解读,围绕一个点,寻找其不同之处,终会发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加上个人文学修养,便会突破。
黄剑丰老师的作品《百花深处》,是以明末广州著名歌女张乔的故事和位于广州市白云山梅花坳的墓百花冢,其墓早已经被毁。据地方文献的记载,张乔墓前原有石碑,刻“张丽人墓”4字,还有墓志铭。现墓地仅存一块高约3米的大石,上面刻“百花冢”3个隶书大字。
张乔(1615~1633年),字乔婧,号二乔。《歌者张丽人墓志铭》载,张乔生于广州,琴棋书画无所不能,红颜薄命,19岁时去世,由广州名士彭孟阳在白云山梅花坳择地安葬。出殡之日,文人墨客百余人前来送葬,人人各执一花,环植其冢,每人赋诗一首,以寄哀思。由于张乔之墓百花环抱,故曰“百花冢”。张乔还有遗诗130首,彭孟阳为之刊行,题名《莲香集》。黄剑丰老师仅凭简单的地方文献记载以及民间传说尚存的一块碑刻,对此展开了深入细致的采访、调查,最终整理了一套完整的写作材料。潮曲《百花深处》从此诞生。黄剑丰老师还结合了张乔个人诗集 《莲香集》的出版发行,还原了在民间传播近四百年的传奇故事,并在海内外广为传颂。百花冢也因此得到了有关部门的保护。黄剑丰老师对岭南文化遗迹的探索和挖掘并创作,确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参加座谈会的还有南方日报记者,以及广州来的李向明老师,本地作家李宏海老师。他们对于两广文化历史了如指掌,对挖掘广府文化也提出了很多的宝贵意见。李老师的精彩讲解,令所有在场的作者们都鸦雀无声,如痴如醉。李老师还承诺亲自带大家去文物现场研究、探讨,力争在宣传广信历史文化上找到突破点。
通过这次座谈会,拓宽了封开的作家们的视野,有利于写作技能提升。
(本文已由黄剑丰老师亲自审阅)
202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