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用传统文化指引航向的企业
——在张掖市先贤陶学诗先生铜像落成揭幕仪式上的致辞
文/陈玉福

写下《蔚来城走向前景广阔的未来》这个题目,我的心情是无比愉悦的。
原因有三:一是我们陈玉福工作室和传汉堂公司一样都是“外来户”,能产生共情。传汉堂公司来自山东青岛,我来自北京,我的工作室是专门做影视创作和拍摄工作的。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我们都选择了到张掖来,并成为彼此的邻居,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奇妙的缘分。
二是我们两家的眼光一致,都看出来张掖是块风水宝地,这里人杰地灵气候宜人,最适合长居生活。来参加这个活动前,我特意对传汉堂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做了一番了解,这才知道他们在2020年获得了青岛民营企业100强称号。他们开发和承建的大小项目130余个,总产值达140亿元。18项工程先后获得省级以上优质工程,5个项目获得华东六省一市“华东杯”,一项建筑长城杯。23个项目被评为省级安全文明工地,3个项目荣获省级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青岛欧亚中心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日钢绿城、理想之城和华润中心、威海湾九里先后荣获詹天佑住宅金奖等国家级奖项。

在新建的张掖蔚来城房地产项目首期楼房竣工开盘之际,传汉堂和甘州区诗词楹联学会联合举办了“义声名陇上,桃李遍河西”纪念陶学诗先贤座谈会,张掖市文化界专家学者与传汉堂公司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座谈。据了解,这是传汉堂在张掖第一次举办文化交流活动。今天传汉堂和甘州区诗词楹联学会再次联合举办“缅怀先贤,传承文化”陶学诗先贤塑像落成揭幕仪式,这是传汉堂房地产公司顺应时代潮流以文化品牌为引领打造高端地标的新举措、新尝试,也开辟了弘扬张掖先贤文化的先河,意义深远。这样有文化情怀的一家地产公司,我相信将来必有更大作为。说完了传汉堂公司,再来说说陈玉福工作室,陈玉福工作室是经张掖市委、甘州区委批准在甘州府城成立的,主要职能是“用文学加影视的形式挖掘传统文化,讲好张掖故事”。

我到张掖两年多来,除了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华读书报》等国家级报刊发表了数十篇中短篇报告文学、散文外,主要出版了挖掘张掖历史文化的专著两本,长篇小说《八声甘州之云起》去年出版后,就被国家级杂志《长篇小说选刊》全文转载了,并获得了全国“年度金榜长篇小说奖”荣誉;长篇纪实文学《张掖传》今年七月份刚刚出版,由市委卢书记、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连辑先生分别作序,向全市、全省和全国读者推荐。上个月,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共甘州区委区政府联合举行了近300人参加的《八声甘州之云起》研讨会,九月初将会由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和张掖市举行《张掖传》的首发式。届时,欢迎在座的朋友们莅临现场,批评指导。

三是我们两家的主要工作场地均在风景优美、交通便利的芦水湾景区。这里属于白塔村辖区,白塔村的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教育家,就是久负贤名的陶学诗老先生,他是晚清的拔贡生之一,曾先后在张掖甘泉书院、觻得书院、河西讲舍及当时“新式”学校教书育人,具有非常高的名望。甘州民间至今还有“陶学诗的文章,李源逢的字,南华宫的牡丹,丁家娃的戏”这样的民谣广为流传。我的好朋友、甘州区诗词楹联学会会长陶琦先生就是陶学诗的后裔,是张掖的书香世家。毛主席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放在今天看,一个重视文化的企业必定是前景光明的企业。传汉堂致力于培植企业文化,陈玉福工作室旨在传承文化精神。从诸多的相同和相通点可以预见,我们两家在未来有很大可能在文化领域里尤其是影视剧的拍摄领域里进行深度合作,同时,把陶学诗先生淡泊名利,心系故里,尊师重教,精心育才的精神通过影视剧的形式发扬光大,讲好白塔村、甘州区乃至张掖市的故事,为彩虹张掖、文化甘州的发展贡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陈玉福,张掖市文联名誉主席、中共甘州区委特聘专家、中共张掖市委特聘专家,甘肃省作协顾问第六届副主席,中国延安文艺学会副会长。)

“武威编辑部”以推出名家新作,培养文学新人,传播先进文化,歌颂西部人精神为宗旨,向头条选送的是《西部人文学》、1号文化总网最优秀文章。

(西部人文学编辑部)

(1号文化总网)
《西部人文学》武威头条编辑部
主编:杨成名
副主编:无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