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瘠土地上崛起的前曹村
徐海莲

位于茌平城区东部的前曹(宾王社区)是唐初名相马周故里,它的知名度不单单是因为历史人物马周,主要因素是在短短几年的飞速崛起,以及有位有着马周智慧的书记——马立岭。
走进前曹,看得见的硬件设施日新月异,与时俱进:新楼鳞次栉比,宽阔的广场,绿树婆娑,鲜花盛开。
广场上令人敬畏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仿佛诉说着悠久历史和新村的华丽转身。
威武的高杆灯塔矗立广场中间,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它璀璨夺目的光也洒满广场,大小孩童呼朋引伴汇聚此处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老年人围坐石凳悠闲聊天、下棋打牌一副祥和温馨画面。
广场西边大屏幕电视、南面儿童游乐场、庄严肃穆的马周雕像坐落在古建筑凉亭下。各个通道的宣传栏,党史、法律普及、政策讲解、养生保健等昭昭在目使人一望而知。走在路上,随时随处都能了解各种法律法规、政治历史。
社区内最近又新建二层楼的娱乐场所,棋牌室、乒乓球室、健身房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这对于一个村来说实属少见。
以马立岭为中心的管理系统为民服务情随事迁,有求必应及时解决业主大小各种难题、答疑解惑有关政策。
俗话说,要过好日子,就要遇上好时代,要有好政策,还要有“能人”带。
前曹社区的“能人”就是让人谈起就竖大拇指的马周后裔有着宰相胸怀的马立岭书记。
他带领村民在改革发展大潮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战胜种种困难和阻力,完成旧村改造,使一个贫困散乱的小村,变成现在拥有固定资产两亿的“全国文明村镇”。
通过他的发掘建设,也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马庄,摇身一变成为发展模式远近闻名的村镇,省内外来学习改革经验、探讨发展历程、寻访名人足迹的络绎不绝,使马周文化得以发扬传承。
马书记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发展经济必须先发展文化,正所谓:“依托文化资源,拉动经济发展,带动脱贫攻坚,使贫困群众不离乡不离土融入产业发展,增收致富。”
认识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重要性,马立岭考察名人马周足迹,追根溯源,几次赴西安、邯郸、湘潭寻祖探访。先后建立马周展览馆,马周文化广场,马庄春雨等景点,使文化、经济发展齐头并进。
“国之兴亡,在百姓苦乐”。
这是马立岭和马周体恤民情的共同点。
贞观十年,马周进谏唐太宗减轻徭役,恢复唐初“俭以息人”的作风。“国之兴亡,不由积蓄多少,惟有百姓苦乐”,被唐太宗采纳。
马立岭也正是这种胸怀天下子民的作风,才使他在发展中一步赢步步赢。首先牺牲自身利益,一马当先把自己价值百万的工厂停运拆除,用于建设资金周转全心投入发展,也付出了亲人几个月形同陌路的心酸代价。
马立岭为民造福事无巨细,大到楼房建设小到家庭琐事,从领导班子整顿到业主孩子上学都是亲力亲为,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他眼光长远支持教育事业,顶着压力上报申请、或唇焦舌干或片言折之做通22户群众思想工作同意搬迁,用四十层楼房的代价“换取”一所环境优雅设备齐全的幼儿园,使区域内孩子都能就近入学,其中不乏忙忙碌碌伴风搭雨,然而他劳而不怨独自默默承受着一切。
现居住宾王社区的居民来自区各个乡镇,孩子上学是大问题,每年开学前夕都是马书记最为苦心竭力的。由于跨区域入学手续不全,导致有些新生插班生报名困难。
每当这时周围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找马书记,他有办法”,也都会频频“赖”着这位“大家长”寻根究底。马书记跑多少腿,“求”多少人她们不知。有一次为协调一个孩子上学,还把一次重要活动讲话婉拒。在他心里“为民服务”永远放在第一位。为安抚家长情绪不走极端,他每年都成立插班生微信群及时联系家长,通报进度,挨个分析指导流程,最终孩子入学无一掉队。
还有,宾王社区地处较低,每年雨季街道都会“汪洋一片,行舟划船”,居民出行困难。这时也是马书记最为禅精竭虑的,无论白昼都是闻“雨”而动,立即前去源头勘察、制定方案、排水,直到路面水逆退散,畅通无阻。每当看到微信群里工作人员发的图片:一位年逾古稀瘦瘦的老人穿着雨衣,在深夜的泥水中举步维艰坐镇指挥,心里会五味杂陈肃然起敬,这样的年纪一般来说应该颐养天年了吧?而他还在粗风暴雨中抽薪止沸砥砺前行,这也正是传承了马周“心系百姓”的精神吧。
“为政之基,在扬清激浊”。
贞观初年,马周上书唐太宗,选拔官吏,一要突出品质,而要有才能,三要在地方的政绩突出。也就是“欲令百姓安乐,唯在刺史县令。”带头人具备这些,百姓方能安居乐业。
马立岭作为马周后裔,也时刻保持马周这种隐恶扬善的作风。他和善慈祥胸怀若谷从不摆架子,被选举当上书记后,仍然诚心拜访取经退居二线的老支书,探讨发展模式,共谋队部组建招贤纳士,他知道只有“团结一致抱团取暖”才能走得更远。
也深刻懂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用诚心感化拆迁过程中思想转变慢“设置阻力”的乡亲,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把由于意愿分歧历年来开群众会常以抡板砖而失败的“烂摊子”改变成和睦相处的文明新村。
正所谓“人心换人心,黄土变成金”。“家家有门头房、商品房、楼房,户户有存款,过节发福利,春节有分红”,这是前曹村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张成军主任这样说:在没搞建设之前马书记是村里最富有的,也是生意场上县里数得着的大户;建新村后他的工厂倒闭大车小辆及机器都成了废铁,家底也就成了村里的一般户。
对于每个入住宾王社区的业主来说,前曹前后几年村容村貌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都有目共睹,万语千言道不尽它的日新月异以及感慨万千领导的恩山义海。马立领躬先士卒带领村民致富、视民如子惩恶扬善让人心潮澎湃敬重仰慕。
“不拘成法,创新市政管理”。
马周“见事敏速”不仅表现在国家大事上,还解决当时许多实际问题。如“鼕鼕鼓”,由起初夜间治安执勤士兵的呼喊,改为“诸街设鼓,每击以警众”以擂鼓声开闭宫门,城门,对治安起到很好的作用。
而马立岭也有着一样的“敏速头脑”,在搞建设上探路子找突破上下通融;为雨季排泄向政府频频请命。
小区车辆乱停乱放阻断消防通道存在安全隐患,针对问题制定切实可行方案。首先在边角空闲见缝插针谋划车位化号分配,停放井然有序;再就是每天都有巡逻车上岗巡查治理,几个微信群里每天公示停放巡查结果,警示业主遵守章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现在各条通道干净整洁一目了然。
马立岭通过实在的努力获得实在的成就,无论环境如何恶劣,他都咬牙坚持,因为他相信超过昨天就是胜利!
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马周勤奋好学、勤谨为政、“堪养百姓”的德厚流光犹如“马庄春雨”沐浴齐鲁大地福泽绵延,传承于他的子民智慧和担当。
前曹村也在改革先锋马立岭书记的带领下越来越幸福强大!

作者简介:徐海莲,热爱生活喜欢文字,茌平区作协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