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诗人李全

中国古代至近代之诗歌,包括古体诗与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风诗。近体诗则是格律诗。唐朝文坛称呼南北朝以前之诗歌、皆是古体诗,认为南北朝以后之“格律诗”、则是近体诗。
五四文化运动之后,中国诗坛出现白话散文体裁之诗歌。此西方诗歌模式之诗,被定义为“中国现代新诗”。西元1949年阳历十月一日之后,中国步入所谓“当代”之时期,所谓中国新诗开始成为“主流诗歌”
西元21世纪初期,中国作家协会附属中华诗词学会之所谓专家学者,编写所谓《中华新韵》问世。现代汉语拼音版本之《中华新韵》,开始被部分“学院派”诗人率先使用!一些写作格律诗之诗人,开始用现代汉语拼音版本之《中华新韵》,取代《平水韵》押韵脚!
本人认为:唐朝文人所言古体诗与近体诗,乃是“古诗”之体裁,诗人写作古诗体裁之格律诗、古风诗,应该使用南宋时期之《平水韵》押韵脚,或者使用清朝初期《佩文诗韵》押韵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应该依库中国古代汉语之工具书。《说文解字》、《平水韵》、《康熙字典》、《佩文诗韵》,皆是中国古代工具书。若学者依靠所谓《现代汉语字典》注解中国古代著作,容易错误百出,不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若提倡用《中华新韵》取代《平水韵》、《佩文诗韵》写作格律诗与古风诗,所作中国古诗词绝非真正古诗体裁。
诗人写作古诗体裁之格律诗、古风诗,使用中国古代韵书、符合所谓逻辑科学。所谓《中华新韵》,适合作为写作中国现代白话散文诗之韵书。所谓中国现代白话散文诗应该押韵,否则只能算是现代白话散文。
中国现代白话散文,与中国古代文言文散文诗有本质区别。中国古代之古风诗,有一种体裁是“古风杂言体”,属于中国古代散文诗。譬如,唐朝诗人李白之《蜀道难》,则是古体诗之散文诗。中国古代散文诗,皆注重押韵。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乃是中华传统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若诗人根据中国古代韵、书写作格律诗与古风诗,则有利于弘扬中国古典诗歌文学。
责编/邓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