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望田畴那枚银朵
——怀念乡间名医王传坛爷爷
文/王德兴
如果说世间有什么逆袭生长的话,我想鲁西北田畴中的棉花,肯定会榜上有名。
了解那里的人都知道,立秋后许多植物会由繁盛趋向枯萎。而棉花则不同,万物萧瑟中,挺起脊梁,愈是凉意弥漫,愈是全力盛开。远望去,极像天地间熠熠闪亮的银色星斗。然而,棉花却不似星辰可望而不可及,只要你肯伸出手,那舒心的柔、称心的暖,会瞬间聚拢在身边。
由此,我想到一个人,那就是于我有恩的王传坛爷爷。他身着白大褂,多像一株矢志故土、造福邻里的硕大暖心棉啊!
在大多数人眼中,他是一位悬壶济世、直爽热心的医生,但于我而言,他还有两个特殊的身份,一是我父亲、叔父的童年玩伴加好友,他们曾有过共同的经历,作为新中国早期的一批知识分子,他们算得上同龄人的佼佼者,因有知识而在很早就走上了工作岗位。在我中学时代,传坛爷已是十里八村较有名望的医生了。

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我与爱人葛忠玲的红娘。按说,一个以救死扶伤为已任的知名医生,与善用言辞而促成姻缘的“媒婆”,很难统一到一起。但在我缔结百年之好的过程中,传坛爷却充当了这么一个角色。至于以后他有没有再次成人之美的善行,我没具体了解过,但依我对他的认知,估计不会有。如是,我的婚姻于传坛爷而言,乃为绝版。
究竟何因,让一位忙碌的医生成功当了一次红娘?是善心,更是眼光。当时我刚踏入军营,而与我同龄的年轻人,如按习俗此时大都已定婚甚至成家育孑了。心细的父亲多次与朋友或同事提起此事,期望能帮助寻到一个称心的对象。传坛爷就是父亲拜托的众人里其中的一位。没想到的是,别人帮介绍的几个条件好的女孩,因在意我仅是一位义务兵而非军官,最终均选择了已考上学或接了班的年轻人,唯独传坛爷介绍的在我们村学习缝纫的女孩留下了一句“接触一下看”的活话。后来才知道,我的岳父是传坛爷众多患者中的一位,当他送医上门诊治病情郑重提及此事时,全家人岀于感激才做出如此表态。后来,通过较长时间的通信沟通了解,才在两年后的一次探亲假期中确定了这门婚姻。时至今日,我仍记得传坛爷在定婚宴上所说那句话:“医生行医离不开技术,而本质上靠人品德性。做人,找对象,也应该重素质,看涵养”。言外之意,称赞我爱人有眼光,肯定我有发展前途。

我曾在有一年春节,与爱人专程去武城看过他一次。还在饭店与另外两家亲朋一同吃了饭。期间,听说传坛爷在武城一带颇有声望,每天慕名而来接受诊治者络绎不绝。我想,一个德艺双馨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
是的,秋光中的万物在走完各自的生命旅程后,会步入另一个世界。就似村前村后大片的棉田,在为世间奉献上繁茂、充实与温暖之后,行将转入下一个轮回。但他品质的洁白、灵魂的温暖,却始终浴照着我们继续前行。
一路走好啊,我的“大白”爷爷,土生土长的乡间名医!

作者简介:
王德兴,山东夏津新盛店人,现居北京,空军大校,曾多次在军内外报刊发表作品,著有《嫩黄色的旗语》《以各种方式走向你》《强军梦》等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