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路灯》第一章——洪荒年代(4-7)

一天下午,天气阴沉。卫老先生在诊室迎来两位贵宾:一位是国民党县党部主任贺卓如,一位是县长孟芳林,是他的连襟和内弟。他把他们往堂屋让,孟芳林说:“不用了,我们还有急事。今天来告诉你一件事,日本鬼子已到宜阳,一两天要来攻打永宁县城,你要赶快关门躲躲。”
贺卓如说:“县党部和县政府正在西迁故县镇,情况紧急,我们不久停了,你要赶快收拾店铺,连夜离开,千万别耽搁误事儿!”
说完他们屁股没沾地,扭头就走了。
这个消息并没有让他们感到意外。因为近些时,有贴着红膏药太阳旗的日本飞机,不住地在头顶低空飞行,马达声震得房屋、大地都在颤动。
一群群面黄肌瘦、衣服褴褛、满脸惊恐的逃难人,拖儿带女地在街上仓惶的西去。有的说日本鬼子已过了延秋,有的说到了段村,有的说到了柳泉、韩城,虽说法不一,但总的是鬼子正在西来,到永宁县城不过是早晚的事。
他们父子早已商量好,店里贵重的药品已转往乡下亲戚家,万一鬼子来了,父亲带着他母亲、弟弟逃往北塬上他姨父张炳照家,儿子卫超带着他那一摊十口逃往磨沟村他内兄贾银东家。事前不仅跟两家打过招呼,而且还送去银钱细软,让购买些生活用品备用。
今天听到鬼子要来的消息,虽有几分突然,但心里有底,也不惊慌失措。
卫老先生说:“关门吧,准备晚饭后就走。”
卫超说:“我把刚进来的这些草药包装一下。”
卫老先生说:“不用啦,把门关上吧,鬼子来了还不知道糟蹋成啥样哩!”
他们把对联牌子摘下放在店里,把门锁上,从过道来到庭院。
庭院的药簸箩放得满满当当的。堂屋廊下一位中年妇女,头顶半旧不新的棉花头毛巾,坐在凳子上不住地一起一伏在切中药。
卫老先生走过来说:“别切了,把东西收拾一下,晚上带上孩子回你娘家吧!”
这个人叫贾玉婷,是他的大儿媳。她不知道为啥,正要张口问,卫超说:“鬼子要来了。”
这时从堂屋里走出来一位老妇人,她白皙的面孔,褐色的发卡紧别在灰白的头发上,脑后的发髻上别着银簪,这就是平时掌管家务的卫老夫人孟芳敏。
她带着几分惊讶地问:“鬼子真要来吗?”
卫老先生点点头。
大儿子卫超:“刚才大姨父贺主任和舅舅孟县长过来说,日本鬼子已到宜阳,一两天要来攻打永宁,叫我们赶快躲躲。”
卫老夫人有些惊慌地喃喃:“这可咋好啊,刚过几天平稳日子又闹兵荒,真是作孽呀!这鬼子比红胡子更祸害人吧?”
卫老先生知道她说的红胡子是当年的响马、土匪、刀客。这日本鬼子他只听说杀人放火,抢劫掳掠,奸淫妇女……是群野兽,但具体他也说不清楚,只说:“别问啦,赶快收拾下,晚上咱们上炳照家,卫超他们上他内兄家。”
卫老夫人说:“超,赶快去学校把你弟弟叫回来。我们赶快把药簸箩抬到屋里……”
卫老先生:“韬已让人去叫了。把后院里几个孩子叫来,把簸箩抬到房檐下摞起来,别让下雨淋了。你和玉婷收拾一下要带的东西,吃罢晚饭就走。”
卫老夫人说:“发了盆面,原说蒸馍哩,来不及了,把它烙成火烧、油旋子带上吧!"
晚饭后,两摊人带着东西要上路时,卫老夫人看着这遮风避雨、养儿育女的温馨家园,把孙子孙女一个个抱起来,亲了又亲,就像生离死别一般,不觉一阵心痛鼻酸,忍不住竟呜呜哭了起来,跟着孩子们也全哭了起来。
他们抱住爷爷奶奶的腿,哭喊着:“我要跟爷爷奶奶走!”
卫老先生用手巾擦着他们的泪眼,安慰道:“不哭不哭,过几天我们就会回来!”
并要卫超带他们快走。众人扛着简单的行李,抽泣着走出大门,淹没在黢黑的夜幕里……

农村的早饭多在九至十点之间吃。卫超正在吃早饭,看到两架贴着红膏药的日本飞机在县城上空盘旋。他放下饭碗大步爬上岭盖,把身子隐藏在雨水壕里,两眼直瞪瞪地盯着天空的强盗。两架飞机轮番着俯冲,机关枪的嗒嗒声和震耳欲聋的炸弹爆炸声,使他头晕眼花,撕心裂肺的疼痛。
他把牙咬得咯咯叭叭直响,真恨不得把这些豺狼千刀万剐,食其肉,饮其血。中午时分,他看到县城东西关燃起熊熊大火,滚滚的浓烟直冲云雪,两架飞机消失在东方天边。
他一口气跑到东城门内的卫家大院,五间门面和两间西厦子已炸塌,天井院一个能卧下一头耕牛的大炸弹坑,堂屋和东厦子的房顶、墙上布满了弹坑,门窗损毁严重,西厦间残垣断壁,院里碎砖瓦砾满地,梁椽和药柜燃烧的余烟,刺鼻呛人。
他抬头看看东城门,巍峨的城门楼已不存在,几根歪斜的红漆立柱,在碎砖烂瓦中冒着黑烟。城门外东关的房舍还在熊熊燃烧着。大街上的逃荒难民被炸得血肉横飞,尸体横竖街头,在他不远处的残垣上就挂着血糊溜拉的胳膊和大腿……
他的眼泪模糊了双眼,胸中一股热浪上翻,他蹲下身子正在张嘴干呕,感到有人给他捶背,他扭头、仰起泪鼻模糊的脸,有些意外地叫:“伯……”
他止不住痛苦地说:“我们的心血全完了……”
卫老先生比较镇定地说:“事已如此,再难过也无用,好在我们一家老小平安,只要有人在,一切都会过去的。”
卫超擤着鼻涕:“我心里很难受……"
父亲安慰他:“难过没用。人的一生不会平顺坦直,总会磕磕绊绊的,这灾害那挫折是难免的。其实当年我们的老宅并不在这里……
未完待续......
关注洛宁城事
阅读精彩内容

作者简介:卫冠武,男,汉族,1943年元月生,东关村八组人,家住抬水堂后祖师阁前。1969年西安冶金学院毕业,分配到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国第十七冶金建设公司,任工程公司副经理,副处职务。后调入总公司劳资处,先后任副处长,处长十多年,高级工程师。2003年在劳资处退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