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闭的大门何时开
语石

喜好昌化石的人大多都冲着昌化鸡血石来的。但真要摸透昌化鸡血石,必须要首先搞清昌化鸡血石的品种分类。昌化鸡血石从质地上分,大致可分为:玉地,软地,刚地,硬地。因为玉地与刚地的质地都是冻透的,容易混淆。有的有意将刚地当作玉地卖,贪卖个高价。从外表看,刚地鸡血石,质地冻透,血色鲜艳,浓烈,卖相好。但玉地与刚地的质地成份是不一样的。刚地俗称"刚板",质地有或强或弱硅化的地开石、高岭石、明矾石。硅质成分吆微细粒石英出现。充填干其它矿物颗粒之间。刚地又分软刚与硬刚。如果讲这些不容易把握。那么从直观比较:玉地的绵软,易受刀,宜雕刻而刚地的坚脆,尚能受刀,但不宜精雕细琢。玉地能受热,刚地不能受热,受热容易脆裂。玉地与刚地因品种不同,产量不同,价格也不同。
这是两对取之同一块昌化软刚鸡血石料。质地灰白发青,微透至半透明。略坚脆尚能受刀。鸡血艳丽浓厚,成团结块,程度不同地分布章的六面。每对章的血路对称,相映成辉。还有稀稀淡淡的血色沁入质地,使之银灰色中泛出浅红,为刚地鸡血石的上品。
每每凝视这两对对章,心境有点苍凉也有点复杂。眼前浮现出的两扇紧闭的大门。灰中带青泛暗红的质地,如同大理石那样高贵与沉重。表面似乎还残留着已褪色剥落的朱漆斑痕。艳丽的鸡血更像是重新刷上的新颜。门上留下了岁月的沧桑与变迁,也留下了无穷想像与无尽思考。
紧闭的大门,藏得了故事却锁不住世事无常的风云变幻。这紧闭的大门啊,让我想到《红楼梦》里大观园的那重门,也想起孔尚任《桃花扇》书中的那句警世通言"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书中艺人苏昆生的这一声悲歌,这一声叹息,道出了世事无常。我没过见什么高楼起来又倒塌,但却见惯了,今日别墅迎宾客,明朝主人换别人的残酷现实。有时,这一重门就像一重山,压得喘不过气来。也常以此警示自己,衣食无忧足矣。
有时,我从这重门想起那一千古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旧时代,旧社会,一重大门两重天。门外,是饥寒交迫的穷苦大众;门内,是醉生梦死的剝削者。如此的贫富悬殊,如此的阶级对立,再坚固的大厦也会在怒潮中被淹灭,在怒火中被湮没。到头来,还不是万间楼宇烧成灰,只留残门空对月。如今新时代,新社会,我们有理由从这重大门出发,奔向共同富裕的金光大道。
有时,我又从这道门想起孩时。一个村三条街,不是夜深人静时,何时关过门。那时的我们一会在左邻骑竹马,一会在右舍藏猫猫。闹得鸡飞狗跳,大人却是哈哈大笑。即时成了中学生也是端着饭碗串门。何时象现在住楼房一天到晚大门紧锁,对门相逢不相往。现在的小孩,圈在一家一屋的小天地,以自我为中心,有与电视为伴的,有与手机为伴的,有与书本为伴的,就没有以邻为伴的。这样孤寂的幼年,少了多少童趣,少了多少快乐时光。所以,我常想,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小孩的活动空间却小了。物质上丰富了,孩时幸福却贫乏了。要让小孩融入社会,从小就要让他们融入左邻右舍。要打开他们的心门,就要打开常锁的大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