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钩沉

(六十二)
翻开近代史,自“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反抗晚清政府的秘密组织、暴力行动以来,镇压和反抗就没有停止过。
尤其是进入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争斗和流血就无时无处不在。隐蔽战线双方的博弈更是不输表面战争。
但是,被抓获的敌方阵营的要犯能如陈赓这般受到礼遇,那还是至为罕见。

果然不出邓文仪所料,自从陈赓到了宋希濂的手里,就生活得完全不像个“囚犯”了。
最初陈赓被关押在陆军监狱,也是别室独囚,监室条件和生活待遇以及狱卒态度都是一流的,不像是在坐牢,倒像是在休养。
后来,陈赓更是被“转监”到了南京大饭店,住进了豪华的包房,每日里吃香喝辣,总是有一大堆人轮流请他赴宴喝酒。把个陈赓养的又白又胖。
陈赓还可以上街逛商店,身后也只是象征性地跟着一个人,不远不近地跟着,从不干涉陈赓与人搭讪和聊天。
陈赓这样的“待遇”给我党组织营救就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党中央组织了在南京和上海的精干人员,反复慎重地合议策划了多套营救方案。
但每次实施行动,眼看就要成功了,却因为太顺利而怀疑是敌方的埋伏而放弃。
我方甚至都准备了几个人穿着与逛街的陈赓一模一样的衣服,想在大商场人多杂乱的时候把陈赓偷偷“置换”出来,却不巧街口有宪兵在盘查,就以为敌人是有埋伏,中止了那次行动。其实,那仅仅是一次巧合。
后来,陈赓所受的种种优待终于引起了国民党和政府要员的非议,没奈何宋希濂只得把陈赓又“转监”到了陆军监狱。

又进了监狱,这就意味着营救的难度大了许多。那也得救,如果再拖下去恐生变故。
于是,在南京的中共地下党铤而走险了。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周末,几个穿着国军36师军服和标志的官兵进了陆军监狱,几个在路口警戒,两个人径直进了陈赓的监室。
只见监室外面的警卫室的墙角里堆满了酒瓶子,一个喝得酩酊大醉的警卫人员伏在桌子上呼呼大睡,而一串钥匙就摆放的桌子的正中央。
两个“国军”军官有些诧异,像看守这样高级别的重要人犯至少是需要两个以上人员的。他们来不及多想,打开了囚室架起陈赓就跑,陈赓也清楚是自己人来了,他非常配合地被他们架着走,还装出很生气的样子。
这一路上是顺利得出奇,不但没有看见值班巡逻的军警,连几道岗亭的哨兵也像约好了一样“上厕所去了”。
监狱和街道的电灯也在那天晚上“突然停电了”。
这样,营救人员顺利得连他们自己都难以置信,连早先就准备好的通行证和“提审命令”等文件都没有拿出来。
就这样,陈赓得救了。传奇的故事发生在传奇的人物身上,顺理成章。
后来,有人把营救陈赓的经过报告了周恩来。周恩来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这是一出《捉放曹》啊。
见身边的人困惑,就说,很清楚,这就是古戏新演,是“陈宫义释孟德”,“周瑜智放蒋干”。说完周恩来也笑了,当然,陈赓不是蒋干,他可比那位老先生高明多了。
陈赓“逃跑”后,蒋介石虽然恼怒却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轻描淡写地批评了几句监狱方面疏于管理,对于直接责任人宋希濂毫无追究的意思。
这让宋希濂对老蒋感恩戴德,对蒋家王朝死心塌地。在对日军血战的淞沪战场,他率部死战;在拱卫首都的南京战役,他率部督军,对溃军残忍扫射。在西安事变中,他亲率全副德式装备的精锐36师星夜赶赴西安勤王,保卫蒋介石。
因此他也得了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外号:“鹰犬将军”。

其实宋希濂不必感谢蒋介石的。在对陈赓的问题上,他与主子其实是“心有灵犀”而又“心照不宣”。
陈赓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中共高级将领,他在数十年的对敌斗争中,置身于敌特严密的监视中,穿行于枪炮横飞的血腥战场,多次负伤又多次死里逃生。是真正的身经百战、骁勇善战的天下第一勇将。

在抗日战场上,他亲率的八路军129师第386旅让日伪闻风丧胆,长生口、七亘村、黄崖洞、神头岭等等,他率领八路军健儿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运动战、伏击战。
在响堂铺,他敢于在三万多日军重兵的环伺下,一举歼灭400多日军并缴获180辆军车。

日寇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陈赓所部还追到了武乡县的长乐村,打了一个漂亮的追击战。
敢于追着日军的大部队打的,还是陈赓!
打得日寇焦头烂额,恼羞成怒。以至于在他们的坦克装甲车上都涂写着“专打386旅”。

电视剧《亮剑》就真实地叙说了这一段辉煌的历史。号称“连天王老子都不怕”的李云龙,就只怕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陈赓。看起来,陈赓是胜过天王老子的人。
陈赓又是一个豪爽大度、开朗幽默的人,被誉为军中第一幽默大师。再危险的境地,再艰苦的环境,他都能用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坦然面对。
他的上级战友和下属都发自内心地喜爱他,尊敬他,哪怕是以前被他捉弄过的人,也经常对他善意的玩笑津津乐道,铭记在心。

他捉弄过同学战友,甚至是自己的领导上司。
在黄埔军校期间,他捉弄过蒋先云、贺衷寒、关麟征等人;与自己平级的战友他也捉弄,周恩来让他去解救张云逸,他就让手下化妆警察去抓了张云逸。张云逸由于反抗挣扎还被手下头目打了一巴掌。
他在去上海的船上看见周逸群,就故意背对着周逸群大声读报:“查共匪头目周逸群乘船窜往上海,今天晚间将在上海十六铺码头登陆。”结果把周逸群吓得不轻。
他甚至敢跟自己的领导开玩笑。彭老总来386旅视察,他故意让彭老总吃粗茶淡饭,自己在隔壁的房间里吃鸡,还故意让烤鸡的香味飘过来让老总闻到,结果是彭老总也跟着改善了生活。
在延安开会,毛泽东正在给大家做报告,忽然看见陈赓走到自己面前。毛泽东不知道这个捣蛋鬼又会出什么幺蛾子,正要发问,只见陈赓端起他的大茶杯,一口气喝了个底朝天,还毕恭毕敬地说,谢谢主席的好茶!弄得毛泽东哭笑不得。
在延安的中共七大召开之后,陈赓被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也许是不太满意这个“候补”(当时的中央委员只有44人),而在大会散会照集体照的时候,陈赓又正好站在毛泽东的身后。摄影师正要说准备好了没有,陈赓突然从身后拍了拍主席的肩膀,说,主席您能不能给我解释一下,这个“候补”是什么意思?
毛泽东愣了一下,还没有开口,陈赓又在发问:那我又候谁的补呢?
毛泽东又气恼又好笑,说,照相、照相,先照完相再说!

陈赓从朝鲜回国,准备向中央和毛泽东汇报朝鲜的战况。路过丹东,当时的东北局书记高岗盛情款待他,并组织了盛大的舞会。
就在陈赓步入舞厅的时候,呼啦啦围上来两三个漂亮的女孩子。可能是东北王高书记下了命令,让这几个青春靓丽的女孩子一定要邀请到陈赓跳舞。
于是女孩子们一个劲儿地邀请陈赓,而且缠着就不放。陈赓苦笑着对她们说,我是个瘸子,战争年代这两条腿都被打断过,不能跳舞。
可是女孩子们不依不饶。陈赓就说,你们再请我就要喊救命了。果然他大喊大叫:救命啊,快来救命啊!
吓得那些女孩子们一个个跑得没了影子。

陈赓在全国最高军事工程学校——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兼程哈军工)当院长兼政委的时候,他想调全国顶尖级的学者来哈军工任教。可人家不买账,说只有周总理发话才能调。
为了把需要的人才搞到手,陈赓跑到人民大会堂,把正在上卫生间的周恩来堵在厕所里,硬是等他出来签了字。
这些事,也许别的高级干部绝对做不出来,可是陈赓能做到,因为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大男人。
陈赓的传奇不仅是他个人,而且还有他的家族。
他本人官拜开国大将,十位大将中还有一位,名叫谭政的,那是他的亲妹夫。全国的上将也是屈指可数的57位,其中一位大名鼎鼎的陈锡联,就是他的连襟。

他们家是湖南湘乡鼎鼎大名的望族,祖父是清王朝的正军级干部(副将,拜“武显将军”)。这么大的官儿肯定家业不小,家中还豢养着一批家丁兼长工,用来看家护院和从事农业生产。
就在他们家的家丁当中,也出了两个不得了的大人物。一个好的一个坏的。
好的是卢冬生,在陈赓的带领下参加过南昌起义,后任过红三军第七师师长、第八师师长兼政委。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时他曾任120师358旅旅长。
当时的八路军三个师六个旅是共产党军队中正规中的正规,精锐中的精锐。总共才6个旅,就被陈赓家或与陈家有关的人占去了3个。(陈锡联为385旅旅长、陈赓为386旅旅长)

而那个坏的可能比谭政、陈锡联和卢冬生的名气更大,那个人就是在蒋介石发动了4.12反革命政变之后在长沙发动了5.21马日事变的国民党军33团的团长许克祥。
许克祥也曾是他们陈家的家丁。
陈赓经常用许克祥来做反面教员。
以前陈赓与国民党军被俘高官走得比较近的时候,就有好心人提醒他,这些人出身都不好,他们是剥削阶级的代理人。
陈赓说,他们不好,那谁比我更不好?我出身是大地主大军阀,我爷爷还是满清的大官。
有人说,现在是阶级斗争的年代了,他们这些人干过那么多坏事。
陈赓说,要说干坏事,我干的坏事你们谁都比不了。我曾经救过蒋介石。
他还用许克祥的例子做生动的教材,说我出身不好,可我是共产党人,革命者。我们家那个长工许克祥出身很苦,是贫雇农,可他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反革命,他对穷人比谁都狠。
陈赓说,你们的那个唯成分论在我这儿就通不过,完全相反。
原来国军中担保陈赓最坚决的5个人中,胡、黄、宋就不说了,他们同为黄埔一期的,可胡琏和熊绶春则是三、四期的。
胡琏很会打仗,淮海战役中他是12兵团的副总司令,总司令是黄维。如果当时他是正的,也许12兵团在碾庄就不会全军覆没了。
后来胡琏在金门战役给我军造成了极为惨重的损失。叶飞的四个团全军覆没在金门岛。所以台湾人说,十个西北王也比不上一个金门王。
淮海战役中陈赓给他们几个都写了信,劝他们选择光明的道路。可黄维和胡琏都听不进去。熊绶春倒是有点动摇,但阴差阳错地失去了机会。后来解放军冲进蒋军指挥部,担任14军军长的熊绶春被解放军用抵近射击的乱枪打死。
当听到熊绶春的死讯,陈赓很是难过。他指示部下厚葬了熊绶春,还亲自给他立了碑。
陈赓由于严重的心脏病于1961年在上海逝世,享年58岁。
听闻噩耗,许多国民党军的高官都很难过。九十年代陈赓的妻子傅涯参加中国代表团前往美国访问,在美国定居的宋希廉拉着傅涯的手,流着泪说他很想念陈赓。还给了傅涯一笔钱,说让她回国后替自己买些鲜花去陵园看望陈赓。
这就是陈赓,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重情重义、顶天立地的中华美男子!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末照片注:此照片为笔者发小所发。见笔者在写陈赓,发小鲁湘先生发来他珍藏的一张陈赓大将的生活照。李先生的父亲时任湘乡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时常接待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这张照片是1960年3月16日陈赓将军回家乡时在湘乡县委常委办公楼前所拍。时隔整整一年后的1961年3月16日,陈赓将军在上海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