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春兰(甘肃)散文1篇
作者简介:薛春兰,甘肃省金昌市人,大学本科文化,中共党员。甘肃省金昌市民协会员,甘肃省金昌市作协会员。业余喜诗歌,散文等,作品刊登于各纸媒和网络公众平台。有作品参加“中华好诗声”全国诗书大奖赛中获铜奖,并入编《诗风中国》和《中华好诗声》出版。




《家乡嬗变》
在祖国的西北地区,有一座依靠自身优势兴起的新型现代化工业城市,它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段、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是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和河西走廊主要城市之一,这便是我的家乡甘肃省金昌市。金昌自古以来自然条件较为严酷,是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气候干燥,全年多西北风,昼夜、四季温差较大,春季多大风。1958年时在境内发现了世界第二大硫化铜镍多金属矿,于1981年缘矿兴企、因企设市,因境内金川区、永昌县合称而得市名“金昌”,又因盛产镍被誉为“祖国的镍都”。
金昌是从我出生至今生长的一片热土,忆往昔至今,正一点点地感受家乡金昌的多彩变化。无论从城市整体规划建设的大环境还是从老百姓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的小环境,处处都能够深切地体会到新时代下祖国改革开放之巨浪所带给家乡的福祉和新发展。
回忆总是模糊的,可在模糊当中,却又清晰是浮现出多年以前的金昌:楼房面貌陈旧,商业区无规模可言,都是些零散的小商品店,所谓的“高大上”商场屈指可数,似乎只有一个“镍都大厦”作为商业区的“龙头老大”独撑门面。老百姓食行单一,整个城市鲜花树木甚为稀少,街道虽然宽畅,但因为缺少绿色的原故,却总是尽显寂寥空旷之色。那个时候的金昌,整体城市的面貌给人一种灰头土脸的感觉。居民出行散步、休闲游玩之处更是廖廖无几。龙泉公园设势单一,里面的小土丘、臭水沟随处可见,公园周围都是陈旧的小平房和随意堆放的生活垃圾。唯一可去之处似乎只有一个金昌公园,但也是处处沙石俱露,公园里呈现出来的均是一片贫瘠。更有那一到春天就如期而至的风沙天气,动辄黄沙肆虐,尘土任性地席卷城市各个角落。枯叶败枝、废弃塑料袋飘落在半空,这样的天气有时可以从二三月份持续到五六月份甚至更长。那时候是年少懵懂的年纪,又鲜少出门远足游历,所以总也想不明白诸多诗人笔下的“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等如水春色谈何而来,又是何处之有。因为在大西北的金昌,二月份是冬寒依旧,三月份是乍暖还寒、树木秃顶皆萧瑟,四月五月份又是尘风呼啸、飞沙走石戴口罩的季节,实难让人联想到诗人笔下的灿烂春景。以前总是认为金昌的春天很长,长得让人盼着风沙漫漫的天气何时结束,又总是觉得金昌的春天很短,短得让人刚刚发现小草、绿叶试探着露出脸面时,已是夏日将近了。回想以前的金昌,就是没有任何屏障保卫的孤独寂寞冷,真可谓是“茫茫戈壁城,沙尘主沉浮”!
自从探出镍矿之后,金昌便被誉为祖国镍都的“金娃娃”这一荣称。作为一个资源型工业城市,近年来,于由矿藏越挖越少和国际市场镍价的变化,为了避免产业结构的单一性,也为了城市生存的进一步发展,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指引下,金昌全面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发展理念,从生态环境和绿色发展入手,以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惠及民生的发展格局,利用西北地域特色和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探索性的从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工矿城市,跨跃式的发展为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如今,金昌这座戈壁小城,从建市至今,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一路披荆斩棘,也已有了41年的奋斗历程:为防风固沙,从满目荒芜的戈壁外缘到城市边缘,由外而内拉网式的植树造林,沙枣树、白杨树、榆树、红柳、沙棘等只要是适合生长在西北的防风固沙“卫士”都被年复一年“请”了进来,成片林立,且日益葳蕤,终于使风沙望而却步;大批的黄冠榆、香花槐、胡杨、银杏、馒头柳、丝棉木、碧桃、榆叶梅、连翘、丁香等乔木、灌木也在市区内外相继安家落户,不但丰富了景致,更使生态环境步步改善,日趋好转;从一片荒无人烟的戈壁荒滩上人工建设出集休闲、观光、环境保护为一体,具有储存、调蓄和景观三大功能的生态湖——金水湖,内建的瀑布群、弓桥、半岛、堤岸等构筑错落有致,且多湖相连,一湖多景,各有不同,让人叹为观之;当一片以薰衣草和马鞭草、鼠尾草为主的万亩紫金花海呈现在金昌老百姓眼前时,从此,各类花卉在金昌撒开了欢儿,品种各异的牡丹、芍药、波斯菊、车前草、木槿等上百种鲜花摇曳生姿在城市各个角落。不仅如此,玫瑰谷、百菊苑、花博馆、植物园、牵手林、沙枣胡杨观赏林等生态园林系列景观给人们展现出一个多彩多姿、全新的金昌。
如今的金昌,风沙明显减少,许是全球气候变暖之因,镍都的春季也早早明媚起来了,从第一缕鹅黄的迎春花吐蕊,到桃花杏花梨花碧桃竞相开放,艳红、粉嫩、雪白、玫紫在城市中交相辉映,到了五、六月份满城的丁香、槐花、沙枣花香气袭人,溢满全城。各类鲜花紧随开放,戈壁小城终于也是一年三季花香不断,祖国镍都便是姹紫嫣红、繁花似锦,万木争荣、郁郁葱葱的盛况。
如今的金昌,新建的现代化住宅区如雨后竹笋,老住宅区从供暖供电供气到楼房外观增加隔热层等进行翻新改造后,面貌也是焕然一新。步行街、文化街等商业区和各大商场鳞次栉比,争相繁荣。城市街道一街一景,环卫洒水车、扫除车不定时喷洒打扫,“城市美容师们”日复一日起早贪黑的辛勤付出,以及全市志愿者们每月一次的全域无垃圾大扫除,“逢六”(每月六号、十六号、二十六号)上街交通协管和随手拍随手捡等卫生活动,使整个市容市貌清醒亮丽,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片尘不染。龙泉景观带、金川公园、龙首西湖、植物园等各个景区百步一花海,十里一景观,移步即景,赏心悦目。漫步在金水湖、龙首西湖,水声潺潺,芦苇荡漾,江枫渔火般的流光溢彩,许多天鹅、野鸭等水鸟也移居其中,流连忘返;徜徉在紫金苑,紫焉湖、樱花岛曲径通幽,暗香袭人,极目是紫色的薰衣草,金黄的向日葵,莺飞草长,蝶飞蜂舞;相约在牵手林,石径笔直,林木耸立,灌叶飒飒;玫瑰谷中馥郁浓密、灼灼欲燃,百菊苑里绚丽灿烂气自华、满园尽带黄金甲。
如今的金昌,在控制了工业大气污染之后,天更蓝、云更白,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茶余饭后、双休日、节假日休闲娱乐养生的好去处多不胜数。新型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文化馆等的落建,彰显着安居乐业的金昌老百姓们更加注重思想品位、文化生活以及精神上的充实和丰盈,尚学之风、文明之风、环保意识蔚然成风,“四个自信”坚定笃实。如今的金昌已不仅仅是镍都金昌,更是魅力金昌、书香金昌、宜居金昌。连续几年,金昌陆续摘下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城市的桂冠,挤身跃于全国宜居城市,成为了西北一方戈壁绿洲、一颗灿烂明珠、一座绚丽花城。“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以花为媒的主题婚礼、火星模拟生存基地、国家矿山公园、等旅游宣传名片,使前来观光旅游的中外游客为金昌的经济锦上添花。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家乡金昌几十年的发展变革虽我不能用笔一一尽述,但在日复一日时光的长河中却能深切感受到百折不挠的金昌人民在自然条件恶劣的戈壁滩上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战天斗地所取得的硕果,也见证了金昌顺应城市发展,响应改革巨变等一系列的时代变迁。“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几十年的风雨兼程,砥励劲行,神州大地早已是沧海桑田,祖国发展也更加日新月异。坚信未来,我的家乡金昌,定会沿着新时代跟着新思想在改革、开放、共享的道路上尽谱新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