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进一步落实河南省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快乐,构建社区居民的家庭和谐氛围,让社区孩子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下茁壮成长,2022年8月21日,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丁庄办事处天宝社区和晨曦社工联合开办“智慧父母”课堂,计划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给社区居民进行家庭教育的推广和普及,本次课程由晨曦社会服务中心的高级讲师刘素娟老师亲自授课《与青春做伴》。

下午3点,大家齐聚天宝社区二楼会议室,课程一开始,刘老师就“玩游戏”这个话题,提问了一对母子,刘老师先问孩子“为什么喜欢打游戏?”孩子答到“快乐,好玩。”刘老师接着问妈妈“你觉得孩子打游戏多长时间能接受?”妈妈答到“1小时”。转身又问孩子“你想玩多长时间”?孩子答到“2~3小时”。接着刘老师说:看见了吧,家长的困惑出来了。在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不听话叛逆,孩子认为家长都没在听他/她说什么,不懂她/他。
根据不完全统计,和孩子相处过程中,95%都是来自家长的情绪。

刘老师在课堂上讲,根据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孩子的成长过程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按照规律了解,尊重和接纳孩子,就一定能减少家长的苦恼和困惑。在孩子0~3岁,学会吃饭,家长就要在吃饭这一类事情上学会逐渐放手。3~6岁,学会洗澡,独立睡觉,同样的道理,家长要在这些事情是做好引导。6~12岁,给孩子私人空间,学会独立收拾自己的房间,我就要放心大胆地鼓励孩子做家务,儿不是只关注学习。因为我们很清楚:小时候经常做家务的孩子长大更容易获得成功,做家务可以培养孩子的执行力、团队协作力和思维能力。13~18岁,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这个段孩子对朋辈的需求,鼓励孩子在学校除了学习外,还想交更多的朋友。选择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自主选择和谁交朋友。当和同学发生矛盾时,不过多干涉,相信孩子有解决的能力。通过学习家长们明白了:了解青春期的特征是做好家庭教育的前提。

在课堂上,家长们纷纷提问,一位家长提出了她的困惑?她说“儿子今年7岁,到底是该夸孩子,还是不该夸,夸太多不行,不夸还不行,夸多了怕孩子授挫折能力不强,不夸又怕自信心授挫,孩子获得了胜利,要不要买礼物,孩子还不允许失败,别人比他强…”听完妈妈的表述,刘老师微笑着解答了家长的疑问,并鼓励家长勇敢地告诉孩子生活常识和客观遵循规律,特别7岁时,告诉孩子要分清“我”和“非我”的概念,什么是“我的”,什么是“他人的”,培养朋辈观念,怎么和朋辈相处。建议父母带孩子多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不但开阔眼界,还能增长见识。节假日三五成群,结伴出游,不仅历练孩子而且让孩子学会融入社会和如何跟朋友交流和互动。

具体到如何“和青春期孩子相处”?刘老师提醒在座的家长在生活中,看见孩子的特点,优点,及时正向回馈,让孩子产生价值感;教会孩子做什么,而不是说“这你都不会”;不给孩子贴标签,在信任的同时做好督导员;做孩子的朋友,陪伴在孩子的身边,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孩子,影响孩子;凡事都和孩子商量,尊重孩子的意见;找到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及时给孩子贴上“能力标签”;坚持爱与规则并行原则,培养孩子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受益,刘老师精心打磨课件,以案说理,一案一法,一事一理,引发思考,共同讨论,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到很多和青春期孩子相处的知识,大家一致表示,太有用、太实用了,期待下次课程相见!

最后大家齐诵“父母誓言”结束本次课程。“不干涉,不指责,不溺爱,放下期待,静等花开”!力争从现在开始做一个懂得家庭教育的合格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