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圆月缺漫思辞
一一又解苏子曲
一一中国宝鸡/成喜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何时偏向别时圆?"
依照苏学士的博才广识,
何为要发此问?
月从有时有起,天从所生之时生。
天不知月,月何可知天也哉。
似乎想要去到天上去看看…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啊呀!到了而立之年,方知苏子的明哲与韧毅!
慨叹人生只不过是:
"悯苍海之一粟,悲蜉蝣于一瞬。"何如归去也?
更有甚者:"明月夜,短松岗,无处话凄凉,唯有泪千行。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千秋功罪是非颠,与谁诉衷肠,论短长?
人到中年方知苏子之深涵与宽广: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簑烟雨任平生。…亦无风雨也无晴。
"何哉?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羽扇绾巾,雄姿英发…"
谙熟人生识进退,方见大勇。
后世辄评:苏子王佐之才,屡屡遭谪迁,何其伤痛难言者也?然累官不失郡州也。
修西湖,筑东湖,固堤坝,祈雨祭,疏水流…口碑显九州。
然而,明月何能知其就理也!
月圆月阙原来她也不会发光发热…全凭借助太阳的能赖。
即就是晈洁月光,朔晦不見玉盘亮,乌云萦绕难透光。因为,他常常被无端遮挡…一切社会思维定势,决定了人们大约决不会思量天光。往往将美好景物晦暗了原本的影像。
原来,苏子早就知晓了天怀之深蕴,
坚信神州永远有明亮不落的太阳!
总会赐福寒士身心暖洋洋。
月亮只是诗文寄托的对象,
阴晴圆缺只是表象,
悲欢离合仅是过场,
只要爱护我们中华的太阳。
布衣何处不沐天光?
收起你我他的惆怅。
去掉无聊的忧伤!
笃信太阳无私与宽广。
婵娟大约不由月象。
美好似乎不在分别之久常。
娇美圆润的月亮呀!
请你多采集太阳的光芒!
并增加些力源,挣脱乌云的遮挡。
把太阳光芒传遍四面八方。在万家庆团圆的夜晚。
豪放旖旎美亮。才算不辜负太阳嘱托与希望!
使太阳赋予你的大梦著得更香!
修于2022一7一12。
诗人简介:
成喜良,陕西扶风人,中学教师。曾从教30余年,任中学语文教研组长20余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多次被评为市、县教学能手、模范教师。学养深厚,曾参加国家863计划教育部颁课题《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实验成绩突出,2003年被授予国家课题实验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多次担任县、市青年教师导师、大奖赛评委,论文载入省市刊物。曾受聘大专院校,颇受师生爱戴。
自少年之时向爱诗文,多年来感物兴怀,求索躬践,下笔成文,触心成章。不以成名为务,不为成就焦虑,借“旧韵”注入“新词”,借“古典”歌咏“新声”,师古不泥古,尊古不媚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被评论界誉为“成体诗”,被《世界诗歌联合总会》授予“卓越贡献终身成就奖”。眼光独具,甘为人梯,坚持四个自信,书写文艺评论,发现新人老笔,获誉媒体文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