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生
家中宝参加完第九个教师节活动后,骑着二八架、红旗牌自行车回家。他沿着长春市东盛大街往南,过了东胜大街与自由大路的十字路口。
他在右侧马路牙子下边、沿着自由大路向东骑约200米处,在他右侧人行道上有一个小伙儿骑着自行车从后边赶了上来,与家中宝并行时说了一句让家中宝很是费解的话:“太危险了。”
家中宝也没有问行人: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当行人走后,家中宝仍然不慌不忙地向前骑车。
不一会儿,有一辆灰白色的面包车,开到家中宝身旁时,它不急驶而过,却与家中宝并行。家中宝向左边侧过脸,发现面包车内所有的人都看向自己。车与家中宝并行了大约十几米的路之后,方才缓慢地开走了。家中宝甚感纳闷:面包车内的人,为什么都好奇地看着自己呢?
家中宝 继续往前骑着自行车,他感到所骑自行车没有了往日的舒服。就好像有什么东西硌屁股。他也没有在意,一直骑车到家。
到家后,家中宝对老伴儿说了途中所遇以及骑车不得劲儿的事。接着,家中宝说:“我看看自行车,到底咋了。”
这一看,不得了!不看不知道,看完吓一跳。
原来车座子下面两个筷头子粗的、起减震作用的弹簧,全都断了。
这时,家中宝才恍然大悟: 原来自己当时发生了车祸!而且不是一般的车祸!因为汽车能把自行车车座子下面的弹簧全都撞断了,可见当时汽车的行驶速度和撞击力度,该有多么大了。
但是,不可思议的是: 发生车祸时,自己却浑然不知!
过后,他花了11元钱买了一个新车座子,属于花钱免灾了。虽然事后想来,有点儿后怕,但是人却安然无恙。这是不幸中的万幸,纯粹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都说:钓鱼可以陶冶情趣。
家中宝退休后,买了些钓具和鱼饵,开始了钓鱼。由于家中宝没有一点儿钓鱼技巧,除了向钓友学习之外,还买了几本儿关于钓鱼的书。但钓技仍然是: 技不如人。几年下来,只有一次,钓到一条一斤左右的鲤鱼,还是钓友帮着抓上来的。
后来在一位很要好的钓友指点下,学会了自己做钓鱼用的诱饵。从此后,能够经常钓到二三斤或五斤左右的鱼。
2009年一个夏末秋初的凌晨,家中宝一个人骑着自行车从家出发,去往垂钓水域。当他走到一个漫长的上坡路时,抬头见到一名中年妇女手拿大竹扫帚、面朝北站在坡路中间。
家中宝很是奇怪。因为这条路经常来回走,从来没看到有人扫它。而今天天刚放亮,就有一个女人在扫大路。看来,这个女人也够胆儿大的。
当时,家中宝是逆行,在路的左边自北向南骑着自行车。
家中宝骑车离那个女人很近时,那个女人突然说了一句:“你看西边那棵大树上,有一条大蛇。”
家中宝听了之后,既没有往西边看,也没有下车与这个女人说话,而是直接从女人的右侧继续往坡上骑去。
家中宝 来到垂钓水域边儿上,见到一个被钓友踩得很平很光滑的钓位,感到很满意。就开始准备向水里投放钓钩、鱼饵。
他将手把线甩到水里,正在固定钓线时,从身后来了一个五短身材、背着双肩包、一只手提着钓杆儿箱、另一只手拎着布面儿铁质折叠凳子,来到了家中宝跟前,说:“这是我的钓位,你咋给占啦?快让开!”
家中宝见来者强横,本着“忍一忍风平浪静,让一让海阔天高”,也不争辩,急忙收线,换在刚才钓位西边约五米处的一个钓位。
这个钓位左右两边都生长着一些大树。两边的树枝在钓位上方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拱形。
在这个钓位钓鱼,如果是使用海杆儿钓鱼,是无法甩出钓线的。因为用海杆儿甩线,一定会把钓线甩在拱形树上。
而家中宝使用的是手把线,就能够轻松地在拱形树下,将钓钩、鱼饵甩在很远的水里。
家中宝甩完线后,先在岸边给鱼线固定好响铃。再把手把线拴在树上,以免鱼上钩时把手把线拽到水里。
刚固定完手把线,抬头往水里一看,发现球形浮漂儿没有影儿了,同时又听到了鱼线上的响铃也“叮铃铃”地响了起来。
家中宝急忙抓住手把线,双手一个劲儿地往回倒着鱼线。边往回倒着鱼线边感到吃力。

果然,把鱼倒到岸边时,发现它是一条大鱼。由于这是一条头一回钓到的大鱼,不知如何把它弄上岸来,就急忙招呼身边那个钓友来帮忙。然而,他却装作听不见,无动于衷,只是自顾自地做着钓鱼的准备工作。
家中宝右侧有一条一人多高的小山岗直达岸边。巧的是:在这小山岗的西边,恰好有两个经常与家中宝在一起钓鱼的钓友。他们听到家中宝的说话声,其中的唐姓钓友立即拿着操网赶来,把鱼操了上来。唐姓钓友看着大鱼,说:“这条鱼差不多得有十来斤重。”
从打改换钓位开始,再到钓上这条大鱼为止,前后也就七八分钟的时间。看着这么大的鱼获,家中宝高兴得只有张着大嘴乐!这真是一个意外惊喜呀!
家中宝又钓了一阵子鱼,见鱼不再上钩,就收线回家了。回到家后,用台称这么一称,这大鱼重达8斤半。
家中宝在心里十分感谢那个抢钓位的钓鱼者。
这真是:
惊喜虽是家常菜,
意外惊喜也常在。
但愿人人多遇到,
寿过百岁充满爱。

注:
①文中人名,是化名。
②手把线: 把一条长约70米鱼线的一端固定在长约30厘米、宽约8厘米的三合板上,另一端系上钓钩、鱼饵。
不钓鱼时,将鱼线缠在三合板上。
钓鱼时,从系有鱼钩、鱼饵的一端将鱼线一点点地从三合板上倒在地面上。
一切准备工作做好后,左手擎着鱼线,用已经戴上了白线手套的右手将钓钩、鱼饵用力地甩在远处的水里。
待鱼上钩后,再用双手一下一下地快速往岸边倒回鱼线。
这种鱼线,即是“手把线”。


作者简介:
陈生,男,生于1945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当过工人、技术员。后改行当教师,主要教授初中平面几何。是中教高级教师。于2005年在长春市第59中学退休。喜爱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