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品文•美好心灵35句箴言
作者/王天波
2022.08.24
今天早上,看到朋友圈里文友发文如下:
" 在整理这期视频号内容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美好的箴言。有些内容还不够完美,不能在视频号呈现。
但这些语句太经典了,我们不敢独享,用文字先共享给您。我们一起体会这份美好。"
现在把这些经典语句辑录下来,是谓“美好心灵•35句箴言"。诚然,心好命就好,好人好自己。人人好为之,命运自然好。认真体悟35句箴言,塑造美好的心灵境界。

1.阳明先生说:“好名是学者的大病根,追逐着虚名,结果心丢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反省那些让自己焦虑纠结的事情,几乎无一例外的是清高、傲慢、好名之心在作怪。
2.经验,包括了“身”与“心”两方面,“心”的感悟其实更重要。历尽艰辛的创业者不计其数,失败者多是有“身受”却无“心悟”,因而那份痛苦经历,就白白浪费了。
3.贪念易起而难灭,善念难起却易灭。虽说人生正道是坦途,然而多少年沉淀的恶习却让我们步履蹒跚,如果没有老师和同学的同行,一个孤独的修行者将是无比的艰难。
4.一个“伪”字,可以搞垮人生,也可以搞垮事业。去伪存真,即是致良知。
5.在致良知的路上,不要为他人给你的一点点声望而飘浮起来,不要为他人给你的一点点利益而止步观望,不要为了给他人一点点的阳光而让自己背向阳光。
6.远离不靠谱的人,远离不靠谱的事。能误导污染我们的,往往不是那些显而易见的谬误,而是那些似是而非的言论。圣贤作灯塔,同学作助援,我们没有理由不进步。
7.人生蜕变,如同化茧成蝶,需要三个条件:圣贤明灯的指引,刮骨疗伤的勇气,烦恼事件的因缘。其中,最珍贵的是刮骨疗伤的勇气。
8.路走对了,就不怕漫长。对自己的洞察,就是对世界的洞察。
9.要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人,不要成为一个制造麻烦的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思维的快乐,发现的快乐。
10.人到中年是人生的第ニ个春天,是成就美好人生的新起点,人生要赢在下半场。
11.傲,就是障在我们修行路上的一座大山。
12.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你与谁同行!
13.所谓大同小异,心大就同了,心小差异就出来了。学问无它,求放心而已,也就是找回那颗原本就广大、慈悲、圆满的心而已。
14.孟子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阳明先生说,孝悌就像大树的根,是践行仁义的起点。
15.污垢染自外部,不管沉积多厚,终能被清除,因为污垢无根:良知不管如何被遮蔽,终不至于泯灭,因为良知源于自性,是我们生命本有的一部分。
16.越接近真理,道理越简单;越简单的道理,越难以践行。
17.我们拥有那么丰富的内心宝藏,若是不能打开宝藏的大门,这一次宝贵的生命,就被浪费了。
18.惜福、惜缘、惜当下。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什么随机和偶然,起心动念,即已注定结果。人生要培植善根,修养福德、珍惜姻缘。
19.越靠近真理,道理就越简单,在进行中收获,在收获中感知,在感知中悟道。
20.幸福,唯心造。没有心灵的安顿,哪里会有幸福?如何安顿心灵?圣贤们告诉我们:布施、奉献、利他,即是心灵安顿之所。
21.破除“我执"(小我的自以为是),是那么艰难,又那么紧迫;我执不破,学法无益;我执不破,人欲不消,天理不明,智慧不增。
22.修行如同采果子,在初期,迅速摘了低处的果子,然后就顺着枝丫往上找,此时一旦选错了枝丫,上面可能就不再有果子。有时为了跨越到一个更大的枝丫上,需要特别的勇气、耐力、智慧。此时,唯一可以依靠的其实只有我们的“心”。
23.形势有顺有逆,因缘有善有恶,修行者要做的只是,在每个当下,做正确的事情。春播秋收,道法自然。
24.弘一大师说: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假如我们相信乾坤无私,善恶必有报,那么因果定律,是这个世界最根本的规律,其重要性超过了古今中外所有科学发明累加的价值。
25.面对长辈,面对子女,面对员工,面对顾客,正己化人,才是硬道理。
26.目标越远大,激情越持久,使命越利他,动力越澎湃。
27.一个精致的工艺背后,一定有一颗精致的心;一项温暖的人事制度背后,也一定有一颗温暖的心。
28.以身作则,不是影响他人的重要途径,而是唯一途径。
29.倾听力,一小步;领导力,一大步。
30.你必须首先真诚地对员工微笑,员工才会真诚地对客户微笑,客户オ会真诚地对公司股东微笑。
31.悟道,可遇而不可求,99%的汗水,才能换来1%的灵光一现,所以过于强调“悟”必定导致守株待兔,而在实践上无所作为。唯有拼命努カ事上磨练,才能从“知道”到“体验到”,并最终再到“悟道”。
32.管理无他,不过是解除员工身上的枷锁,点燃他们心中的热情而已。
33.相对于98%地坚守,100%地坚守原则,其实更容易。
34.稻田盛先生引用西乡隆盛的话说:"作为领导者,最根本的素质,即是无私。"
35.自己的心乱了,然后才是各种乱象呈现在我眼前。若是自己心定了,世界就会安静下来,世界的本来面目就会呈现出来。
美好心灵﹣35句箴言,来源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且方方正正地诠释了人生观、价值观的真谛。既是人生经验的集大成,又是迈步人生征途的基石,更是昂首阔步前进路上的航向明灯。愿我们执如宝典,益惠人生,取得可喜可贺的结果!


作者简介: 王天波,男,河南省封丘县人,1965年4月8日出生,回族,大专文化,中医,善调慢性疑难杂症,尤攻颈肩腰腿疼痛。中华志愿者协会会员,美丽中国德孝文化示范村联盟副主任,热衷公益、爱好文学。常有作品见于主流报刊。愿用满腔赤诚传播华夏文化,唯图神州大地温暖祥和充满真善美,祝福祖国富强美丽永为伊甸园!
联系我:158361273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