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次提及整理和编辑《叶培元家书》,是在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初。
(一)
这时,父亲去世已经3年左右。父亲于2014年10月19日因患结肠非霍奇金淋巴瘤晚期病逝,享年86岁。
这段时间,仙桃市公安局、仙桃市书法家协会正着手策划与编辑出版《叶培元书画作品集》,仙桃市书法家协会还召开了“叶培元先生书画作品研讨会”,以纪念这位德高望重的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仙桃市书法家协会顾问、仙桃市警察书画学会名誉会长,以及“仙桃市劳动模范”、“仙桃市优秀共产党员”、“仙桃市优秀文艺家”。
在与书法家们整理、挑选父亲书画作品的同时,也初步清理出父亲的大部分家书,其中最早的书信是上世纪60年代末期的,大都是上世纪70至80年代的书信,距今已有40-50年的岁月了。
(二)
时隔半个世纪,历经风风雨雨,展开、重读一遍父亲书信,感慨万分,激动不已,仿佛又看到了父亲的音容笑貌,好似在促膝谈心。
书信中既有家务琐事,但也探讨人生、畅谈读书、鼓励学习。这些家书包含着对家人的关爱,包含着自己的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体现出父亲对子女、孙辈的严格要求,甚至是严厉的批评,体现出勤奋学习、奋发有为、节俭朴素、正直忠厚的家庭伦理与家庭美德,读着读着,仿佛如沐温暖的春风,一股股强大的正能量渗入心扉。
从这些家书里可以感受到,家风源于家教、家训,家教、家训融入家风。书信里既渗透着父亲的关爱,又饱含着对我们的殷切期盼。同时,也感时时如坐针毯,好似当面正在听着严厉的训诫,恨不得从地面钻下去。
(三)
我没有想到,父亲的书信内容受到仙桃市档案馆领导和专家的关注与重视。
《叶培元书画作品集》出版后,连同《沧桑岁月》,都被仙桃市档案馆收藏,并颁发了收藏证书。与此同时,在与档案馆领导的交流中,他们对我父亲写有的大量的家书,以及这些家书的大致内容、家书对子女等的影响和产生的效果十分感兴趣,认为这正是当下体现家风家教家训难得的资料,也是可收藏的本地区域人物档案内容之一。
他们建议可将这些书信整理,编辑成册,其原始信件也可以交由档案馆收藏。他们还建议把我们子女工作的成绩纳入其中,形成一个家风内容的系列资料。
沟通过程中,档案馆拟进一步收集我父亲的相关物品,还开出了七类收集内容,并派两名专家到家里查看了初步整理的物品,并提出了进一步整理资料的意见。
(四)
于是,我抽空逐步将父亲的这些信件分类,并一字字、一句句、一封封打出字来,竟然达到13万余字。
其中,父亲写给其唯一姊妹的信件4封,写给我的89封,写给大妹少英的40封,写给孙辈的4封。
但感不足的是,由于小妹少琴长期与父母生活在同一城市,住得也很近,所以父亲没有给小妹写过信。父亲给弟弟少平应该写过不少信,但都没有保存下来。我深感这是一个缺憾。

叶少雄简介
叶少雄,男,大学本科学历,武钢高级政工师,先后在武钢党委政策研究室、武钢有限责任公司、武钢集团工作,曾任湖北省青年自学成才协会副理事长、武钢青研会副会长,在《工人日报》、《中国冶金报》等媒体发表通讯、论文、散文等百万余字。还作为志愿者,担任武汉园博会园长,并主编《我来了,我是园长》一书。
征稿启事
各位作者,我们海内外文学联合会向全世界作者征集稿件。我们分普通稿件,月征文稿件,年征文稿件,新的一年我们将举办世界级文学作品评奖,奖金非常高。欢迎朋友们投稿。投稿地址,加微信snbm5828。加微信时必须告知是投稿作者。

